首页教育在家教育 行走书评 | 《伊利亚特》品读:阿基琉斯,你让我懂得爱才是比死更强的所在 By Wayfaring, 徒步客 2024年 10月 15日 109 文 |黄小咸 《伊利亚特》之于我,中间隔着历史长河和文化差异。它为何经典?跟我有什么关系?作为一个如路易斯所说,被捆锁在现代世界观里正在废掉的人,我从未萌生出要读它的愿望。 随着课程的不断进深,我才慢慢觉察到自己的思想如此局限,并且不再觉得它经典它的,关我什么事,而是怀着谦卑在经典面前,尽管不容易读懂,但它既为经典,就值得花时间用心品读。在这门经典教学课上,我学到一个大道至简的品味经典的方法,就是朗读。在朗读中注意词语,句子,琢磨人物情感,并与自己的认知和生活做关联。从值得爱开始,朗读,品味,加以时间,真的会爱上经典! 初看之下,《伊利亚特》讲的就是一个打打杀杀的故事,其中还有各路神仙参与。主角阿基琉斯是海洋女神塞提斯的儿子,他是唯一一个可以选择自己命运的人,是早早战死沙场获得英雄不朽的荣耀,还是远离战争长命终老。尽管被母亲藏在宫殿里,但当阿基琉斯第一次看到盾牌和宝剑时,他生命中那份与生俱来的英雄热情和天赋是断断藏不住的。后来,这个十五岁少年跟从内心的光,选择宁愿短命也要参与阿伽门农统领的希腊联军去攻打特洛伊。而不朽的荣耀是什么?是通过战场的杀敌得胜而得到丰厚的战利品,众人的称赞?我以为接下来讲述的就是阿基琉斯因为没有得到它们而愤怒,又因为好友的战死再次愤怒的复仇故事。 读了陈斯一老师的《荷马史诗与英雄悲剧》才知道,我原先对《伊利亚特》的认识是扁平,无机的。我也再次体会到什么叫做living book。它是立体饱满的,以阿基琉斯为例,他不仅仅只有愤怒一种情感,他还有对众神的敬畏,对父母的眷念,对好朋友的真挚,对公正的追求。而且他的愤怒并非出于那种简单的情绪宣泄,只因为我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所以就生气起来,阿基琉斯之所以怒从中来,是源于他对人有限生命和不朽荣耀的认识张力,以及他对公义的认识。 阿基琉斯的形象,从故事开头到结尾也不止是一张照片一样一层不变。作品中他是个真实的生命,经历内心的转变和生命的成长。对什么是人生价值和不朽荣耀的理解在层层递进,这就是有生命的书,有生命的人物。每一页,每一行都是有机的。 下面概括谈谈本书的重点:阿基琉斯一路追寻的问题——人生价值和不朽荣耀究竟是什么?同时重点品读53-244行诗句。 希腊英雄和我们当下的周围人相比,一个显著的区别在于,他们并不惧怕死亡,而正是因为人生苦短,所以他们要在战场上,一个直观的方式,去争取胜利,获得诱人的战利品和众人给予的称赞。这也是阿基琉斯最初对荣耀的理解。他放弃更长的生命,期望这场战争可以公正地给他这些,因为他的实力当之无愧。但这并非命运所预言的荣耀。事实上,九年的战争,阿基琉斯从15岁到24岁,已经看出这个队伍,这个国王,甚至这个战争本身,并非他期待的那么公正。他不仅是个骁勇善战的武者,他的神性也体现在他思想的敏锐上。 因此,当国王阿伽门农选择拒不归还祭司的女儿,导致全军瘟疫时,是敬畏神且有公正之心的阿基琉斯,而不是国王,要召集将士开会(53节),求问神该何去何从,以及阿波罗愤怒的原因。这时,形容阿基琉斯的词语是“捷足的”。他的实力在军中众所周知,享有声望。 当释言者请阿基琉斯想清楚是否能保护他时,阿基琉斯表达:“只要我还活着,只要还能见到普照大地的阳光,深旷的海船旁就没有人敢对你撒野,没有哪个达奈人敢对你动武,哪怕你指的是阿伽门农,尽管他宣称是阿开奥斯人最高的君主!”阿基琉斯将自己的保证放进比人更长久的自然下,以太阳做保证。从中还可看出,他对阿伽门农的印象,是名不副实的国王。而且他并不惧怕,也不臣服。 释言者鼓起勇气,说明他心里对阿基琉斯的权威更认可,即便他不是名义上的国王。 102节,“统治着辽阔疆域的英雄阿伽门农”生气了,怒气咻咻,尽管他身为国王,但用英雄形容他反而像个讽刺,因为后面描述他的心时,用的是“黑心”。他果然对释言者破口大骂。并声称必须再得到一份战礼作为补偿才肯罢休,他形容战礼是“战争的荣誉”。这个是大家所共识的。阿基琉斯此刻还在有条有理地跟他分析,现在没有多余的战礼给你,然而你应该把祭司的女儿还回去,不需要任何补偿,你现在已经得罪神明并殃及全军,此刻还想着什么补偿?而且阿基琉斯表达以后如果神允许,打了胜仗,给你三倍,四倍。 接着,形容阿伽门农的词语变成“强有力的”。他不肯让步,不肯将代表荣誉的战礼交出。同时缩小了索要范围,从军中最出色的三位英雄,包括阿基琉斯自己中获得一份,而且他说,“反正得弄到一个”。他形容阿基琉斯,“天底下暴戾的典型“。阿基琉斯在战场上的英勇和主持公正的心在他看来是暴戾,而他必须弄一个反而好像是最正当的要求。 阿基琉斯对他的提醒:敬畏神明,考虑全军,瘟疫正在毁掉众人的生命,他都没有听进去,还反咬一口。阿基琉斯依然是捷足的,怒气已经开始上升,“恶狠狠地看着他,吼道”!更加直白地把阿伽门农的嘴脸公之于众,“无耻,彻头彻尾的无耻。”就是说,一开始无耻,发生这么严重且明显的后果,这么明确的释言和提醒,还是无耻!这源于“贪得无厌,利欲熏心!”,“凭着如此德性”你怎能让阿开亚战勇心甘情愿地听从你的号令,为你出海,或全力以赴地杀敌?”阿基琉斯撕开了阿伽门农权柄的遮羞布,答案显而易见,他虽为国王,却没有国王应当有的德性。 阿基琉斯继续表达,如果不是因为德性而跟随,那我们为什么来参加这场战争?特洛伊人从来没有对不起我,不要忘记这场战争的的原因是帮助你们兄弟争回脸面。你们的王后被偷走了,你们来以无数将士的鲜血,阿开亚人和特洛伊百姓的苦难为代价来讨要公正,而此刻,你却想抢走我们的姑娘! 进一步,阿基琉斯坦陈每当攻陷一座城堡:“苦战中,我总是承担最艰巨的任务……拖着疲软的双腿”,然而“我所得的战礼从来没有你的丰厚,你总是吞走大头……我只能拖着那一点东西,那一点我所珍爱的所得。”显然,阿基琉斯一直以来,没有从国王这里得到他该得的战礼,荣誉。因为这个国王没有德性,只仗着自己是国王的身份理所当然要最好的,最多的。所以阿基琉斯已经觉得没意思了,战争并非他想象得那么荣耀,因为它连公正都没有。 此刻阿伽门农的回应,却是形容阿基琉斯为了“一己私利”,不缺他一个“我的身边还有其他战勇。”并再次贬低阿基琉斯的英勇为“我最痛恨的一个王者,争吵,战争和杀戮永远是你心驰神往的事情。”“我不在乎你这个人,也不在乎你的愤怒。”最后,再次缩小索要范围,就要你的,阿基琉斯,“这样,你就会知道,和你相比,我的权势该有多么猛烈!此外,倘若另有犯上之人,畏此先例,谅他也就不敢和我抗争,平享我的威严了。”阿伽门农沉浸在我一个人说的算,不管我怎么不讲理,你们就得臣服于我。谁也不可以质疑我的决定,不管我的决定多么不合理。你臣服于我,你就是英勇的战士,就有荣耀,你不服,你就是杀人狂魔!我的权威不可以被挑战! 阿基琉斯参加这场战争的基本期待是公正。有公正的理由,私奔是不公正的,所以发动战争来纠正。根据战场的功劳分配战礼是公正的。但因为这个油盐不进的缺德国王,这些都被扭曲了。用同样抢夺特他人女人的手段满足自己的损失。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招来全军瘟疫还拒不改正。一贯以来地不考虑付出只大手抓取战利品。这个国王这样做不止得罪全军将士,更在得罪神,有违生之为人的道德。 听完这些 ,阿基琉斯彻底被激怒。他对心中的意念很有觉察,“是拔出胯边锋快的铜剑,撩开挡道的人群,杀了阿特柔斯之子,还是咽下这口怨气,压住这股狂烈?”根据原文词语,形容阿基琉斯的“怒气”一词,是专门用来形容神的愤怒的。也就是说,阿基琉斯本来就是半神半人,他里面的神性的一部分就是公正,他的愤怒并非出于人的自私,乃是对公正的诉诸。 此刻赫拉派雅典娜过来“为的是平息你的愤怒……将来三倍于此的光灿灿的礼物将会放在你的面前,以抵消他对你的暴虐。”阿基琉斯所遭遇阿伽门农的不公,众神也都是知道的。“女神我完全遵从只要你们二位有令,凡人必须服从,尽管怒满胸怀。”阿基琉斯在每次收到神的指示时都会选择顺服,即便跟他当时的感受不相同。他的怒气虽然暴烈,却还在他对神的敬畏之下。但他里面如何为自己寻得公正呢? 接下来,他“怒气分毫不减,给他一顿臭骂”,“嗜酒如命———痛饮兵血的昏王,从来没有这份勇气把自己武装和伙伴们一起拼搏,也从未会同阿开亚人的豪杰,阻杀伏击。在你眼里,此类事情意味着死亡。——与之相比,巡行在宽阔的营区,撞见某个敢于和你顶嘴的壮勇,下令夺走他的战礼,如此作为,在你看来,要远为顺当。”可见阿伽门农拿别人的战礼是常有的事。不上战场也是理所当然。“你的部属都是些无用之辈,否则,这将是你最后一次霸道横行。”这里阿基琉斯也把这种不公正性的另一个原因说出来,就是这个缺德的国王的部下都习惯于国王的缺德。而这一次,阿基琉斯既然用语言劝不动阿伽门农,神也发话不可杀他,那么阿基琉斯就选择退出战争来显出自己话语的公正性,不仅仅是纠正他所当得的荣誉,更是让阿伽门农看到自己的缺德。 阿基琉斯以权杖的名义——“木杖再也不会生出汁液,因为它已永离了山上的树干,它再也不会抽发新绿,因为铜斧已剥去它的皮条,剔去它的青叶。现在,阿开亚人的儿子们把它传握在手,按照宙斯的意志,维护世代相传的定规。”这权杖什么时候荣耀呢?是生在树干上枝叶繁茂,还是被砍下来作为世代相传的权柄象征?人所谓的荣耀背后,是牺牲了谁的生命呢?阿基琉斯拿着这根失去生命的权杖,宣告自己将退出战争,直到阿伽门农看到他如此缺德的后果。但这将以更多人的血为代价。 至此,阿基琉斯已经开始发现,在人群中获得不了他最初所希冀的荣耀:公平的战礼和认可。但他仍未从这价值体系中出来,仍旧打算纠正这体系,从中得到他的荣誉。所以后面他去找他的母亲海洋女神塞提帮忙,事情也正如他心意,没有了阿基琉斯的希腊军队惨败,但阿伽门农仍未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当奥德修斯开口劝阿基琉斯重回战场,转述阿伽门农的话给阿基琉斯,尽管他聪明地删除最后几句阿伽门农还想让阿基琉斯俯首称臣的话,还是适得其反,阿基琉斯再次被激怒,也彻底决意从这套人的价值体系中出来,因为它无药可救。 那时阿基琉斯进行了第二次选择,在人的荣誉和只有一次的生命中,他选择生命。但是后期他的好朋友帕特洛克罗斯战死沙场时,他的内心再次被刺激,战争破坏了他所珍视的友谊,毁掉了再也活不回来的美好生命,阿基琉斯看透了人类价值系统的本质,所谓战争的荣耀是以血为祭,短促的人生获得不朽荣耀的方式竟然是毁灭美好的生命。他要复仇,并且要审判,死真是每个人当得的结局,包括他自己。所以阿基琉斯就开启了兽性爆发杀人不眨眼的状态,直到河神提醒到了他。为好友报仇后,阿基琉斯仍未得到解脱。 最后,赫克托尔的父亲普里阿摩司去请求阿基琉斯得回儿子的尸体,两个人抱头痛哭。战争让敌对双方都失去了所爱的人,父亲再也见不到儿子,儿子也见不到父亲,谁赢了呢?阿基琉斯给足时间让特洛伊给赫克托尔举办风光的葬礼。阿基琉斯知道,不久之后他也将借着死亡完成自己的一生。此刻,他早已经不在乎人给他的战礼和认可,也不再拿审判的刀杀红了眼睛,他心里生出了怜悯。对人的怜悯,无论是敌是友,都是短促一生的人。其实我们在乎的是一样的,是那份滋润心田的关系,父子,挚友,英雄的惺惺相惜。这才是意义所在,死的确不可怕,或活或死,如果为自己的荣耀,都还是没有意义。为爱而活,为爱而死才是荣耀所在。爱才是比死更强的所在。 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雅各书2:13) 表面看来,《伊利亚特》关于战争和荣耀,刀光剑影的背后,它更关于价值和意义。 人生的意义究竟在何处?怎样的一生是有价值的一生?我们处在阿基琉斯的哪个阶段?我们在追求什么?争取什么?我们每天起床的动力是什么?我们如此努力为了讨谁的喜悦?我们有否看到自己也经受不住没有怜悯的审判,从而向他人心怀怜悯胜过在心里杀死他?我们珍视现在还有机会珍视的关系吗?我们怕死吗? 跨越时间长河和文化差异,我们的心也需要挣脱当下的世界观禁锢,跟阿基琉斯一起更新。只是我们比他幸福,他还是要死,我们的生命却不以死为结局。 #黄小咸系列# 咸味故事 | 记老母亲的一次幡然醒悟 经典阅读 | 莎翁四大悲剧的阅读小引 教学七律|简单不粗暴的教学指南(上) 教学七律|简单不粗暴的教学指南(中) 教学七律|简单不粗暴的教学指南(下) 分享 EmailCopy URLFacebookTwitterPinterestWhatsAppTelegram 所属主题在家教育 前一篇文章婉妈|致亲爱的姐妹,愿你远胜珍珠下一篇文章牧养关顾 |家庭探访该怎么合主心意地进行?听一听朋霍费尔的智慧 Wayfaring, 徒步客实践真教育,探索新道路!公号名: Walking Education 行走教育 阅读更多 在家教育 映像 2025年 3月 3日 在家教育 爱在漫长旅程后 2025年 3月 3日 在家教育 以人为中心,是非善恶必相对化,丧尽天良就不远了! 2025年 3月 2日 最新文章 关于罐车混用不清洗事件,GPT如此回应 2025年 3月 8日 特朗普的属灵导师是谁? 2025年 3月 8日 维基百科创始人拉里·桑格信主带给我们的四点思考 2025年 3月 8日 事工遇到困难怎么办? 2025年 3月 8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