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9月 17, 2024
spot_img

行走夜读 |将孩子送到公立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最近,读到华爸的文章《将孩子送到北美留学所面临的挑战》,开篇说到:“许多父母都认为北美有自由,希望把孩子送到北美来留学和生活……实际上,华爸根据妻子的教育学习反馈,尤其是自己女儿在加拿大期间受到的其中一项挑战——性别混乱观念——细节描述。仅此一项挑战就让人闻之色变。

作者发出呼吁:那些试图送孩子到北美读书的父母们,你们需要为孩子们将来要面对的环境祷告,要好好评估孩子们在海外生活(包括生活上和灵性上)的独立性如何。

最后,作者总结了留学生群体在北美可能遭遇到的来自周围环境的4大挑战,分别是——和学校有关的能力问题,信仰群体缩水问题,属世价值观如日中天问题,以及孩子自身的语言局限问题

过去几年在国际学校教书,从毕业生口中早已风闻不少让人瞠目结舌之事,华爸的文章深有共鸣。但我今天文章的目的不在于顺着作者的话题,继续加强相关的论证,或者结合我的经验给出相关补充意见。我想谈的话题或许更适合大部分在国内生活的父母们:将孩子送到公立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不得不说,当我们谈论“送孩子到北美留学面临的挑战”时,这些正在面临此番挑战的父母,本质上仍然是有选择权的。他们大多数人中都是为孩子放弃了国内读书的上好机会,因为他们深信在这个抉择背后,有一种对于人和未来的信念和憧憬在发挥作用。

北美留学之所以这么火爆,跟当地的教育优势以及相对自由的文化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去北美,某种意义上就等同于奔赴自由的沃土。

这就跟国内上得起高昂学费的私立学校的家庭一样,如果你觉得能够上得起这样的动辄一年学费就十万起步的家庭来说,必定是非富即贵,不差钱的群体,那就大错特错了。至少在我所任教的私立学校,有很多家长其实家庭经济条件并不乐观,迟交学费、分批交学费的现象并不罕见。但他们为什么依然选择放弃公立教育?因为在他们内心深处,私立学校也代表着某种“奢侈的”自由。

想一想吧!当你踏入了私立学校的大门,意味着你不必再追随公立教育设定的赛道,按照中、高考的逻辑,流水线般安排孩子的人生之路,自由有时候和冒险是天然的一对。因此,父母最感欣慰的,倒还不是不是孩子能够开心、健康地成长,选择精英学校,意味着孩子能够享有同龄孩子无法享受的自由。你可以不必天天围绕辅导班转,不再纠结于孩子考试的排名,更不会因此在家长会上颜面扫地。

以上举出私立学校的例子,无非是想说明,从动机的角度谈,送孩子到私立学校,终极目标和送孩子到北美或者澳洲留学都是一样的,这不仅意味着私立学校的出口是海外大学,更意味着深层次的教育观念的差别。

启蒙运动以来,人类就认为求知,或者说受教育,自有一种力量,可以让理性获得独立自主,从而使人性迈向成熟阶段,而不必受到皇权、教权的控制,这是现代社会的奠基石之一。公立教育的兴起,本质上就是为价值中立的道德立场提供合法依据。公立教育意味着权威,意味着明亮的憧憬,是稳定的代名词,更是美好生活的铺路石。离开公立教育,政府就无法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塑造国民的基本人格,更无法提供现代社会经济、法律制度之下,合格的公民。但我还是要诚实地讲,对于大部分读者或者中国的父母而言,送孩子到公立教育所面临的挑战被严重低估了。

我和华爸一样,都是家庭教育的坚定支持者,目前情势下,这种教育模式不说得到公众的认可,连起码法律保障都没有。但我依然从内心深处相信,作为孩子父母,难道我连为我的孩子选择某种教育模式的权利都没有吗?这是我生而为人的自由!和那些选择不生育,不结婚的人一样,我有自由生孩子,生几个孩子,用怎样的方式抚养孩子长大成人。为什么选择不怀孕不生养的人的自由必然高过坚持怀孕生养的人的自由?

有一天,我在早市上买梨,卖梨老板见我骑电动车带着3个小孩,笑着问我:大兄弟,你是河南人吧?我说,是勒!他说,我是安徽人,咱们那边都喜欢要娃,男娃女娃,都喜欢,养几个都不算多哇!

那些选择送孩子到公立教育的父母,其实说到底,是没有自由可言的。因为选择的前提是必须要有自主的人,要至少两个选项存在,且这两个选项在法律层面,在道德层面,都完全站得住脚,是平起平坐的,一方的存在不会因为另一方而完全被碾压,另一方的渺小也不会自觉卑微而自生自灭。

尽管在家学习的选择必然面对那些可见的比如法律上、专业水准上、孩子社会化程度、将来出路等等的挑战,但我还是要说,将孩子送到公立学校所要面临的挑战要比上私立学校,或像我们这样微不足道的在家学习的挑战要大的多。

我仅举其中4个挑战为例:

第一,公立教育是被恐惧文化塑造的教育。从孩子进入幼儿园那一天起,甚至从母腹中就已经开始了一场教育的竞赛。“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各种教育理念的狂轰乱炸之下,父母们似乎走上了一条再也无法按下暂停键的教育博弈。孩子们恐惧在考试中失利,父母们恐惧一旦孩子不努力,或者没有接受足够的优质教育资源而和别的孩子产生差距。当一个父母陷于恐惧之中,他就会试图掌控一切,但事实上他什么也掌控不了。在公立教育的体制之下,你的角色就是全力配合学校的教育规划并提供自己的资源为学校出一份力。这样子的文化就算鼓吹合作,在课程上以探究为主,依然是没有办法和伟大事物相联系。因为人只能掌握知识和技能,却无法掌控真理。

第二,公立教育本质上是不信任家长参与的教育。从公立教育兴起的那一天起,其实就是把孩子的养育权从父母手中拿出来放到一个人为大机构里面。尽管教育机构的存在本身不是问题,但完全把父母对孩子生命的影响和塑造搁置,尤其是在k-12阶段,选择由所谓专业的老师来进行全方位的教育,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不信任的表现。而且,经过长期的训练,相信大多数家长心里都会觉得,教育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但其实他们都似乎可以对教育的的任何一个环节说上几句。通俗来说,教育话题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全民参与的话题,这其实恰恰表明了教育本不该受到当今社会如此高热度的议论和引爆一轮又一轮的焦虑。

第三,公立教育影响孩子生命成长最大的因素,还不是课程,还不是老师,而是朝夕相伴的同学。回想一下你我的公立教育历程,你有哪一次伤心落泪是因为一篇课文让你苦恼,令你难堪?大多数时候,孩子行为模仿的对象,都是从同伴中来,而根据信仰的认知,一个人在受教育阶段,最应该听从的是父母的建议,最不应该听从的是同伴的建议。但事实上在公立学校之下,所有的学生实际上都选择了和愚昧人作伴,而不是与智慧人同行。

第四,公立教育的课程体系距离活课程,有机的课程还很遥远。正因为公立教育需要的统一化,导致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学习风格被严重忽略。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但我们却给孩子们提供千篇一律的东西!再有,公立教育的评估只能针对那些可量化的指标,对于一个人更重要的创造力,思考力,审美力,共情力的培养是大大缺失的。

父母们,如果你认真思考我的问题:送孩子到公立学校会面临哪些挑战,相信你都不会认为我以上粗略的描述言过其实。这不是要不要送孩子上公立学校的问题,因为你是孩子的父母,你无论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模式,无论你的选择在别人看来是好是坏,甚至我们可以说,送孩子到任何一种教育模式下,都会面对不同的挑战。

这世界没有完美的教育,因为没有完美的父母,没有完美的老师,更没有完美的课程。公立教育是不完美的,私立教育,在家教育也是如此,送孩子去北美要面对挑战,不送孩子出去也要面对挑战。“人生在世,岂无争战?”朋友,这就是我想说的要点。

所属主题
Wayfaring, 徒步客
Wayfaring, 徒步客
实践真教育,探索新道路!公号名: Walking Education 行走教育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