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2 1 月, 2025
spot_img

行走课堂 |地瓜奇遇记,我的里程碑事件



事情是这样的。


我有个朋友,说话噎人,有着蔑视一切的眼神,喜欢迈着动感的脚步,每天在金陵城里瞎转悠。我们暂且叫他藏狐先生。


那天藏狐先生在自家小区门口看到了一只小橘猫。作为非常有“职业“操守的业余摄影师,藏狐每天都随身携带单反。像往常一样,藏狐对着那两个月大的橘色肉团子就是咔嚓猛地一顿拍。这时,藏狐发现小橘的脸部溃烂,眼睛里不断流出脓水。有爱心的藏狐先生当即决定给小橘找个医院做检查,随手找了个装地瓜的箱子把小橘打包了。于是小橘有了名字:地瓜。


捡到地瓜后,藏狐就给我打了电话,问我想不想养小猫。 正当我想冲进微信里用意念把地瓜抱回家时,脑海里回荡起了饲养员大人的声音。


上回我把小仓鼠紫罗兰接回家时,我的饲养员大人就提出了人和鼠一个都不留的恐怖想法,至今令我心生寒意。再想想地瓜回来后那一猫一鼠和谐相处的画面,我便狠心拒绝了藏狐先生。不过那可爱的地瓜,我依然希望为他做些什么。


上午加下午,二十来个求助电话,接通的寥寥无几,提供帮助的就更少了。虽然我们多处碰壁,但是依旧有热心的同学给我们提供了宝贵信息。


藏狐先生那里的情况也并不乐观。先是因为地瓜流浪猫的身份屡次被宠物医院拒绝就诊,后又检查出地瓜患有杯状病毒,一个会终身携带的病毒。治疗费用也较为高昂。善良的藏狐先生一咬牙便把自己的零花钱全给地瓜做了基础治疗。


有许多人慕名而来想要收养地瓜。可令我们失望的是,在得知地瓜患病后无一例外的找了拙劣借口逃离。在地瓜身上见识到的世态炎凉,比在自己身上经历,更加令人愤恨。大概是旁观者清吧,这给了我对抗这个世界冷漠的勇气,让这个世界改变的决心。


或许是地瓜命不该绝,在藏狐三天的悉心照料下,几乎痊愈了。唯一遗憾的是,地瓜作为一只给撸给抱给亲亲的猫德典范,我们却没有能力让地瓜留在我们身边过上有家的日子。或许是地瓜还有使命,要给更多人带来温暖和思考,又或许是坚强的小猫生来以沧海为家,地瓜最后留给我们的,是今年春天最动人的道别。


说回藏狐先生。现在的他依旧揣着单反游走于金陵城中的每一个角落,记录着这个世界的多姿多彩,黑黑白白。


金陵城里的藏狐先生,从未像那野外的藏狐一样,表里如一的冷漠。


言若,句容碧桂园学校G11学生

2023/6/2

(藏狐先生)UP主    好烦啊不知道取啥昵称:

【地瓜奇遇记 —— 流浪猫救助指南】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z4y1B7Rc/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9e1050947f42fee5497d0777f3ca3a8e

照片来源网络,侵权即删

后记

最近三年,我很少在公众号上公开谈我的教学,我的课堂,我的学生,对比疫情之前的写作频率和主题,我发现对于自己孩子学习与生活的文字记录明显少了很多,再有就是作为一位一线老师,对于教学的记录和反思也少了很多。

昨天参加一场儿童活动,现场的爸爸妈妈要走到人前,用最平实的方式,对自己的孩子说几句心里话。虽然刚开始不久天空就开始飘起雨滴,但是户外的气氛反而越来越火热。

有人说,生活需要仪式感。到底什么是仪式感?恐怕不是偶尔心血来潮做一件平时很少做的事那么简单。仪式的背后是一种纪律,也是一种敬拜,是在日常生活的脉络里,容让他者对自己说话,对自己提出要求,而不是自己随心所欲的安排一切。

仪式最大的价值就是公共性。

在今天这个到处充斥着“亲”、“兄弟”、“家人们”之类的称谓的网络虚拟时代,人们似乎生活在一种超现实主义的氛围当中,我们呼吸的空气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令我们感到焦虑和无所适从的东西。我们变得越来越冷漠、易怒,变得无法安息,说出这些其实并不需要多少深入的思考,我想这可能是大家共有的一种体验吧!

仪式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记住,为了纪念,这种举动本身就承认了我们活着的人是容易健忘的,更要命的是,因为我们会死,所以我们如果不在活着的时候去纪念,我们死的时候,难道可以心安理得么?

仪式也是里程碑,是日常生活节奏里的暂停键,是安息,是庆祝,是对这个处处要求我们产出点什么,说点什么的世界,非常有益的清醒剂。

6月份开始,我会重新开启这份有关日常教学、家庭生活的记录。这是里程碑,记住,是为了找到生活的重心,是为了恢复自身的人性,也是为了数算真理带给我的惊奇和鞭策。

如果你喜欢这篇《地瓜奇遇记》,不妨留言给我,文章中的藏狐先生,现实生活中遇到了点难题,他需要什么呢?更多一点点关注?更多来自陌生人的善意?更多对他不拘一格生活的接纳和肯定?

也许,他看到你的留言,会继续拿起他的单反,在金陵城里继续寻寻觅这座城市的温情与残酷。没准,还能遇见地瓜呢。


所属主题
Wayfaring, 徒步客
Wayfaring, 徒步客
实践真教育,探索新道路!公号名: Walking Education 行走教育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