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9月 17, 2024
spot_img

谈谈“文化自信”

生活经验表明:

自信的人从不会标榜自信。但是,那些不住说“我要自信”的人,实则内心自卑。

自信是在举手投足间自然流露出来的,不是喊口号、打鸡血,也不是往自己脸上贴金。

自卑的人总是急切地想证明自己,但他的大嗓门早就把自己出卖了。

小时候独自走过夜路,怕黑又怕鬼,就唱歌给自己壮胆。但是,我发现:人越恐惧的时候,声音就越大。

这是一种心理上的补偿——

因为,只有刚解放的奴隶才会吹嘘自由,暴发户才会热衷炫富,没文化的人才会附庸风雅。

同样,只有内心自卑的人才会标榜自信。


自卑的人心里没有安全感,真正的强者反倒胸襟豁达。

所以,你就能明白,为什么标榜“文化自信”的人会如此惧怕“外来文化入侵”。

你也会明白,为什么他会担心西方文化会颠覆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

这说明,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不自信。

随随便便就能被外来文化颠覆,这已经是默认中国的传统文化处于极度弱势的地位。

我绝不这么看。

其实,真正的文化自信往往体现在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开放态度上。

下面就说历史上的一个例子——

唐朝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基督教传教士阿罗本来到长安。

彼时盛唐气象,雍容大度,宰相房玄龄出宫迎接。

唐太宗亲自接见阿罗本,并准其翻译圣经,传播“景教”(基督教在当时的名称)。

唐朝建中二年(781年),唐德宗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那时,景教在中国顺利发展了约150年

至今,这座碑矗立在西安的碑林博物馆,它是了解古代中国与外来文化交流极为重要的文物。

那个时候的中国人没有标榜“文化自信”,也没有认定景教是文化入侵、颠覆传统文化,而是敞开胸怀,拥抱世界。

差不多同时,玄奘西行取经,中国人开始主动学习和吸收印度文化。

结果,佛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且刺激儒家发展出宋明理学,促进道教的成熟和革新,最终形成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格局。

这叫“文化自信”。

是的,中国人曾经无比自信。最近的一次就是——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新中国的建立。

那些排斥西方文化的国人,似乎有意无意地回避一个事实:

马克思主义是地地道道的西方文化(西方哲学理论)。

现在,“文化自信”成了我们掩盖内心自卑和不安全感的口号。

什么时候中国人忘记了这个口号,我们才算真正自信起来了。

所属主题
John Wei 拔摩的海岛
John Wei 拔摩的海岛
尔识真理,真理释尔。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