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1 1 月, 2025
spot_img

小万工|如何和孩子谈论死亡,读《大问题》


作者按】信系列每周六早晨更新,用一本书来回答读者问题,本文为第十二篇。它和爱系列《我们这一代人的怕和爱》是姐妹篇,欢迎对照阅读


作品名 Epitaph(墓志铭)   创作年份 2023        尺寸 120cm*150cm
媒介 布面丙烯 来自黄君玲 湖北美院 

上周开始聊教育,有朋友问:

万工,能写篇文章教会我如何面对死亡吗?我觉得我现在教育孩子也需要。

很有智慧的母亲,“死亡”——这是一个学校不会教,但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的“大问题”。

作为公立教育亲历者,我觉得目前的教育体系头大身子小,头大是指孩子们掌握了很多很多的知识,身子小是指他们的灵魂没有得到足够的滋养。这是大学生群体中有个流行词“空心病”的根源。

灵魂的滋养不能依赖学校,只有家庭教育能带给孩子。

中国的家庭教育通常避讳谈“死亡”,遇到孩子问出“生死”这样的大问题,父母最惯常的话术都是:“别想太多,好好读你的书就是。

这是极大的损失,用上周讲的《多元智能新视野》这本书的理论来看,我们会错过孩子“自省智能”发展的黄金时期。

事实上,很多成年人也是浑浑噩噩活着,没有认真思考和预备过“死亡”这个大问题。

如何和孩子谈论死亡呢,今天推荐的书来自哲学家罗伯特所罗门的《大问题》。


我接触《大问题》这本书是源于大学时期的“空心病”。

现在想想,病根是自己幼时第一次面对死亡,问题就被忽略了。

我十岁那年,爷爷去世。爷爷有四子一女,儿孙披麻戴孝站满了老家的堂屋。

我和爷爷并没有很深的感情,但是十岁的我站在人群当中,竟抑制不住地嚎啕大哭,以至于周围人都觉得稀奇:这孙女这么孝顺?

我哭的原因却并不是怀念我爷爷,而是自怜,我由爷爷的死联想到我父亲有一天也会过世,我是独生女,到时候我只能独自孤独地承受这一切。

那一刻,因为直面死亡,我感觉到了人生无比虚空,既然人生的终局都是死,生又有何意义。

父母也给不了答案,只是说“小孩子不用胡思乱想”,这种虚空感伴随了我的整个少年时代,却因为学业的压力,这虚空被深藏在心里。

但当我考上理想的大学,这种一直被压抑的人生虚空感也同时到达了巅峰——连十二年学业中一直想追求的成功,得到了都不过如此,人生仍然没有任何意义。

为了自救,我在大学选修了很多哲学、宗教、老子与庄子、党课这些人文类课程,试图找到一个关于自己人生的答案。


我最开始是从中国传统中去找,因为我很热爱中国的古典词,却发现中国的哲学传统浪漫唯美而混沌,几乎是个“玄学”。

面对屈原“天问”的墓碑,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儒家回避死亡这个问题,坐而论道,聚焦此世,构建属于这世界的纲常伦理;而自由散漫的庄子取笑孔子这种出将入相的价值观是庙堂上驮着碑的石龟,宁其死为留骨而贵,而吾将曳尾于涂中(乌龟还是在泥里爬比较快乐),他潇洒转身,选择逃离;佛曰:万法皆空,都是幻象——佛倒是和我想的差不多,这世界就是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但学习西方哲学时,《大问题》给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哲学家的思考方式,它不回避,直面一切直击灵魂的问题,有精确的表达,有批判思维,有逻辑严密的论证,有丰富的参考书目。
而这种系统化地思考一个大问题的方式,是在我以往的教育经验当中完全没有接触过的。

与其说它是一本哲学书,不如说它是一本哲学思考方法论的启蒙读物。

作者并没有按哲学史的顺序来讲论,也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而是提出一个重要问题,以及历史上所有哲学家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和论证过程来讲述观点,引导读者用哲学的方法论去追寻属于自己的答案。

它的开篇问题就很吸引我:

有没有某种你愿意为之付出生命的东西,如果有,那是什么?


这个问题让我十岁时曾赤裸裸直面的死亡再一次呈现在我眼前,我突然意识到:只有我知道我为何而死,我才能真正找到“生活的意义”。

未知死,焉知生。

回避是可怕的。

在《大问题》“生活的意义”这一章中,作者列出了四种典型的回答:即孩子作为生活的意义,上帝是生活的意义,来生是生活的意义,以及在绝望中忙不迭地认为生活没有任何意义。他提供哲学的方法,给出每一个论证的理由和破绽,同时也推荐更多的相关书籍,让读者去追寻属于自己的答案。

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一章的引言。

“也许,我过去生活得不对头吧?”他脑子里突然出现了这个想法。“但是有为什么不对头呢,我做什么都是兢兢业业的呀?”他自言自语道,接着便立刻把这唯一能够解决生死之谜的想法当作完全不可能的事,从自己的脑海里驱逐掉了。

——托尔斯泰《伊凡伊里奇之死》

这很扎心,兢兢业业地进行日常生活,却将死亡这件人生大事从思考中驱逐出去,这就是我日常做的事。



《大问题》最好的一点是它会链接许多有价值的书目,所以后来我找来这部小说完整地读了一遍。

《伊凡伊里奇之死》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他的同事们听到伊凡的讣告,同事们嘴上说着惋惜,心里想的是自己可以从他的死中得到什么,有人想接替他的位置,有人想组织终于空出了编制可以想办法把自己的小舅子弄进来,而他的妻子想的怎么尽可能多的申请抚恤金和继承遗产。

每个人都在推测因此可能发生的职务上的升迁和变化,除此之外,一个经常见面的熟人的死这一事实本身,总是使所有听到这个消息的人产生一种庆幸感:死的是他,不是我。

无比现实。

第二部分是伊凡的生平,“作为那个时代典型的三观正确的人”,他的人生再正常不过,甚至是一帆风顺,他以优良的成绩从法律学校毕业,在外省担任父亲替自己谋得的省长特派员职务,被任命为另一个省的法院预审官,和出身贵族世家的普拉斯科维娅·费多洛芙结婚,被提拔为副检察官,孩子陆陆续续出生,再次被调职……

直到他查出来自己得癌症,四十五岁在痛苦的挣扎中死去,戛然而止。

第二部分的开篇作者说:

伊凡伊里奇过去的生活经历是最普通、最平常,但也是最可怕的。

这段话让我脊背发凉,他让我意识到:死亡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突然发生的。几乎没有人为死亡做好准备,而因着死亡这个结局的存在,所有在世的日子,无论幸福或是不幸,都成过眼云烟。

我如果没有遇到这本书,开启对于死亡、上帝、真理、自我、自由……这些《大问题》的严肃思考,那我必然也会经历和伊凡一样最普通、最平常,但也是最可怕的一生。



回到最初读者问题,如何面对死亡,我也不会直接给出我的答案,而是鼓励每个人都不要回避,我们可以用哲学家的方法论和孩子一起去寻求属于自己的答案。

很多家长有误区,觉得“哲学”是高深的学科,孩子无法理解。但实际上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对世界对人生对宇宙有着天然的好奇心,这好奇心值得正确的引导。哲学并不是“玄之又玄”的学科,它像科学一样,是一种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方法,只要孩子能学习数学和物理,就能学习哲学。

哲学、宗教和科学一直都是紧密相关的。他们虽然各有侧重,但目标都是一样,就是强调思想和认识的重要性,强调理解我们这个世界,从某种更宏观的甚至是从宇宙角度来审视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从字面上讲,哲学就是对智慧的爱。

事实上,我们投入了太多时间关心孩子“知识”上的学习,关心他能考上一个什么样的大学,而不真正地爱孩子,关心他的灵魂,关心他人生的终局,而“死是众人的结局”。

孩子渴望洞察,企盼理解,但他们的生活被常规知识学习攫住了,不时会被“消遣”或“娱乐”活动分神。如果没有对于真智慧的追寻,他们失去的是思考的快乐,理解的挑战、灵感以及哲学的慰藉。没有接触过真智慧,就容易沉迷于游戏、视频、算命、江湖混子似是而非的人生道理这些替代品。

我们都是借着思想而生活的,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从事哲学,而在于是否接受一种廉价的,没有挑战的替代品,还是试图进行真正的思考。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愿你热爱真智慧,过真值得过的人生。

|全文完|

本文的灰体字部分均引用自《大问题》,以下是这本书的链接,我最近才意识到书还挺贵的,犹豫是不是建立一个读书社群来分享书籍,欢迎评论讨论,大家的见解对于我有很多启发。

所属主题
小万工
小万工
有信有望有爱 公号名:小万工 (xwglovegod)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