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9月 8, 2024
spot_img

重拾基督教教育的未来 | 教学中的款待



款待(hospitality)是圣经力促我们接受的基督徒恩典。“爱弟兄,要彼此亲热……客要一味地款待”(罗12:10-13)。“监督即是神的管家,必须无可指责……乐意接待远人”(多1:7-8)。

 

万物的结局近了,所以你们要谨慎自守,警醒祷告。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你们要互相款待,不发怨言.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侍,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彼前4:7-10)。

 

在一个没有快捷酒店,或者类似麦当劳、肯德基炸鸡之类的速食店的年代,人们对善意款待的需求占据着一个很高的位置。但是,身处一个技术和暴力掌控的世界,我们变得越来越渴望获得个人的安全感,尽管如此,我们对善意的渴求其实有增无减。

 

“款待”一词一般都和客人有关。德语中这个词的意思表示对客人的友谊,而在荷兰语中这个词意味着为客人提供自由。很明显,我们正在处理的是主客之间的关系。但是款待和教学之间有何关系呢?

 

一个丰富而富有启发性的回应来自亨利.卢云的著作——Reaching out (中译本名为《从幻想到祈祷》)。卢云的这本书主要来处理灵修生活的三个层面:从孤寂到独处,从敌意到款待,从幻想到祈祷。在和自我之间的关系中,卢云认为,当我们成为基督徒以后,我们的生命就开始了从孤寂迈向独处的旅程。在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中,我们从敌意迈向款待。在和上帝的关系之中,我们从幻想迈入祈祷。


在此,我们主要关注从敌意迈向款待这个层次。因为恐惧,我们都害怕在人前暴露自己,我们本能上感到别人不会喜欢我们本来的样子。我们消费导向、鼓励竞争、以及暴力频仍的文化更放大了自身的恐惧。


已过的20世纪,人类在战争、大屠杀以及种族灭绝中丧失了187,000,000条性命。美国社会的暴力问题已经从贫民区蔓延至城市以及所有的郊区地带。不仅在黑夜,甚至在白天我们都不敢心中无惧地独自散步。在学校,孩子们也面临着恐惧。他们害怕老师,更害怕同伴的暴力。他们根本不会认为自己是受欢迎的客人,能够给他人的生命带来益处。

 

卢云的观点表明,好的款待能够化解恐惧。他把这种观点延伸至父母和孩子之间,以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作为父母,他建议,他们必须把他们的孩子视为客人而非自身的所有物。孩子们不会在家里待太久的时间。也许就10到15年的时间,他们便会离巢而去。父母们没有权力对孩子施加影响按照他们自己的目标或方向生活。当然,他们应该教导孩子何谓爱,并且在他们前面引导他们活出信靠基督和委身基督的一生。


但是孩子从神接受他们自己的恩赐,那么这就必将使得他们在选择呼召或者遇到生活中的抉择时,会与他们父母的观点产生不一致。父母的职责不在于将孩子的一生强行按照他的意志来行,而是在上帝之爱的框架下,能够发掘上帝赋予孩子的恩赐。


这或许就是言22:6节的真正含义“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当行的道”并不是某种适合所有孩子的教育项目,而是能够以一种具体而微的方式引导每个孩子活出上帝恩赐的道路。

 

在谈论教育时,卢云认为教师的目标在于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自由而没有恐惧的可以让学生的精神和情感发展的空间”。根据加尔文的观点,如果对自我的认识是所有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两种知识的话,那么学校就应当鼓励学生去认识自我。


可悲的是,这从来就不是学校的首要目标。孩子们是如此惧怕失败或者受嘲笑,以至于他们很难摆脱教室里忙忙碌碌的境况去认真地看待在他们内心深处究竟发生了什么。即使是基督教学校也会经常性忽视学生们自我认识上的成长。


作为老师,我们自欺地以为如果我们让学生按照理想的状态学习,那么他们的内在生命就会自然跟着生长。但学生其实很容易读透我们的心思,他们很容易伪装出那种他们认为我们想要的那种回应。但是他们的内在生命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儿。

 

在教室里以善意款待学生引发一个问题。卢云在下面这段话中总结说:

 

问题是室里,师生之间可能善意相待吗?并不容易,因为现代的老师与学生都处于一个要求高,压力大,甚至充满剥削的社会里,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往往被推到次要的地位,教育的目的主要以培植制造和赚取成绩,甚至生活能力为主。在这样的一个以生产为出发点的社会里,学校里也根本腾不出时间或空间来,容许学生提出为什么我们生存、爱、工作和死亡等问题而不怕人嘲笑、敌视和不必担心奖惩的问题。

 

然而,从基督徒的修观点而言,教育的意义就是提供机会,使学生可以关心并毫无顾忌地提出这一类问题,鼓励他们认真讨论和亲身体验这些问题的答案而不是给他们一些现成的、标准化的答案。如果从款待的角度看教育,我们可以说教师的责任就是为学生创造自由和毫无顾忌的空间,使他们的心智和情绪得到正常的发展。

 

卢云接着讨论老师可以提供这种空间的两种方式:展示和肯定。由于学校在现代西方社会已经根深蒂固,学生很容易被当成消费者而只知道获取远胜于付出。然而每一个来到学校的人身上都携带着上帝所赐的恩典。基督徒老师的责任在于帮助学生们意识到他们的确有一些东西可以给出来并且那些就是他们的恩赐所在。卢云接着说:

 

教师应揭开笼罩着许多学生的知识生活的面纱,帮助他们观察自己的生活经验、他们的洞见和信念、他们的直觉和推断。这些都值得重视。一个好的主人相信他的客人身怀特别的上帝的恩赐,他乐意帮助客人向每一个关心的人揭示着这份恩赐


以学生还未读过的书本使他们折服是很容易的,以他们闻所未闻的专有名词或他们尚未熟悉的情况,邀得他们的钦佩也不难。难的是做一个接纳的,从接纳中帮助学生仔细地分辨在他们生活中的麦和野草,和揭露他们禀赋的美。


除非有人能接纳我们,否则我们永远不会相信自己有什么东西值得贡献给他人。真的,我们从接受的人眼中看到我们自身的恩赐。教师如能怀着摆脱他人佩服自己的愿望,能克制支配他人的欲望,能接受学生所带来的讯息,他们必定会发现,在接纳中我们出的恩赐才能得到彰显。

 

我们是基督徒,我们相信上帝赋予每个人以不同的礼物。在基督徒家庭或者学校里,我们的职责在于能够辨识和挖掘这样的恩赐。这就是为什么在A Vision with a Task一书中(中译本为《天降大任》)将挖掘学生天分作为引导学生成为一个回应性门徒的关键性第一步。

 

在应对这些恩赐是还有重要的一步需要考虑。那就是恩赐一旦被揭开,他们必须被得到肯定。身而为人我们非常惧怕在人前出丑。这是一种人性因为远离上帝而寻求独立的结果之一。对学生来说,当他们因为所怀的恩赐而受到别人的鼓励,这份从别人而来的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当然鼓励的方式不可以千篇一律。如果你鼓励学生的方式是颇具创意的,带着你的爱意,那么就会成为接受鼓励的人非常重要的支持性力量。

 

说到这里有一个问题出现了:这和我们在学校里教孩子数学、文法、历史和科学有什么关系呢?答案有赖于你把受造界当做课程的概念有多深。如果孩子们被灌输以价值中立的立场,那么两者间的联系就很难建立。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受造界的确启示了上帝,那么如果上帝在受造界中将他自己给了我们,那么这中间的联系就相当地直接和大有能力。


透过我们和学生变得更加地意识到上帝的崇高和透过我们在爱中服侍上帝,我们教给孩子的知识和技能就会成为重要的渠道。尽管这一切的成就必须要依靠圣灵的工作。学生的天分千差万别,因此这种种的不同将会成为探索和理解上帝在他的受造界的不同的工作方式。所以我们说,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通过语言学习的方法来最好地探索这个世界。老师挖掘孩子天分的努力必须是缓慢的,并且要常常以祷告之心为之。我们必须要深深地意识到孩子的恩赐是人各有异的。

 

当我们思考给孩子们空间,好透过学校教育成长时,记得马太福音13:3-9节天国种子的比喻是有帮助的。有些种子被鸟吃了。有些则落在土浅石头地,很快生长,但是因为土壤太薄,太阳一出来就枯干了。有些种子则是落在荆棘里“因为今世的思虑、钱财的迷惑”挤压着庄稼最后无法结出籽粒(太13:22)。


在当今的美国文化中,有太多的的荆棘挤住了我们和孩子们属灵生命的成长。我们生活在一个富饶的国家,如果不出意外,我们将来可能会更加富有。因此我们才更应该尽心竭力使用上帝赋予我们的智慧,努力将文化所强加在我们教室中的荆棘给拔出来。

 

以一种自由的方式去教导,便能为学生们提供空间学习认识自己和所信的上帝,这可以通过有赖于聆听和爱他们的方式教他们学科知识的途径实现。学生并不会轻易地展示自己的恐惧和怀疑。聆听意味着不只是听已然说出口的话,聆听更意味着要更敏感地体会在学生表面的生活之下的情感和限制。这样的倾听需要爱。这也包括了为了他们的生命,我们愿意放下自己的生命。

 

可是,我们的依恋(attachments)会成为阻碍我们爱上帝或邻舍的东西。依恋,按照心理学的解释,是人想象出来的可能会满足自己渴望或为自己提供安全的一种保障、一份选择或者某类事物。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上帝,尽管我们常常以错误的方式认出来。


奥古斯丁曾经说过,若我们的心不安歇在上帝里面,我们就得不到安息。但是,对任何受造之物的依恋都将成为一种偶像崇拜。这是一种用某种被造的东西替代神的图谋。保罗在罗马书1:25节说,“他们将神的真理变为虚谎,去敬拜侍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主乃是可称颂的,直到永远,阿门!”我们只有那么多爱的能力,当我们过分依恋那些受造之物就再也没有地方爱神和邻舍了。这意味着我们沉溺的方式多种多样,远远不只是酗酒或者吸食毒品那么简单。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按照杰拉德.M.梅的观点:

 

我们所有人都有瘾头……心理层面的、神经学上的、以及神学层次的沉溺,全然活跃地在每一个人类的生命中工作。

 

即使教义上的正统也会成为一种沉溺。法利赛人就是这样。耶稣对他们说:“你们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为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你们却不愿意来我这里得生命”(约5:39-40)。罪的本质就深藏在我们的偶像崇拜中,我们往往只是去追求受造之物,而不是透过受造物向我们启示他自己的上帝。

 

根据现代医学的术语,给我们看到基于圣经的罪的教义或者全然败坏的教义多么真实。我们对受造物的依恋,掠夺了我们学习的自娱。这些依恋,无论是习惯层面的,或者任何其他受造之物——我们自己、我们的目标、我们的恩赐、我们的财产、我们和他人之间建立的珍贵联系,甚至我们的灵性在内——都有可能使我们远离神和我们的邻舍。


爱能够驱除恐惧,爱能够使我们从那些可辨认好或者难以名状的恐惧中得释放,因我们根本没有力量释放我们自己。我们的孩子也能有同样的经历。他们被恐惧掌控,不得不陷于偶像崇拜。他们生来就有远离神寻求独立的倾向,他们也从我们的生活中学习如何独立自主。他们来到学校带着恐惧,教室里竞争性的压力和来自同伴的冷言冷语只会更加深化他们的恐惧。我们如何才能为他们提供一个毫无恐惧的环境让他们可以自由地在其中受教育呢?

 

一言以蔽之,答案就在于恩典。上帝的恩典是所有现实中最有能力的一股力量。恩典的强大能够打破我们的偶像崇拜。他白白的饶恕的恩赐和透过圣灵与基督联合的恩典,是唯一能够把我们从恐惧和失败的牢狱中拯救出来的力量。正因为恩典是白白的,不依靠我们任何的付出,这就是福音所说的好消息。

 

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没有任何技术性的方式能够使我们获得恩典,并且将恩典置于我们的掌控之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尽管有这样深沉的渴望却难以实现的原因所在。恩典不是我们可以储存、可以管理甚至计算的东西。罪使得我们的生命看上去就像一片旷野。当我们行经这片旷野,恩典就好像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时上帝所赐的吗哪。正如吗哪一样,恩典是无法储藏的。如果你留吗哪过夜,第二天,吗哪就会生虫变质。恩典必须在每一天每一刻领受。

 

我们如何获得恩典呢?不是靠着那些看似合理的方式,与此相反,我们要靠着一种自觉不配的感觉,并且不断地祈求。我们就近上帝不是靠着我们的能力,而是靠着我们的软弱。因为我们是如此渴望想要独立,这一点对我们尤为困难。我们的心思也必须悔改转变,否则我们无法看见那位看不见的上帝(来12:14)。


这就意味着我们越是在生命之路上行走,我们的心越是要依靠上帝奇妙的恩典供应。保罗就不得不透过他身上的那根刺学习这个功课(林后12:9)。他曾三次祷告祈求神拿掉这根刺,但是上帝回应他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我的能力是要在你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保罗学会了以自己的软弱夸耀。这并是说保罗犯了什么罪。这里的意思是保罗相信上帝要远远大过他的软弱,尽管他原本不配,上帝依然赐下恩典,依然会使用他做成他奇妙的工。

 

但是这和教室里的善意款待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我们想让学生们经历到不带恐惧的学习,我们就只能通过在我们的软弱和任性中所领受的上帝的恩典给孩子们提供学习的空间。这可以用来处理我们所教的一般学科吗?如果我们意识到整个受造界都是神圣的就可以。


当我们在主餐中领受饼和酒时,我们只是看到寻常之物之神圣的冰山一角。上帝意图和我们对话,并且在受造物之中也透过受造物向我们说话。当我们学习聆听他的话语,在学校里透过学习那些富有意义的东西我们就是在回应上帝。按照这种方式教导并没有什么机械的手段,尽管某些教学方法的确别别的一些更加对孩子友善。上帝给了我们确凿的应许,只要我们祈求,就会得到,寻找,就寻见,叩门,就必给他开门。



—-推荐阅读—-

重拾基督教教育的未来 (序言)

重拾基督教教育的未来 | 启蒙运动

重拾基督教教育的未来 | 靠圣灵而活

重拾基督教教育的未来 | 为何教与学必须与爱相连?




行走教育 Walking Eduaction





探索新道路,

实践真教育!


所属主题
Wayfaring, 徒步客
Wayfaring, 徒步客
实践真教育,探索新道路!公号名: Walking Education 行走教育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