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信系列用一本书来回答读者问题,每周六晨更,本文为第三十篇。
【题图名】尤利西斯p813【创作年份】2023 【尺寸】120*160 cm
上周在北京有个小型见面会,会后一位姐姐来问我,说觉得自己年轻时忙于工作,忽视了孩子,现在退休了感到很歉疚怎么办?
我回答: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挺有限的,不必过度自责。我们家庭就有个底线原则,一是父母和孩子不异地;二是成年前不送孩子上寄宿学校。能做到这两条,我觉得父母就已经很好了。
时间紧,还有很多其他人,没来得及和姐姐细说,但我很能感受到她做母亲那种后悔没能对孩子更好的心情。
那种心情我在只有一个孩子时也有过,就是觉得自己怎么爱她都不够,那会休完产假去上班,都会有很强的罪疚感,似乎没做全职妈妈就是对不起孩子,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育儿陷阱。
所以这周我来推荐一本拯救我脱离“过度养育”的书,它并不是一本育儿书,而是经济学科普读物《魔鬼经济学》,提出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给出统计学的答案。
我觉得新手父母在看所有育儿书之前都可以先读一读这章,打打焦虑预防针。
最容易被专家耸人听闻的言论所蛊惑的就是父母了,恐惧成为他们育儿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部分。
而这一章用扎实的数据告诉我们,父母真的没那么重要?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案例是“童年早期纵向研究项目”中对于父母和孩子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教育部开展了一个叫“童年早期纵向研究项目”,调查了2万多名儿童从幼儿园到五年级期间的学业进展及家庭教育情况。
母亲在生育第一胎时的年龄为30岁或30岁以上 正相关
笼统地讲,前八个因素是对父母特点的描述,后8个因素是对父母行为的描述。书中还有很扎实的数据,说明“择校”和“取名”这两件父母认为的育儿大事,对孩子的发展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孩子的学习成绩表现和父母是谁很有关系,但是和父母对孩子做了什么,父母的育儿方式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我不知道这个结论有没有释放你,但当时它确实极大地解决了我的焦虑,对于孩子而言——全职妈妈并不比职场妈妈更好,好的学区房并不比普通房子更好,参加早教和培训班并不比不参加强,常带孩子去博物馆或者每天给他读书或者是经常看电视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
什么重要呢:父母自身是什么样的人,这件事对孩子而言最重要。
育儿重要的并不是要对孩子做什么,而是“育己”——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有没有成长?
我有三个孩子,可以说在我的育儿过程中这是一个金标准,与这个标准对照,它几乎能解决家庭一切围绕教育的选择问题。
因为你只需要区分,这是能让父母自身能成长的选项,还是父母能为孩子做什么的选项就行了。
答案A 我适合在家带孩子,我可以在做家务和育儿上不断精进,在家是最适合我的职场方式,能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如果是A,那就选择在家。我的答案是B,所以我就尽快去上班,发展自己吧,我知道孩子不需要我这牺牲。
答案A 暑期让孩子上培训班能让我有自己的时间,做些能让自己成长的事。
答案B 送孩子上培训班对孩子好,哪怕我多花钱多花时间精力接送她也值得。
如果是A,那确实有价值。如果是B,那上了大概率也白上:)
比如要不要在家教育?(homeschool:脱离学校体系父母自己在家里教育孩子的方式)
A 我热爱教育,我的人生使命就是教育好孩子,在家教育使我在这个领域更精进,也锤炼我的人格。在家很灵活,也是最适合我们家情况的教育方式。
B 公立学校不好,也没有其他适合我孩子的学校,所以我不得不带孩子在家教育。
如果是A,那是很适合在家教育的家庭。如果答案是B,没什么必要,怀着这样的心态在家教育并不比学校教育更好。
可能最终家庭做决定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出发点很重要:父母的出发点是“为孩子做什么对孩子有利”,很多父母就喜欢把“我都是为了你”这句话挂在嘴边,似乎因着这牺牲,孩子就必须以出人头地来报偿。但若我们的出发点是“这是我的选择,目标是让我成为更好的人,你不欠我们的”反而是对孩子更健康的育儿方式。
说到这,可能会有朋友说:我也知道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对孩子是最重要的,但我们的家庭和你们的家庭不同,你们有学历经济条件也更好,自然能教育好孩子。但我也就这样了,就没法教育好孩子了么?
当然不是,《魔鬼经济学》这本书中的末尾举了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
两个男孩,一个是白人,一个是黑人。白人男孩成长于芝加哥郊区,父母博学多识,家庭殷实;黑人男孩来自贫民区,自幼被母亲遗弃,经常遭到父亲殴打,十几岁变成了一个老练的混子。
黑人男孩是前文中研究黑人成绩不佳现象的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罗兰。白人男孩也考入了哈佛大学,卡辛斯基是多起连环爆炸案的主谋、恐怖分子、反科技人士、被判终身监禁。
作者说:父母在某些方面确实关系重大,因为这些方面的影响多数在孩子出生前已经决定,而在让我们执迷不悟的那些“育儿之道”上则毫无影响。
即便是“十全十美”的父母,也有可能弄巧成拙,一生心血付诸东流;相反,有的父母心地邪恶,形式乖张,孩子却很有成就。
说到底,孩子的未来不是父母能掌控和计划的,没有完美的父母。按照人的本性“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
那除了做好自己,父母还能做什么呢?那就是为孩子找更完美的父母。
西方有“教父”的观念,类似中国的“师父”,是指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议题上孩子的引导者。
在文章开始我提了我们的家庭在教育上有两个底线原则:一是父母和孩子不异地;二是成年前不送孩子上寄宿学校。能做到这两条,我觉得父母就已经很好了。
这实际上也是“父母能为孩子做什么的范畴”,这个原则不一定适合所有家庭。因为我认识很多从小就上寄宿学校的孩子,或是父亲因为工作在异地上班的孩子,长大了也发展得很好,那为什么我们会将这两条原则作为自己家庭教育的底线原则呢?
因为若孩子不在父母身边,那就意味着父母将孩子的养育权完全交了出去。但我们希望想和孩子建立关系,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是“完美父母”,恰恰是因为我们的“不完美”,所以我们需要将孩子带在身边,和她一起寻求那位“完美的父”,在“道”中成长,寻找一切答案。
唯有将孩子交在“完美的父”手中,才能得育儿的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