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5 12 月, 2024
spot_img

为何晋语特别适合读唐诗

晋语确实比较适合读唐宋词,晋语不是山西话,山西话是今天根据行政的说法,晋语是中国语言的划分,它是唯一非北方官话。所谓官话就是官方的标准,简单的可以理解为北方方言,它大致形成于元代之后,大致相当于近古音。唐之前,甚至北宋之前大致是于中古音,秦汉之前则是上古音。因此,晋语既不属于北方方言,又不是南方方言,而是一种独立的方言。相反,南方的西南方言则属于北方方言。

为何晋语特别适合读唐诗

晋语的特点就是保留大量的中古音,甚至还有上古音,简单地理解就是它一直保留了入声,这一点晋语和南方众多方言几乎都一样保留入声。作为当今在使用范围最广的普通话,原本就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尤其是北京方言对普通话的影响。甚至有人认为普通话就是北京方言,实际上二者区别还是挺大的。北方方言,或者说北方话本身就没有入声,所以普通话也不可能有入声。
稍微懂一点语言的学者,在用普通话读唐诗的时候,他们读到入声的时候,会将这个入声读的短促一点,但无论如何普通话都无法读出入声的味道。唐诗和宋词则使用了大量的入声,尤其唐诗要求押韵,而使用入声则非常容易能达到这个效果。
诗歌对形式的要求非常严格,韩愈古文运动就是要打破韵律对文章的束缚,但诗人作诗的时候依然不愿意打破这种束缚,包括韩愈写诗也不能形式自由。写文章只能韵律肯定不行,这是古文运动的贡献,而非否定诗歌韵律。
杜甫被称之为“诗圣”,“圣”是儒家的说法,“仙”是道家准确地说道教的说法,李白偏向道家,故称为“诗仙”。杜甫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在诗歌创作上也非常遵守儒家的观念。诗歌的形式固然美,但形式本身也意味着对诗歌本身的一种约束,正如礼对情欲的约束。如果诗歌没有形式的约束,那和人不受礼的约束一样,没有约束的诗歌就是放纵的诗歌。杜甫“诗圣”的评价非常高,也非常准确,诗如其人。杜甫创作诗歌甚至为了形式可以放弃一切,他对韵律的痴迷完全可以用不成魔变成狂来形容。
今天人讲诗歌,只讲内容,甚至很多时候内容都讲错了。就拿杜甫最熟悉的《春望》举例,中国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唐诗拿来的第一步就是读,而不是讲,讲也不只是单讲诗的内容,而是讲人生,讲人生观。诗以咏志的“志”就是人生观,杜甫的人生观和李白明显不同,一个立志成“圣”,另一个则潇洒当“仙”。
中国儒家思想的人生观虽然只有现实的人生,但如果他能得到“圣”的荣誉,那他就是非常大的成功。中国的历史不是随便就可以被追封为“圣人”,孔子没有拯救春秋,孟子没有拯救战国,甚至关羽也没有拯救汉蜀,所以杜甫没有拯救衰唐,并不代表杜甫作人的失败,圣人本来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春望》这首诗使用了很多入声字,入声字的发音确实有点短促,但普通话的短促无法表达这种情感。这种读法一听就能明白作者的心境,非常的心痛,着急无力等情绪都能表达出来,而且还符合韵律。《春望》中,“国”、“别”、“木”、“月”、“白”、“欲”、“不”都是入声字。所以读到这些字,如果不会发入声,但不应该拉长,普通话最喜欢干的活就是拉长。晋语给人感觉语速快,就是因为保留大量的入声。
这里面有一个“白”字,普通话读的再短促,也很难表达入声的效果,因为“白”在晋语入声音会读成“bo”。所以像读“白日依山尽”的时候,虽然不会发入声“白”,但不能拉长,而普通话读“bai”拉的特别长。
用晋语读最具有代表的一首诗是柳宗元的《江雪》,押韵都是入声字,“绝”、“灭”和“雪”,而且诗歌里面还有一个入声“独”,“独”这个词发音和普通话有很大的不同。正是这个入声字将作者的“独”完全表现出来,所以读“独”千万不能拉长读。
宋词依然保留大量的中古音,所以入声字依然很多,像苏东坡的《赤壁怀古》里面,“去、古、物、国、拍、雪、杰、了、灭、我、发、月”全都是入声字。这里面“拍”的读法和普通话差距最大,入声读“pie”。
晋语除了保留大量的入声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声母和普通话不同,比如“袄”,晋语读“nao”或者更方言化的“ner”,这种读音普通话根本发不出来。“爱”晋语读“nai”,“客”晋语读“qia”,硬读“ning”等等。
韵母的变化更多,“绿”晋语读“lu”,白除了读“bo”,也有读“ba”,但就是不读“bai”;北读“bi”,眉读“mi”等。晋语韵母一般只是用一个,不像普通话可能是为了大量的双韵母,比如像“黄”这样的字,晋语读“hang”,“黄河入海流”大家自己读感受一下那种读法能体现出黄河的豪迈。“乱”读“lan”,总之普通话的双韵母,晋语省略第一个韵母就可以了。
这些读法基本上都保留着中古音甚至上古音的读法,即便后来元朝大都音,明代主要以南京话为官话,但像《红楼梦》里面仍然使用了大量的晋语。
晋语还有吸气音,世界上所有的语言大多数都是呼气音,吸气音非常罕见。就目前而言,可能只有非洲很少一部分地区有这个音,所以晋语竟然有这么罕见的音,只能推测这属于上古音,因此晋语是研究中国古音的活化石。
唐朝包括宋朝,很多诗人本身就出生在晋语区,而且即便不在晋语区,由于晋语对作诗的有利条件,所以使用晋语读唐诗包括宋词确实非常合适。当然,晋语内部也有区别,等有机会再具体谈。

为何晋语特别适合读唐诗

唐诗的发展与衰落

所属主题
大圐圙 人文圐圙
大圐圙 人文圐圙
你想知道历史真相吗?你想知道历史到底是成王败寇,任人打扮的小丑,还是真实历史事件的忠实纪录吗?老魏带你轻松有趣的看历史,真正做到还原历史真相,反思历史事件,真正让你做到“读史以明志,以史为鉴”。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