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2 12 月, 2024
spot_img

林世钰 | 15位中国留美学生口述:告诉你真实的留学生活


自序:每个留学生都是一匹布


林世钰|文

 

这本书的写作纯属偶然。


2013年,先生被派驻美国工作,为期七年。为了家庭团圆,我辞职携女随往。后来,每次回国,总有朋友问我:你觉得孩子去美国留学好不好?多大年龄出去比较好?


我无法给出什么建议。因为我和女儿赴美只是出于命运的安排,而非自主选择。况且,女儿出国时才8岁,她的个案没有任何普遍意义。被人问得多了,我就琢磨:是否利用自己身在美国的便利,写本中国留学生口述历史,告诉国内家长和学生真实的留学生活,作为他们将来选择的参考?因为一直以来,大部分中国学生去国外留学都是找留学中介,后者对美国大学的介绍大多停留在排名和专业上,对大学本身的气质和氛围并不十分了然。这可能很难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大学,从而影响留学生活质量。


20171月,我的第一本书《美国岁月:华裔移民口述实录》出版后的第三个月,我就着手写作此书。


寻找合适的采访对象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毕竟我认识的留学生十分有限。于是,不得不通过“滚雪球”的方式,让我认识的学生介绍他们的同学或朋友。就这样,终于找到了15个我认为比较有代表意义的学生样本。博士,硕士,本科,高中,中国家长和学生想了解的四个阶段的留学生活都齐备了。


为了给读者提供足够多的信息,我力求学校的广泛性,其中有中国家长热衷的常春藤,也有鲜为人知的文理学院;有人文学科比较突出的大学,也有中国学生比较青睐的理工院校,等等。考虑到很多人对美国高中感兴趣,我特意采访了三个高中生,他们分别就读于公立高中和私立高中;还有专业的广泛性,受访学生就读的专业涵盖了金融、生物化学、哲学、法律、艺术、人力资源新闻、酒店管理、意大利文学、工程等领域,每个学生都不一样。受访的学生不但介绍了自己就读的学校和所学的专业,还分享了很多留学经验及建议,以及对美国社会的看法,相信对有意于留学的后来者有切实的帮助。


考虑到很多人可能对留学生毕业后的去向感兴趣,我特意采访了四个毕业后分别海归和留美的留学生,真实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我想,他们走过的路或许可以为后来的留学生提供一点参考,让他们前瞻时有所凭据。


采访过程非常不易。无论是在读还是已毕业的留学生,他们的学习工作都很繁忙,采访只能见缝插针。比如耶鲁大学的高文斌,听说他某天要到纽约上州看莎士比亚戏剧节,中间会在曼哈顿的中央火车站停留五六个小时,我赶紧从新泽西跑到纽约,和他深聊了5个多小时,回家时已经暮色四合。


林世钰 | 15位中国留美学生口述:告诉你真实的留学生活

作者林世钰(右)采访高文斌。


有的学生一次只能访谈一两个小时,我只好增加采访次数。比如佳忆,从2017年至2018年,我前后采访了她三次,奔波的辛劳自不待言。还有一些学生在美国西海岸工作或者回到国内,比如王澜和王格,由于时差的缘故,我们前后约了好几次才得以通过视频和电话采访。


写这本书的同时,我也在做高耀洁(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晚年移居美国)先生的晚年口述。两本书的采访写作几乎同步进行。但是从2017年开始,高耀洁的健康情况进一步恶化,终日卧床不起,只能靠24小时吸氧维持生命。鉴于她年事已高(90),恐怕不久于人间,我决定抛开手头其它工作,专注做她的口述历史。此外,2018年我到一所大学研修非营利机构管理课程,课业繁重,无法同时写作两本书。于是,在采访了9个留学生后,我暂停了这个项目。


这一停就是一年多。直至20192月出版了《烟雨任平生:高耀洁晚年口述》,我才重拾留学生口述历史这个项目。2019年夏天至秋天,我一气采访了5个留学生。余下的最后一个空缺,我一心想找个文理学院的学生,无果。又不甘心随便找人填空,故而此书一直未能完稿。直至2019年年底,经朋友介绍,我认识并采访了曾在维思大学(美国一所顶尖文理学院)就读的王逸帆。202013日,最后一个访谈终于完成。


之后的17日,母亲在国内动了一场大手术,我来不及整理访谈录音,就匆匆归国,想着顺便在家乡过一个春节。不料由武汉发端、继而蔓延全国的新冠病毒从天而降,中美两国通航受阻。于是,我不得不在国内滞留两个多月。


若是往年,一到春节,小城街上炮竹震天,每个人都穿着新衣裳,脸上春风荡漾。但是今年整个中国的喉咙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摁住了,近乎窒息,到处弥漫着对言路被堵的悲愤以及对无辜逝者的悲恸。我所在的小城,大部分人都窝在家里躲疫。街上空荡荡的,偶有零星行人失魂落魄地飘过。除了风中飘拂的春联和空洞的灯笼,几乎感受不到春节的气氛。


母亲出院后,我每天协助父亲护理母亲的伤口,买菜洗衣,洒扫庭除,闲暇之余修改本书书稿。修订完已是农历正月十三,当我敲下书稿的最后一个字时,两腿冻得僵硬。听到窗下河岸有人敲锣高喊:疫情严重,大家不要出门,不禁感慨万千——从这本书的最初写作到完成,时间匆匆流逝了三年。这三年里,不管是天下事,还是国事家事,都发生了巨变。


纵观天下,川普上台后美国社会严重撕裂,英国吵着要脱欧,委内瑞拉政治动荡,中美关系严重恶化,中国修宪,新冠病毒蔓延全球……于受访的留学生而言,他们的人生也发生了诸多变化:昱星结婚生子,伟鸿与前任女友分手,永祺毕业上班,安琪和嘉文考上大学,超骏、陆婷和王格海归,王澜去西海岸做博士后,文斌读博。再看我自己,搬了一次家,出版了两本书,拍了一部纪录片,策划了一场慈善活动,读完了一个非营利机构管理项目,女儿上了高中,先生任期届满归国。当然,岁月也在我的鬓角上染了几丛白霜。


在时间滚滚的逝水中,这本书就像撒下去一张记忆之网,打捞起几尾往事的“鱼儿”。当我们坐在岸上,看到“鱼儿”在网里活蹦乱跳时,依稀想起了浪花美丽的身姿和海水咸腥的味道。


作为时代洪流中一条微不足道的“鱼”,我们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一直觉得,每个人都是一部断代史,身上承载着所处时代的密码和气息,这就是我对口述历史如此痴迷的缘故。


中国留学生亦然。年轻的他们,从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出发,到达彼岸的美国,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留学,这是一个东方遇见西方的过程。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其中的冲击和碰撞一定会产生很大的张力。在这种张力下,作为个人的他们,如何在陌生的国家重新定位自己,如何在“原生国家”和所栖居国家之间的文化断裂带里挪移,这是一个宏大和艰难的命题,每个留学生都有自己的看见和体会。


回溯历史,中国涌过数次留学潮,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每一代留学生的“雪泥”上都有时代留下的“鸿爪”,抑或,每一代留学生都在时代的“雪泥”里留下“鸿爪”。


1872年,清朝末年,风雨如晦,国运衰微。唐绍仪、詹天佑等120个中国幼童被派到美国留学,成了中国第一拨留学生。其中94人学成归国后,成了工程师、大学校长、外交官、副总理,等等,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基础。


到了民国,掀起了一股留学热潮,除了名门望族为儿女一掷千金送其出国外,普通人家也不惜倾家荡产,让子弟走出国门。那一代的留学生,信手拈来都是一串闪亮的名字:胡适、吴宓、陈寅恪、梁思成,林徽因……他们大多选择海归,在乱世中博弈,谋求国家和自己的出路,后来都成了不同领域的大师。


1949年,由于政权更迭,中美之间的大门关闭,这一关就是30年。直到1979年中美建交,中国学生留学之路重新开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掀起了一股留学潮。这拨留学生几乎个个都是人中龙凤,主要到国外接受研究教育(包括硕士和博士)。彼时中美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巨大,故留学生毕业后留美多,归国少。但是不少人后来陆续归国,带回了美国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在经济、科技教育、艺术等领域大放异彩,比如饶毅、施一公、陈丹青、艾未未等。


2000年以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西方国家交流的日益增多,中国再次涌起了留学热潮,留学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与之前相比,这次留学热潮有很多特别之处:学生普遍对日益崛起的祖国有自豪感;留学生家庭以中产阶级为主;所学专业以商业、法律、计算机、金融、会计等实用型专业为主,学习人文学科的不多;留学生趋向低龄化;毕业后多数选择海归。我书里采访的留学生,都是在这个阶段赴美留学的。


每个留学生都是一匹布,身上交织着两个国家的丝线。一经一纬,杂糅了不同的光泽和质地。正因为留学生是一个如此特殊的群体,所以在采访和写作时,我把他们放在一个宏大的中美文化交流的历史框架下进行观察,以了解这一代留学生内心深处的想法。比如,如何看待美国社会和文化,如何看待中美两国的差异,如何定位中国在世界坐标系中的位置……


说实在的,写作之前,我对这些80后和90后是有预设立场的。在我的印象中,他们个个都很聪明,见多识广,精通互联网技术,但多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不关心现实,对国家和社会缺乏责任感。但是这次采访打破了我的偏见,很多受访学生都对中国有着别样的深情,而且对中国、对美国、对世界,对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不乏深刻的洞见和批判精神的。比如他们认为,批判性的爱国才是真正的爱国,可以让国家变得更好;中国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应该进行政治领域的改革;美国民主自由的旗帜遮盖了很多幽暗的角落,比如种族歧视、过度资本化,贫富差距,等等……


林世钰 | 15位中国留美学生口述:告诉你真实的留学生活

作者林世钰(右)在哥伦毕业大学新闻学院采访童辉。


他们目睹了中国的发展,同时也看到了中国的问题,但并不妄自尊大和妄自菲薄,有着清醒的认知。他们身处美国,却不崇洋媚外或者仇洋排外,而是用他者的眼光冷峻地观察着这个国家,清楚它的优点,也明了它的欠缺。他们对中国和美国的评价普遍客观,理性,和那些喊打喊杀、甚嚣尘上的网络“小粉红”有很大不同,这点让我甚感欣慰。


纽约大学的仲伟鸿告诉我,很多人都说,中国这块“表”坏了,应该换一块新“表”,但他认为,“表”坏了应该有人去修,他愿意学成归国,将来做个“修表匠”。他最初是学哲学的,毕业后转而攻读公共管理硕士。他说,“修表”必须道技兼备。


耶鲁大学的高文斌国学功底深厚,同时精通英文、意大利语。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到中国做个乡村教师,教授国学,从思想上启蒙孩子……


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这一代青年活泼泼的生命力,对他们充满了希望。行文至此,想起了鲁迅先生说过的那段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挺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年轻人,“江山”交给你们了,愿你们“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不要让“朕”失望哈!


这本书原计划今年在中国大陆出版,以期帮到更多准备出国的学生。可是自2018年中美关系交恶后,涉及美国题材的书几乎在国内都拿不到书号。万般无奈下,只能选择先在美国出版。


期待中美关系尽快回到正轨,这本书可以早日“还乡”。

 

20201110
美国新泽西州列文斯顿


(注:本书目前仅在美国出版,每本25美元。读者若有兴趣可留言联系。)

——End——


作者简介】:林世钰,媒体人,作家。曾出版《美国岁月:华裔移民口述实录》《烟雨任平生:高耀洁晚年口述》《美丽与哀愁:一个中国媒体人眼中的美国日常》《潮平两岸阔:15位中国留美学生口述实录》等书籍。其中《烟雨任平生》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2019年度十大中文好书(非虚构类)”。喜欢旅行、摄影、收集民间手工艺品。目前旅居美国新泽西州。


所属主题
一苇杭之渡彼岸
一苇杭之渡彼岸
用媒体人的眼光观察美国社会,用妈妈的心肠分享教育心得,用旅行者的心情体验旅途趣味。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