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很多家庭的生活都在一个很奥妙的处境里:父母要在家办公,孩子要在家上网课。
这几天我也看了很多关于如何一边工作一边鸡娃的文章,说实话,我觉得大部分文章确实介绍了很多很好的方法,但同时暴露出写文章的人自己也很缺乏这种“在家教育”的经验。
我知道很多家庭过去的模式就是白天上班,晚上鸡娃,周末送培训班。很多孩子从小无法自主学习,到大了也无法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完成一天的计划。
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
-
并不是疫情夺取了家庭的秩序,而是很多家庭本来就没啥秩序。
-
不是疫情让孩子失去了好习惯,而是很多孩子本来就没啥好的学习习惯。
——只是过去孩子有很多活动、很多去处,就把这些问题给掩盖了。
这篇文章是我们的一些实践,也期待这篇文章可以抛砖引玉。
在回答“如何一边工作一边鸡娃”这个问题之前,我觉得父母应该要考虑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我现在所做的,是一个“短期的应付性的行为”,还是一个“长期的改善性的措施”?
我看到很多写文章的专家所建议的,实际上都是一个“应付疫情”的心态。可是在这种心态下,又怎么可能能教好孩子呢?如果是一个短期的应付性的行为,那么家庭在这段时间的任何改变都不会成为一个长期的积累,可以预见在疫情结束以后,一切又都恢复原状。
但我希望,我们在任何时间所做的,包括这段疫情时间所做的努力,也是能够带给孩子终身受益的——这是我考虑其他问题之前的出发点。
回到“如何一边工作一边鸡娃”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其实都不复杂:
孩子可以自鸡,包括孩子可以自己专心上课,自觉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作业,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除此之外,这背后可能还包括了孩子愿意顺服父母,能够和家人和兄弟姐妹愉快相处,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等。
我们常听有人说:“这家人的孩子真让人省心,一点也不让大人操心。”——说的不也是一回事儿吗?孩子省心,不是说大人就不管他们了,而是说,因为孩子顺服,家庭有秩序,父母和孩子就不用站在对立面,父母每天只需要花不多的时间,就能够帮助到孩子。
我们家有三个孩子,因为不可能送三个孩子去补习班,也没这个钱也没这个接送精力,所以我们家过去有许多操练。也翻过车,也犯过错,但是因为过去有过很多的操练,所以这次疫情来的时候,反而就没有感觉那么错乱。
抱歉可能要让大家失望,因为这肯定不是一个一二三就能搞定的事情(其实随便做什么事情都没法一二三搞定啊)。
首先,父母要给自己一些观察的时间,也要给孩子一些操练的时间。就像打篮球一样,孩子不是一下子就能学习运球的。
其次,在孩子能够“自运转”以前,是需要父母很多陪伴的。但是这个陪伴并不是为了“灌输更多知识”,而是为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专心和自觉。我们采取的方式是“把老大送上轨道以后,再送老二上轨道”。
最后,父母真的很忙的时候,不用勉强,可以给孩子休息一两天,或是准备一个PROJECT(项目)让他们来完成,这些活动本身也能让孩子受益的。
大概在去年这个时候,我发现老大有上课不专心的问题。通过观察,发现这个不专心是因为老大认为她已经懂了,上课的内容她吃不饱引起的,但久而久之这个“上课开小差”就成了她很不好的一个学习习惯。
后来我花了好几个月,每天都抽一段时间来看她上课,陪她学习,观察她到底是擅长什么,她到底适合上怎么样的课,她是怎样的一个学习者(她更喜欢有视觉刺激的课程,老二还喜欢有模型可以动手的课程)等等。
每天上午在早饭之后,全家开始运作之前,我们会家庭敬拜并一起学习一些民国课文。
随后,我给老大列一张表,上面是她一天的任务,她已经可以很习惯地可以一项项做掉,打钩,然后充满成就感地完成一天的学习。
在下午或是晚上,我会帮她批改一天的作业,并讲解错题。
——算下来,其实就和她以前在学校的时间差不多,平均每天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辅导她作业。
我现在每天还会抽一大块时间来陪老二,期待他也可以尽快上轨道。
很感恩,通过一段时间的操练,他现在已经可以独自专心上很长时间的课了。我坐在他后面陪他上课的时候,自己也可以做很多事(比如写这篇文章)。再一次,陪他的主要目标,是让他能够养成专心听课,跟着老师,自觉做题的习惯。
有一天傍晚的时候,杨先生在厨房做饭,我在处理一些工作上的事。
两个孩子和我一起,一个在安静做作业,一个在安静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