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9月 7, 2024
spot_img

小万工|为自己找一个人生的避难所,读《我在北京送快递》

【作者按】
信系列用一本书来回答读者问题,本文为第九篇,点左上的🎧图标可以播放本文音频,它和“爱系列“《你还记得自己的梦想吗?》是姐妹篇,欢迎对照阅读



题图名小憩 布面油画、70cmx50cm 画家:刘厚宏 华师美院
上周写《人类之旅:财富与不平等的起源》这本书,一位朋友的留言令我动容:
书不错,稿子也不错,只是别人看来不算贵的价格,我确实是觉得贵了,自己的苦自己知道,自己的生活自己明白。在生活不允许我有浪漫情怀兑现的时候,我只能是对浪漫释怀。用钱的地方太多,经济实力不允许我做出买书的选择,只能听你的每期发文——一个忧郁症转双相情感障碍24年的农村家庭人,只上过5年学,今年56岁,69年出生。
靠祂我还在努力的活着。
她没有提出问题,只是温柔地陈述了一种处境。
一种在我描述的“盛世”当中,仍然买不起书的处境。
上一篇文章我只写了《人类之旅》这本书关于人类发展史的上半部分,而作者说:
赞赏过去两个世纪不可思议的成就,并不意味着忽略如今仍在困扰很大部分人群的苦难和不公,以及承担起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
《人类之旅》的第二部分就是探讨如何解决人类社会财富和不平等的问题,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
我之所以不写,是因为我并不认同经济学家的宏大叙事,他或许是对的,只是解决不了我的问题。
所以这周,我想用另一本曾经买不起书的作者写的书来回答这个问题——胡安焉的《我在北京送快递》。
                                  一
我很喜欢北戴河阿那亚的单向空间书店,它的门口有一张巨大的海报写着:
阅读是一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毛姆
去年年初我离别家人去广州阿那亚工作了半年,工作令人开心,生活却一地鸡毛——孩子们因为离开母亲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的爱人也抱怨他难以独立支撑家庭
于是有一个周末,从深圳出差回来,我特意绕到南站去了顺德——那里有一家新开的单向空间,门上贴着另一句鸡汤:“当生活乱套时,文学就出现了。
在那里,我遇见了这本《我在北京送快递》。
买它纯粹是好奇,大家都说快递员收入高,我也看看快递员的生活吧。
一打开这本书,我就陷了进去。
作者像流水账一样记录了自己在中国各个城市辗转的十九份工作——在物流公司熬夜分拣包裹,在北京送快递,酒店做服务生,超市当保安,便利店、自行车店、烘焙店做客服,给雪糕批发部送货,摆地摊,小县城里开网店卖服装、卤味店、奶茶店……总之从他的书里面,你几乎能找到一切打工人为了在城市中谋生可以尝试的底层工作。
客观来说,这些工作一点都不轻松,也没有让作者赚到什么钱,但他竟然让我有出人意料的共鸣。
因为无论他处在什么样的景况当中,他没有停止“读书写作”,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工作就是为了自由写作。虽然写作对他来说几乎不带来任何经济收益,他说:
不能通过写作谋生,对我是一件很值得庆幸的事——写作于我的意义因此变得更加个人、重要、特别和纯粹。虽然我写得不多,但是对我来说,写作就是我生活的另外部分,属于自由的那部分。
当我读到这段话时,心里异常温暖,我和他素未谋面,物理上的生活也千差万别,精神上的共鸣竟然如此相通。
                             二
读书和写作也是我所爱,但现实让我从不觉得我可以通过写作谋生——虽然我曾经很多次这么想过。
我开始写作七年了,所有收入加起来,远不及我本职工作的零头。
很多人对出版没有概念,我2020年在清华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小说《好姑娘光芒万丈》,写的是关于高考的成长故事,这本书我写得异常顺利,它的真诚却也耗尽了我半年几乎全部的业余时间和精力。以至于我现在都记得,我在出差的酒店凌晨两点多写完最后一章时,那种如释重负的喜悦心情——很久很久我都觉得自己没有何力量和勇气再写第二部。
它在市面上算是畅销书,2024年我买到的最新版本已经重印了13次。四年间我零星收到的税后稿费不足两万元——大部分我都捐给了某所希望小学,或是用来买书送人。不是我高尚,而是这些钱对我的家庭来说,确实算不得什么。
我也不是没有动过念头,用公众号来赚钱,比如接一些软文,或者发一些保险理财教培的广告。
最终,我都没有这样做,我觉得还不至于,毕竟我还有糊口的收入。
我想为自己留一处避难所,在这里我可以自由地写作,而不被现实挤住;而我的读者们也可以自由地阅读,即使我的小说已经公开出版,在这里我仍然留下了原始版本《我如果爱你》,大家都可以不花一分钱读完没有删节的全文——我愿意更多人能毫不费力地读到它,而不是挣更多的稿费。
我也有过贪心,会和爱人开玩笑,要是它爆卖一百万册,是不是我就可以全职写作了。
但读到这个素未谋面的快递员写的文章的时候,我突然就释然了——不能通过写作谋生,对我是一件很值得庆幸的事。
                            三
完全为了谋生而工作,就如坐牢一样可悲。
通过写作我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打工和自由的对立:在优先的选择和局促的现实中,我越来越感觉到生活中许多平凡隽永的时刻,要比现实困扰的方方面面对人生更有决定意义。
——胡安焉
事实上,读书和写作完全改变了我对于工作的看法,工作也成为了我写作无穷无尽的素材,这种自省带给我生命中许多的亮光,精神上的巨大福利远远超过了物质收入本身。
如胡安焉在他的文章中所说:
今天我对于自己所有的打工经历,只怀有感激和怀念,没有丝毫的不满和怨忿——我承认曾经有过,但已经全部放下了。因为从更多的生活经验中,我逐渐认识到,怀着怨恨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在广州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意识到,在这个时代,哪怕我去送快递,仍然有写作的自由——我有我的避难所。
我就有了莫名的勇气和老板提出:因为家庭原因我没办法继续在广州工作了。
他宽仁地让我回到了武汉,然后奇妙的,东湖项目又有了希望。
回到上篇文章我没有回答完的问题,回顾人类冗长的历史,我不过是想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的困境本身和经济条件,物质水平,乃至社会制度,没有任何关系,只和我们的心灵有关。
客观来说,我们窄如手掌的人生恰好幸运地处在人类历史上物质最为繁盛的那一小段,但是也许正因为物质繁盛,我们的精神处境相较古人也许更为贫瘠——因为交通不便,他们没有这样的选择,为了一份薪酬更高的工作被迫离开自己的年幼的孩子和家庭;因为科技落后,他们也没有这样的选择,当太阳落山后,用电灯来照明,让他们可以在物流公司彻夜分拣货物。
而我们似乎不得不离开家,去陌生的城市打工,我们似乎不得不为了谋生而出卖自己白天和夜晚的时间。
庆幸的是,我们也仍然有的选。
                                四
回到文章最初的读者留言,她说:
经济实力不允许我做出买书的选择,只能听你的每期发文。
这对我而言是多么重要的鼓励啊。
她让我意识到尽管写作给我带来的收益微薄,但是至少,它让一个有需要的人有得选——哪怕她买不起书,她仍然可以从我的只言片语中得些许安慰。
《我在北京送快递》这本书的“尾声”,胡安焉共情了历史上另一个感动她的女性,伍尔夫写的“皮尔金顿夫人回忆录”:
这位公爵夫人受过教育,却没继承遗产,被丈夫抛弃后,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她靠写作为生,但养活她的那些文章主要是影射名人的不入流的低俗故事。她自称为了钱什么都愿意写。她是伯爵的曾孙女,却和底层的仆役生活在一起,最后因拖欠房租被送入监狱。
即使如此,她仍然无比地热爱生活,百折不挠地去爱和恨。
在毫无希望的绝境中的爱,这就是照亮生命的光。尽管她的社会地位在一生中不断下坠,但她的灵魂始终高贵、纯洁。
——《我在北京送快递》  胡安焉
读到这时我哭了——爱才是人生唯一的避难所,而这个避难所是无论何时都向每一个人敞开的,无论物质条件,无论环境如何。
这位女性也让我想起使徒保罗,他是一个出身很好,有罗马户口,受过良好教育,以织帐篷为体面工作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帐篷就是那个时代的建筑,我们可以算是同行。
织帐篷不是他的人生使命,他的人生使命是传讲一个改变人心的故事,从物质上来说,这使命没有给他带来任何收入,甚至让他被鞭打,被囚禁,被砍头而死——他的社会地位因着这个使命不断下坠。
但传讲却成为了他精神上的避难所,让他体会到这世界至高的平安和爱,以至于他可以轻看一切得失——视万事为损失,受苦为小事。他的传讲成为那黑暗时代的光。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默想,有了这使命之后的保罗,织的帐篷是否都比之前要更结实更美好?

正如那个只上过五年学,56岁买不起书的农村姐姐“靠祂还在努力的活着”一样。

亲爱的朋友啊,愿你在这残酷世间,也能找到自己人生的避难所。
|全文完|

对照阅读:
如何面对自己糟糕的工作,读《人类之旅》
你还记得自己的梦想吗?
我的小说《我如果爱你》(出版名《好姑娘光芒万丈》,清华出版社)
备注:文末插书的链接只是因为懒得回答去哪找这本书这一类问题,买书作者也没有任何收益,希望大家不要因此有压力:)

所属主题
小万工
小万工
有信有望有爱 公号名:小万工 (xwglovegod)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