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9 1 月, 2025
spot_img

杨太太 | 从8岁孩子的命题作文聊起

杨太太 | 从8岁孩子的命题作文聊起

老大8岁。昨天晚上,我检查她最近的作业,刚好看到了她写的中文作文和英文作文。

对比之下,觉得两种语言的作文命题思路很有意思。


先看中文作文第一篇。

杨太太 | 从8岁孩子的命题作文聊起

题目是:仔细看图,同学们在课间参加了哪些有趣的活动

老大上来第一句:“放学了,……”我估计正式考试得扣分吧?人家说在课间,但是她写的是放学后。不过坦率讲,上海的小学,我估计没有一个学校课间能给孩子这样去操场上玩的,所以孩子的写作也算是源于生活经验。

其他根据题目要求的句型,她写得中规中矩,但最后一句,忽然之间生出了一个:“你也一起来玩吧!”倒是显得俏皮天真。

我知道她比起同龄人,字又破,作文又不懂套路,出去考试大概也没法得高分。但是我才不管这些呢!我就喜欢她的这种天真——孩子嘛,写出来的作文就该有孩子的样子。


再看中文作文第二篇。

杨太太 | 从8岁孩子的命题作文聊起

题目是: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可能会有怎样的对话,心情怎样?

这篇虽然错别字连篇,标点符号混乱,但是我还挺喜欢她的小故事的。看了也让人欣然一笑。

小红就像她自己,天马行空,胡说八道——谁家福字贴家里面?哈哈哈。

可是这也确实不能怪她(唉,叹一口气),至少在我们家,根本就没有贴对联,贴福字的习惯。我爷爷家没有,我爸爸家没有,我家也没有——小朋友根本就没有生活常识和感知,哪里能写出这些细节呢?也不过就是看着图开始胡编乱造几句。

仗着她有一些小知识,还有一些想象力,写出来的小文倒也有趣。


本来也就这样了,但是昨天这么巧,就在看完中文作文的随后,我看到了她的英文作文。

杨太太 | 从8岁孩子的命题作文聊起

看到题目的时候我就吓了一大跳!

翻译一下这个作文题目的大致意思:

找到并阅读马可福音6:17-28,它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人曾经被赐予半个王国。她是否做了对的选择呢?国王对她的选择是何感受?如果她选择了半个王国,你认为可能发生什么呢?

首先,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标题是Think Big(这个词组还挺难翻译的,大概意思是“往大处思想”),这体现了这个命题的目的,就是拓宽孩子的思维——这个真的挺棒的。我当时在心里就给出题者悄悄竖了大拇指。

然后,我仔细想了想,我完全不记得马可福音里面有谁曾经要被赐予半个王国啊……所以我就去翻了马可福音,看到了这个故事。看到了我就知道了,哦,是这个!

先是希律为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罗底的缘故,差人去拿住约翰,锁在监里,因为希律已经娶了那妇人。约翰曾对希律说:“你娶你兄弟的妻子是不合理的。”于是希罗底怀恨他,想要杀他,只是不能;因为希律知道约翰是义人,是圣人,所以敬畏他,保护他,听他讲论,就多照着行(有古卷:游移不定),并且乐意听他。

有一天,恰巧是希律的生日,希律摆设筵席,请了大臣和千夫长,并加利利作首领的。希罗底的女儿进来跳舞,使希律和同席的人都欢喜。王就对女子说:“你随意向我求什么,我必给你。”又对她起誓说:“随你向我求什么,就是我国的一半,我也必给你。”她就出去对她母亲说:“我可以求什么呢?”她母亲说:“施洗约翰的头。”她就急忙进去见王,求他说:“我愿王立时把施洗约翰的头放在盘子里给我。”

王就甚忧愁;但因他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就不肯推辞,随即差一个护卫兵,吩咐拿约翰的头来。护卫兵就去,在监里斩了约翰,把头放在盘子里,拿来给女子,女子就给她母亲。

——马可福音 6:17-28 和合本

我第一次发现这个故事非常血腥,仔细想想简直是《权利的游戏》既视感啊。我开始怀疑,我女儿是不是能够搞懂这个故事到底在说什么啊?!

但是看了我女儿写的作文,我倒是一愣。她写得也清清楚楚,每个问题也都回答了。

杨太太 | 从8岁孩子的命题作文聊起

她的作文大概翻译如下:

她采取了她妈妈的建议(注:妈妈的建议就是砍了约翰的头),作出了坏的选择。国王对她的选择郁闷而且有一些生气,因为他也忌惮他们的神明。如果她当初选择了要半个王国,或许这个结果就不会发生,然后,也许约翰也可以获得他的自由!

我看了她的作文还思考了一下,我发现她居然读出了国王当时有一点生气的味道,这是文字并没有体现的。可是她讲得没错啊。国王肯定是生气啊,那么多大臣都在,他被迫做了一个自己不想做的选择。

然后她对国王的选择做出了一个她的个人判断,就是她认为国王虽然不认识上帝,但是也忌惮他们自己的神明。我想想,虽然圣经没有写理由,我也不知道到底如何,但是从希律王之前对待约翰的做法来看,我觉得她这个答案也是合理的。

最后,我原来以为8岁的小女孩,说到能够拥有半个王国的事以后,她会考虑故事里的这个姑娘之后会如何享乐——因为我们很容易就会把自己代入故事啊,想想自己如果拥有了半个王国以后,我自己会如何如何。

但是实际上没有,她关心的是施洗约翰的自由。她不但觉得他会活着,她还觉得他可能因此会获得自由。

我对她的判断表示震撼。


前后一对比,我就叹气啊。

我发现,我从小到大的作文题目,都好像上面的这种看图说话,很少有什么思考的余地。我甚至听说,在一些公立学校,老师教孩子写小作文,每一句话都有套路,如果不按照这个套路写,就要扣分。

我自己读书的时候,有同学应付高考会背那种万能的应用文,那种“应用文”居然什么作文题目都可以套!我当年是很不屑的,我写作文从来不背这种套路,但是他们用中规中矩的套路作文,考试分数居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而且套到最后,真的还会练出一种“套作文”的本领。

这种应试,和教育目的南辕北辙。操练作文的目的,除了增强语言的输出能力,也锻炼我们的思辨能力。然而我们为了应试而选择的套路,往往只重前者,就撇弃了后者。

这种套路,一不能帮助孩子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二不能锻炼孩子的思辨能力;更不谈引导孩子持高洁的情操和美好的品格了。


杨先生的读后感

我们过去受了十几年的体制教育,回头再看,难免会因为自己过去所受到的伤害,就对这个体制教育本身生出有失偏颇的看法。但实际上,我们过去所受的伤害,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以“应试”为目标的教育方法。

我现在看这些题目,我会觉得两种语言的教材在这个年龄阶段的教育侧重点不同:

  • 中文更偏重文学技巧的教育。
    用体育做例子:就好比教小朋友如何打篮球,如何踢足球,如何游泳等等的这些方法和技巧。
  • 英文更偏重看待问题的观点。
    用体育做例子:就好比教小朋友练习如何增强灵活性、柔韧性、如何增强耐力、速度等等。
当然,不管哪种教育,一旦揉合了“应试”,什么好东西都会不灵的。

相关日记
《姐姐囡的“学习秘籍”
《也来谈谈学英语这件事

杨太太 | 从8岁孩子的命题作文聊起
所属主题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基督徒,四宝妈妈,刑事律师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