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2 1 月, 2025
spot_img

传道书1章2节

传道书01:2节

1:2    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第一节“在耶路撒冷作王、大卫的儿子、传道者的言语”表明这书是“传道者”的言语,是传道者所罗门他心中最看重的一件事,是前言。

到了第二节,就开宗明义,当场就亮剑了,亮剑了什么呢?

但是,他亮剑的这句话,我们太熟悉了!是不是我们大概读圣经的时候,常常就总是只学一句,学完了,耳熟能详了就觉得掌握了。可能,你们会觉得这样能有什么问题呢?这句话的内容这么简单,我们已经不知道读过和说过多少遍了。

但是容我问一问:你懂吗?或者我进一步再问一下,传道书第1章第2句里总共有五个虚空,其中第一个“虚空”是在讲什么?第二个讲什么?第三个呢?第四个呢?第五个呢?

这些真的是要去思考的,而不是看过,读过,张口就来,就意味懂了。

其实,第一个“虚空”的内容对比其它“虚空”,已经就相当丰富了,能把整个哲学书或者哲学历史概括进去,我现在先用这个“眼看和耳听”来初步解释。其实它就是讲到的一个点,就是眼见的虚空和耳听的虚空,也就是不管什么事,只要能够变成被我们眼睛看到的或者耳朵所听见的,诸如有色谱的,有声波的,都是虚空。哪怕我们在物理学上可以研究色彩学和声波学,它还是虚空啊,这个虚空的绝对程度,如果用一般的话来说,我们肯定把这种绝对的说法称为反科学。

但是呢?我换一种更准确说法来说,其实这叫超科学,因为科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证明,比如声学和电学就有点不一样,光学和声学也不一样,所以你说光学和声学都是真理吗?它们只在它们各自有限范围内,都是真理。其实,不光是能看见和听见的是虚空,后面第九节的“已经有的和后必再有的”,已知的,已经经验过的和未知的就是以后的事,这句就可以用“时间”来概括的讲,它讲的更多的是时间的虚空和空间的虚空。这个一下子让我们就明白了,虚空太多了。那么我给大家再总结一下:有多少虚空呢?

因为时间关系,我先高度概括讲一下我们能够认识到的虚空,我们知道哲学上有几个分类,哲学对时间的分类呢,一个叫本体论,就是本源的。另外一个呢,叫认识的本体论。所以:

第一个虚空,就是虚空的虚空,是事物本质上的虚空,因为这个对本质的认识,在虚空的本质的认识上也是虚空,叫虚空的虚空。第二个虚空是什么呢?第三,第四个虚空是什么呢?

哲学上的四个论是很厉害的,分别叫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目的论。我们按照这个思路把这四个论先全部解清楚了:本体就是物质性的;认识论就是人的主观能动的;方法就在人怎么样和它互动的;最后结果是什么?

举例来说,用我们人简单的吃饭这件事来看,吃饭就是为了饱,饱就是为了健康,健康,最后怎么办?活的长,活得长最后怎么?就是死。所以这么不断的问下来,你问到后来,你会发现都是死循环。

所以所罗门在这里讲“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也就意味着你在日光之下的都在死循环里,当然这个虚空,我们先暂时认识和分析它的第一个层面,先讲虚,看起来就是虚的摸不着的,空的是把握不住的。事实上,“虚空不是虚的,空的和把握不住的不实在的东西”,“虚空”还有另外一个层面就是脱离了神的存在就是虚空(后面的话,我先加一句)。

但是呢?我讲到第三,第四个虚空的话,其实就是讲到什么呢?就是方法论的虚空,就是你通过你的一切的认知,通过你的科学试验,通过你的哲学探索,通过你的这个心理描述的这些东西,最后你想认识人活着,到底为什么?是认识不清楚的。

所以在方法论的虚空和目的论的虚空这几个层面,这样一讲,大概就清楚了,但是在这个方法和目的,本质和认知上面呢,我们能够大概具体分出几个了,就是目前讲到的:“现象的虚空,本质的虚空,眼见的虚空,耳闻的虚空,已知的虚空,未知的虚空,时间的虚空,空间的虚空,最后来了,和生命有关的,生的虚空和死的虚空”。

当然,我们对“死的虚空”觉得理解:一死,大家就什么都没有了,那坟墓也不要了,但是“死的虚空”不是指这样的,因为“死的虚空”,如果你不从神的启示录里看的话,你就不能够理解硫磺火湖第二次审判的那个最大的点在哪里。

所以我为什么说传道书难懂呢?因为传道书,真的需要你用整本圣经锤炼出来的属灵思维和逻辑才能懂得懂,否则的话呢?你真的很可惜,就是读他的文字,那读他文字,有的时候还真的很生气,很生气的原因在哪里呢?因为它和你的认知,和你的目的,和你的方法,和你这种感觉全都是冲突的和反的。但同时,也可以看得出来,这就是天和地的差距。

注意在这里面讲的“凡事都是虚空”呢,我刚才读了这么多,大概我们就能够明白一点,我们从哲学层面,从神学层面,从天和地的对比的层面,显而易见和隐而未现的层面,你就会发现其实显而易见和隐而未现都可以在虚空层面呈现出来的。那么最后我再总结下这“五个虚空: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这其实让我们知道一个点,就是它这五个虚空都是和事件有关的。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我们就能知道事件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之下产生的

那么他讲的这些,我们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再次高度概括地用马列主义哲学体系的四个方面(哲学上它把整个世界分成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目的论。它认为任何世界东西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都具有这四个象限,第一个象限是本体,第二个象限是认知,第三个象限是方法,第四个象限是目的)来分别理解所罗门前面所讲的四个虚空,因为这个区分法确实相当符合我们在地上的有限的人生的认知的常识。因此我们说这四个虚空就是本体论的虚空,认识的虚空,方法论的虚空,目的论的虚空,这几个虚空下来以后,我们就看到第五个虚空,可以总结为本质的虚空,这个本质的虚空就可以把一切的现象和本质自身全部包容进去了。

所以还是这个总结,凡事都是虚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因为没有神的同在就是虚空。

但反过来我们在地上觉得和物质性,好处联系不多的,只要它和神连在一起,它就是实在,就是真的,在神那,前面还加个字叫真理。

小编絮语:

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这句话里面的5个虚空到底都是什么呢?

文章中从哲学思维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目的论角度让我意识到,我们被刻意限制在一个时空框架里,经历各自不同的具体事件,但眼见,耳听,透过现象探寻的隐而未现(认识或者经验……),这一路走下来的最终结局,如文中提到的例子“吃饭就是为了饱,饱就是为了健康,健康,最后怎么办?活的长,活得长最后怎么?就是死。”难道仅“死”而已吗?

其实,有很多问题,我并不明白,也不懂,比如:虚空,到底是有意义还是没有意义?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呢?仔细思考,突然也觉得虚空,因为认识不清楚。就好像有人说过一句名言:

时间是什么?没人问我,我很清楚;

一旦问起,我便茫然。

转念,这也许就是精意所在,文字讲解也是如此,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但,这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次又一次的聚精会神都不是虚空的。

所属主题
前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雅亿的日子
雅亿的日子
Praise the Lord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