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2 1 月, 2025
spot_img

传道书(1章12节-14节)

我传道者在耶路撒冷作过以色列的王。

我专心用智慧寻求查究天下所作的一切事,乃知神叫世人所经练的是极重的劳苦。

我见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12节所罗门他又要开始讲他真实的经历了

我们有一种说法,特别是学过心理学的人,会有一个基本的常识,就是对别人的感受不要去评判,也不要去怀疑因为每一个感受,它的喜怒哀惧都是真实的,并且它真实到一个地步,甚至它是物质性的。比如观看小品相声,你来观看了就会笑,哪怕你刚刚悲哀的不得了,但是只要有一个让你笑的因素出现的话,你还是会嘴唇和眼睛都有笑的一个纹路出现的。这个不是说合不合时宜的事,而是人真的是会被神设定的所牵引和被框住。同样,作为传道者的所罗门,他为了把他被牵引的,也特别是经他的认知系统过滤以后的“他丰富的智慧”在十二章的篇幅里面传递出来,所以,他也必须带我们一起安全着落,这个着落点就是在耶路撒冷做过以色列的王(小编:如同观看小品相声,所罗门带我们进入他要呈现作品的现场)

因为以色列是当时一个伟大而有名的民族。普天下的王都要来访问以色列的王,而且这个特定的以色列王就是写传道书的所罗门,从历代志里,我们知道记载了示巴女王来试问所罗门话的故事,那个世代的人都想听听神赐给所罗门王的智慧话。今天我们看到的传道书,也就是所罗门讲的话,只不过我们现在比示巴女王及诸王更蒙福,因为我们能够在日光之上来看所罗门的智慧,甚至我们还敢靠着主耶稣夸口说“所罗门都看不透的‘凡事’”。他觉得“日光之下没有新事”,今天我们都可以给他一个答案,就是“没有神就是空虚,没有看到神新造的新人,没有看到新妇,就没有办法领悟神的真实。”所以,今天我们在日光之下来跟随所罗门,他就像一个智慧人生的导游一样,他将带领我们经历他智慧的每一个阶段。

那么,从哪里开始呢?

就是从他(传道者)在耶路撒冷做王这件事开始。所以,第12节再次重复了第1节。但是这里的重复,有一点不一样。第1节如果是一个报幕的话,那么第12节是真正的开始了。在当时的那个世代,以色列和耶路撒冷这几个字一说出来就如雷贯耳,让人心服口服的,那么作为如雷贯耳,高高在上的所罗门的智慧,它想要传递什么呢?它有什么资格来传递呢?

我专心用智慧寻求查究天下所作的一切事、乃知 神叫世人所经练的,是极重的劳苦。”

一个有“耶路撒冷”和“以色列的王”作背书,做底蕴的人,他自己都很谦卑地说我专心。事实上,这个世界有专心的人不多,且专心以致达成自己期盼,实现梦想的就更不多了。但是这一位,他表明他所要呈现给我们的,是我们经历当中不多的,且又是十分珍贵的东西。物以稀为贵,“所罗门的专心”必然会带给我们很大的开启。所以我们也需要用“专心”来学习。所罗门一开始就用它的“一个态度”告诉我们,他是很认真地,专心地来传他的智慧的,而且他的这个专心,不光是一个态度,而且是一个工具。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他专心用智慧,寻求查究天下所做的这些事,他的这个态度同时也是一个思想的方法。因为我们很多时候,为什么不能做事?为什么活不出神要我们活的状态?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分心的事太多了。(小编:也在想,若分得清状态和状况的时候,如何使得生命的状态是饱满呢?分心是影响饱满的一个因素吧。迦勒的信心是没有分心的,是专一跟随的,所以他的日子,他的力量…)其实人都是差不多的,只要你肯专心致志做一件事的话,你做乞丐也会做个好乞丐,做皇帝也会做好皇帝。真的是要有这个意识,就是分工不同而已。你在哪里,你就把哪里做好,但是这些都取决于专心

作为传道者的所罗门,他告诉我们,他传道是专心的,他具体的做法是什么呢?就用“智慧”。“智慧”成为他“实验”的一个辅助工具,类似“显微镜”,他用“智慧显微镜”来看你平时看不见,摸不着,你甚至觉得蒙查查的东西,他实验的研究材料和考察对象就是“天下所作的一切的事,这些在前面他讲过是凡事的虚空的东西,之前他没有办法研究,但现在他借用了”智慧显微镜”用专业的 “寻求查究”的方法来研究的,不是看一眼而已,也不是听说一下而已,他亲自做了世界和生命的实验员,专心用智慧寻求查究了天下所作的一切事如果我们会听话的话,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竖起耳朵专心地来听,到底你要说什么话呢?最后,他的结论是:乃知神叫世人所经练的是极重的劳苦。

这个劳苦认知,其实很多世间的智慧人也讲过,比如佛陀释迦牟尼,他在菩提树下悟道的时候,他也悟出一个东西,就是人有四大苦地“生老病死”,他没有说这是虚空,他说这是苦。苦是他在人世间看到并悟出,生也是苦,老也是苦,病也是苦,死也是苦。但是,在基督信仰里面告诉我们,生是快乐的,老是过程,病有罪的原因也有荣耀神的成分,死其实不足可惜。因为我们要向罪死,向世界死,但我们可以向着神在永恒里活着。这就是佛教信仰和基督信仰的完全不同,基督信仰看待“人”不只是像释迦牟尼佛陀看“人”那样只看到生老病死。

在这里,“人”也是所罗门所探索的真道,是可以解决生老病死的,但是所罗门并没有一下子给我们开出这个妙方,让我们一吃马上神叨叨地就变了,而是,他先下了一个诊断,告诉我们,你在”作世人“的时候,你经验的真的都是劳苦,而且这个劳苦真的重(生老病死四重苦难),但是所罗门不想细致描写,因为他的看法高超,确实超越人世间,他一下子告诉你一个形容叫“极重的劳苦”,并且这个“极重的劳苦”就是人类的写照。只不过,有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这是为什么?爱我们的神,也要让我们在世上,在世事中经历极重的劳苦,以至于这位探索研究,专心用智慧寻求查究的传道者,他也再一次发出他的一个整体的评价。或者可以这样讲,在所罗门写传道书第1章的时候,他除了被圣灵引导着写以外,他也有自己人间情绪的牵引,这在他的14节的话语里一览无遗,他表达说:

“我见日光之下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虚空是本质性的。所罗门也被这个虚空的情绪裹挟牵引着,但后面他多加了一个词叫“都是捕风”。

捕风是什么意思呢?捕风就是说你面对着虚空的本质,但是你又要做不懈的努力的时候,其实你这就是在抓风。(捕:就是抓。)但是你抓得到吗?你抓不到!捕风真的就是一个实实在在地”被徒劳“的一种描述。前面是“极重的劳苦”,后面紧接着又是“徒劳”,把这个“人”活得不虚空也必定得虚空了。

因为在上一讲里,我们已经知道传道者的道还没达到今天我们认知的真道。他说的凡事都是虚空,的确是人间万事万物的写照,但是他没有用今天我们能够更精准定义所说的,这其实是“无神的虚空”。而无神的虚空,就提醒我们,有神才是真实,那么有神是真实的话,就会改变一个点,新约所有的耶稣基督带来的恩典和真理里面(甚至包括耶稣十字架的道路),也都再再地启示我们,我们在地上走天路的人要有一个志向,像保罗讲的:我在十字架上,世界向我是死的,但我向着神是活的。所以,在解决“极重的劳苦”和“捕风”的过程中间,我们需要“神创造的新事”——就是在教会里,在神差派耶稣基督走的十字架的道路里,树立一个目标,就是向世界死,这是义人的道路,它不是日光之下世人的道路。

你有向世界死的义人的决心的话,那你的苦难就不是虚空,乃是荣耀!你的苦难乃是与主一同经历的,是日后让你可以顺理成章的在天上蒙受“真实荣耀”的一个代价。这个代价的投资是最值得的,你用在“世界的苦难”换取“日光之上永恒的荣耀”。新天新地里日光之上永恒的荣耀也会在这个新地上显现新地不再有苦难,不再有眼泪……如果你能够把传道书和新约甚至启示录都连在一起读的话,那你就真的会明白这个“地上的世人和地上的凡事“走向如何的归宿。 “地上的世人”,他们都要被神的灵训练改造到一个地步,成为圣人;“地上的凡事”也都要成为荣耀神,被主纪念,又归于神的一切的奇妙的事。神造的新事,尽管传道的所罗门不知道,但是今天我们在真理之下的耶稣基督的门徒,我们应该很庆幸我们不再被世人的劳苦所辖制,我们乃是被一个新造的人的苦难所激励,以至于我们可以承接永恒的荣耀

总之,所罗门所写的13节和14节,其实就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点,就是所罗门他准备开始研究这个世界,研究虚空,研究捕风,因为这些东西,你不在地上来看的话,是看不懂的,或者说我们用刚才讲的那些真道和新事,新人的角度来看所罗门写的这两节的内容,如果你没有一个道成肉身,柔和谦卑的爱的话,可能就会损害它的真实度(小编:为什么道成肉身原因之一?),以至于很多人拒绝基督信仰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觉得它的真实性不够,他们更喜欢的是看到的烧香拜佛磕头,这些又具体又可见的事件,但是你在地上,你还真的需要一个天和地的连接。如果天和地分开的话,很多事情或者可以简化,但很多事情的真相和它终极的意义就落空了。

最后,再就12节-14节说,我们可以把它们比作看3D电影特制的3D眼镜,它们告诉我们跟着所罗门这个向导一起踏进世人劳苦当中的时候,我们需要戴好3D的智慧眼镜,专心用眼睛寻查探究观看(它们就告诉了我们如何佩戴以及戴何种材质等),查看的时候不要害怕,不要担心领悟力和理解力不够,只管专心用智慧的眼镜用心眼寻求和考察,寻求查究之路是会下去的但是你也不要以为你的寻求考察就很棒,其实你所能经历的,甚至可以认定,是神给你的都是在世上的劳苦。在地上是有苦难的,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在天上我们是有神各样的恩典和福分的,只不过地上一切的一切依然还是虚空。因为时候还没到,上天经历荣耀,承载冠冕的时候还没到,所以你地上的一切的努力,在虚空的背景下,逃不出捕风的结局。

小编絮语:

有一个斯多亚学派的哲学家塞涅卡,他用他的生命实践了他的哲学思想。公元65年,他隐退三年后,尼禄怀疑他卷入一个谋杀他本人的阴谋中,下令塞涅卡自杀谢罪。塞涅卡的亲友听说这个消息后都失声痛哭起来,根据记载,塞涅卡的反应却非常镇定自若,他不停地安慰他的亲友们,问他们学习多年的哲学都到哪里去了?多少年来他们互相激励的那种处变不惊的精神都到哪里去了?塞涅卡试图割腕自杀,但因年老体迈,血液流出不畅,于是他要求医生给他一杯毒药,像他的哲学偶像苏格拉底那样自尽,但是他喝下毒药后仍迟迟没有效果。最后,塞涅卡要求人们把他放进蒸气浴室,在那里慢慢窒息死亡。而这个一波三折、持久而又缓慢的赴死的过程中,塞涅卡始终保持住了哲人的镇定和尊严。

面对哲学,不乏也有很多人会语带嘲讽地说:学哲学有什么用呢?很长时间,我也不明白,有啥用。但读到塞涅卡的故事,我觉得,很多看似无用的,其实有大用,无用之大用。也许还会有人反驳,不学哲学照样可以生活,甚至可以活得更好。以前我也不知道如何回答这样的问题,甚至我也不能思想“无用之大用”,但是今天我想用约翰密尔的问题来回答:

“你到底是愿意做一头终日快乐的猪,还是一个愁眉苦脸的苏格拉底?

我相信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哪怕做猪,快乐就好!

但是我怀疑人这一辈子真的能够像猪一样生活,很有可能,人生的本质就是想要做猪而不能的一段旅程。

而我真正的人生的旅程也是从问“为什么”开始的,生而为人为什么?经历诸多为什么?……

完整了解雅亿的日子,欢迎扫码关注,谢谢!
所属主题
雅亿的日子
雅亿的日子
Praise the Lord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