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0 1 月, 2025
spot_img

爱的灵与吹毛求疵的灵相反——吹毛求疵的本质(3)

3.迫不及待地恶评他人的行为

在这里,我所指的行为是他人一切外在的、自愿的行为,不管是言辞还是举止。吹毛求疵、恶意评判他人行为的灵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以恶行指控他人,却没有任何证据足以支持他们做出这种评判。

多疑的灵导致人嫉妒他人,蓄势待发要怀疑他人做了恶事,同时自己却完全没有证据。这样的灵是没有爱的灵,与基督教相悖。

有些人因着自己揣测他人背后做的事就将自己的责难随意传播,他们认为他人在私下里做了这事、那事以及其他恶行,是他人没有看到的;或是他人在自己的社交圈、朋友圈里做了或说了某事,但是出于某种有意的设计与动机,将这些事向与他们没有同一兴致的人隐藏。

这样揣测的人足以被指控为使徒所提并谴责的“妄疑”,与之相关的还有“嫉妒、纷争、毁谤”(提前6:4)。

人们时常对他人的行为显露出一种没有爱、吹毛求疵的灵,非常疾快地采纳关于他人的恶性汇报并进行传播。仅仅是听闻有关某人的流言蜚语,在这个轻率、充满谎言的世界,实在远不足以构成指控某人的充足证据,或使得我们相信那人真的有罪于所听闻之事。

因为那被称为“世界的神”的魔鬼,也被称为“说谎的,是一切说谎之人的父”。牠许多的儿女在讲说不实之事上都像牠一样。

然而,传递论断,除了从他人口中听闻之外没有良好依据与根基——这实在是一件普遍之事。那些说这些事的人并没有证据表明他们所传递之事是真实的。但当他们听见某人做了或说了什么时,他们似乎立刻下结论说这事确凿无疑,不再进行更进一步的查究,尽管没有什么讯息比通常满天飞的流言蜚语更不确定、更有可能被证明是虚假的。

有些人总是迫不及待地追赶负面信息,似乎对他们而言,听闻他人的恶事是一件大喜之事。他们的灵魂似乎对这种讯息求之若渴,他们败坏的心灵需要这种讯息,就像饥饿的人需要食物一样,他们靠此为生,就像食尸鸟挑拣最腐烂的肉块。

他们轻易、贪婪地将此种讯息视为真实、不加察验,因此表明了他们的品格与行为,与篇作者所言可以居住神的帐幕、登神圣山的人是多么相悖。诗人称他“不随伙毁谤邻里”(诗15:1-3)。他们也显明自己更像是“行恶的,留心听奸诈之言”,又像是“说谎的,侧耳听邪恶之语”(17:4)。

其次,恶评他人行为的吹毛求疵之灵,也显露一种对他人行为作最坏建构的倾向上。

好挑剔者不光有着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指控他人有罪于恶行的倾向,而且还有一种对他人行为作最坏建构的倾向,但其实他们本可以轻易给出一个好的建构。

人行事的动机和目的时常是隐藏的,常常只存在于行事者自己的心中——然而人们时常太过积极地以自己的偏见解释他人的行为,以至于对此不加考量。这种刻薄、没有爱的论断,与其他类型的论断一样普遍,甚至更加普遍。因此,这在人中间是非常普遍之事。他们以偏见待人,对他人的看起来良好的言行举止作最坏的建构,就好像对方在假冒为善一样。

这一点在政府官员与公共事务上尤其如此。如果有人做了某事或说了什么话,在其中呈现出对公众福祉的关心,或是对邻舍安危、神的荣耀、宗教福益的关切,立刻就会有人说所有这一切都是假冒为善,说他们的目的只不过要达成自己的喜好、晋升自己,他们只不过是在谄媚和迷惑他人,其实心中一直存有邪恶的目的。

——约拿单.爱德华兹,《爱与爱的果实》。乔兰山以妲译。基督教改革宗出版社。页61-65。

所属主题
姊妹辅导姊妹
姊妹辅导姊妹
姊妹的个人分享,体裁不限,原创为主。欢迎投稿。要求内容及情感真实,合乎圣经教导,不违背基要真理,可以彼此安慰、鼓励、劝戒、造就。“老年妇人......用善道教训人......指教少年妇人。"(提多书2:3-4) 公号:姊妹辅导姊妹 微信号:MakeBacaASpring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