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3 1 月, 2025
spot_img

关于启示的探究


       关于启示图景的摹绘,要区别一般启示和特殊启示。一般启示被称为自然启示,特殊启示则被称为超自然启示。这些名称不言而喻。一般启示之所以能惠及所有人,是因为它来源于自然。特殊启示只限于有限的范围,是因为它源于超自然领域,是通过上帝的特定自我披露而产生的。最好将两者之间的关系分别定义为: (a) 存在于原罪之前并与罪无关的启示,以及 (b) 在原罪框架下以矫正形式而存在的启示。

      

       首先,我们考虑与罪无关的关系。自然启示展开之自然,其来源包括两个方面,即内在自然和外在自然。上帝通过宗教意识和道德良知向人的内在意识揭示自己。祂也在外在自然的运作中揭示自己。很明显,后者必须依赖于前者。如果没有先天的对上帝的认识,那么无论多少自然观察都无法对上帝有充分的认识。所有关于上帝的知识的前提是人按照上帝的形象所创造的。另一方面,来自内在自然的知识本身并不完整,除非它通过在自然中发现上帝而得到充实。因此,它首先获得了丰富性和具体性,圣经认识到这些事实。即使就异教徒而言,它也从未假设人类必须被告知上帝或上帝的存在。劝告人们认识上帝时,这仅仅意味着通过了解上帝是什么来熟悉他。现在,除了来自自然的两个来源的先验知识之外,还可以增加超自然的自我披露。这是我们通常与救赎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但也并非仅仅如此。我们在这里暂不考虑这种需要。要注意的主要是,超自然的自我披露增加了自然本身无法产生的知识内容。这就是它被称为超自然的原因。


       接下来,我们来考虑所描述的关系是如何通过罪的进入而受到影响和改变的。认为堕落的唯一结果是引入超自然启示是错误的。正如我们即将看到的那样,启示中的超自然主义,虽然它的需要因罪而大大增强,但并非首先源于罪。随着罪的进入,自然启示本身的结构被扰乱,需要纠正。内在的自然在有罪的人身上不再正常运作。他对上帝的宗教和道德感知可能都变得迟钝和盲目。在自然界中去发现上帝也变得错误和扭曲。与他对自然界中上帝书写的外在观察相比,这种错误和扭曲,对上帝更接近人类原生的内在感觉的影响更为严重。因此,圣经劝告异教徒,应通过关注创造物来纠正他们对上帝本性的先入之见。例如,以赛亚书 40:25、26;篇 94:5-11。然而,对上帝自然知识的主要纠正并非来自自然本身,而必须由救赎的超自然存在来提供。超自然的救赎也使堕落的人在自然领域中恢复了对上帝的正常和有效的认识。这一点非常真实,从以下事实可以看出:最好的有神论体系,即自然神学,无论其在哲学培养方面多么出色,不是来自异教领域,而是来自基督教来源。当我们建立起一套关于上帝的自然知识体系,并在这样做的时候声称完全依赖理性的资源时,在形式上当然是正确的,但如果我们的心智在自然运用其能力时没有受到救赎恩典的矫正影响,我们是否能够创造出如此优秀的东西,这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然而,在罪的统辖下,特殊启示最重要的功能并不在于纠正和更新对自然真理的感知能力;它在于引入一个全新的真理世界,即与人类救赎有关的真理世界。与正直状态下的超自然启示相比,这里的新颖性既涉及形式也涉及内容,还影响了人们接受上帝超自然接近的方式。至于直接交流的形式,这是客观化的。以前有最直接的精神交流;启示之流不间断地流淌,不需要在任何水库中储存水,以便随后从中汲取。在救赎的统治下,创造了一个外部的化身,神与人的交流就依附于此。救赎在事实和制度中的客观产物提醒人们这种改变的神接近方式。同样的变化也可以在过去所接受的神表现的延续中观察到。当启示之流永不枯竭时,就没有必要为将来回忆过去的交往提供保障。但在目前享受救赎的条件下,这种更松散、更容易中断、原则上只能恢复的团契中,就需要这样做。因此,新的救赎启示的基本内容被赋予了一种永久的形式,首先是通过传统,然后是通过神圣的、受启发的著作的铭刻。最终完善的事物状态不再需要这种内容的客观性,也不再需要这种形式的稳定性。至于内容的新颖性,这是神对新的罪的因素作出新反应的直接结果。神性的另一个方面转向了人。许多新事物都属于这一范畴,但它们都可以归入正义和恩典的范畴,因为从今以后,上帝的救赎自我启示将围绕这两极展开。被救赎的人所经历的所有新过程和经验都可以回归到这两者中的一个。


       应该强调的是,在这个救赎世界中,事物的本质是绝对新的。它是自然心智本身无法理解的。可以肯定的是,上帝不会不考虑先前的自然世界而创造救赎世界,也不会从头开始他的救赎启示,好像之前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来自自然的知识,即使被破坏了,也是预先假定的。只是,这并不意味着从自然状态到救赎状态有一个自然的过渡。自然不能打开救赎之门。最后,罪恶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接受上帝超自然接近的情绪。在正直的状态下,这不是一种恐惧的情绪,而是一种信任的友谊;在罪恶的状态下,超自然的接近会引起恐惧,这与人类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以适当的敬畏来面对上帝,这与宗教行为本身是不可分割的。


救赎前的特殊启示和救赎的特殊启示

       在前面,为了区分,我们假设在堕落之前存在一种特殊启示,超越了关于上帝的自然知识。这是解释其可能性、必要性和具体目的的要点。其主题将在后面讨论。可能性和必要性源于宗教本身的性质。宗教意味着上帝与人之间的个人交流。因此,可以先验地预期,上帝不会满足,也不会允许人类满足于基于间接的熟人,而是会以建立面对面的交流来结束宗教进程,就像朋友与朋友之间的友谊一样。从上帝对这种第一种超自然主义形式的具体目的中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这与人类被创造的状态以及从这种状态到更高状态的进步有关。人类在道德意义上被创造得完美无缺。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可以提升到更高的完美水平。从表面上看,这似乎包含着矛盾。通过仔细标记所考虑的进步方面,可以消除矛盾。进步意味着从“不适合”到确定的善良和幸福;到确定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这些财产不再会丢失,在这种状态下,人不再犯罪,因此不再会受到罪恶的后果的影响。人的原始状态是一种无限期的试用状态:只要他不犯罪,他就拥有他所拥有的东西,但这种状态并不能保证他的宗教和道德地位的延续。为了确保这一点,他必须接受强化、集中的试用,如果他继续坚持下去,试用状态将永远被抛在脑后。为人类提供这种新的、更高的前景是一种屈尊俯就和崇高的恩惠。上帝绝不会因为正义原则而将其扩展到人类,我们所说的这种否定不仅仅是在一般意义上,即我们肯定上帝不欠人类任何东西,而且在非常具体的意义上,即人的本性或他的创造物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暗示人类有资格获得上帝的这种恩惠。如果人类的原始状态涉及任何权利,那么有关它的知识可能已经成为人类原始天赋的一部分。但事实并非如此,不能指望人类天生就知道它的可能性。然而,强化和集中的考验的性质要求人类应该熟悉考验的事实及其条款。因此,需要为此提供特殊的启示。


救赎特殊启示的划分

      这就是我们在教条语言中所说的“恩典之约”,而救赎前特殊启示通常被称为“工作之约”。应注意不要将后者与“旧约”混淆。旧约属于堕落之后。它是恩典之约的两个部分中的第一个。旧约是恩典之约在弥赛亚降临之前的时期,新约是恩典之约在他出现之后的时期,我们仍然生活在其中。可以看出,“旧约”和“新约”、“旧约”和“新约”这些措辞经常互换使用。这造成了混淆和误解。出于这个原因,也为了主题本身,这些短语的来源和含义需要仔细注意。上述名词的希伯来语是“Berith”。希腊语是“diatheke”。至于berith,在圣经中它从来都不是“遗嘱”的意思。事实上,“遗嘱”的概念对古希伯来人来说是完全未知的。他们根本不知道“遗嘱”。然而,由此并不能得出在所有出现berith的地方都会出现“契约”的解释。Berith可以用于事实上指协议意义上的契约的地方,这比指遗嘱的意义要大得多。它出现在这些地方的原因绝不是它与协议有关。这纯粹是偶然的。真正的原因在于,所提到的协议是由某种特殊的宗教认可而缔结的。正是这一点,而不是它是一种协议,才使其成为一种契约。其他方面也是如此。纯粹单方面的诺言、条例或法律之所以成为契约,不是因为其固有的概念或词源意义,而是因为附加了宗教认可。由此可以理解,契约的突出特点是其不可改变性、确定性、永恒有效性,而不是(在某些情况下恰恰相反)其自愿、可变的性质。契约本身是一种“忠实的”契约,是不可废除的。它可以被人破坏,违反契约是一种最严重的罪行,但这也不是因为它违反了一般的协议;其严重性源于违反了影响其认可的神圣仪式。


      希腊语单词“diatheke”的情况则有所不同。这样翻译 berith 就等于在翻译上妥协。在七十士译本和新约出现时,Diatheke 不仅可以表示“遗嘱”,而且这是该词的当前含义。当然,这不是它的原意。原意是相当笼统的,即“某人为自己做出的安排”(来自动词 diatithemi 的中间形式)。然而,法律用法将其称为遗嘱安排,这垄断了该词。因此,希腊语翻译者发现自己面临着困难。在选择合适的 berith 翻译时,他们选择了一个词,该词的含义是“最后遗嘱”,而希伯来圣经中没有任何词与之对应。


      不仅如此,所选的单词似乎与希伯来语 berith 所代表的含义完全相反。如果后者表达的是不可改变性,那么遗嘱似乎至少在立遗嘱人去世之前就唤起了可变性的概念。此外,遗嘱这个词本身就暗示了立遗嘱人的死亡,这似乎使得它不适合用来指代上帝介入的事物。尽管存在所有这些困难,他们还是选择了“diatheke”,这一定是有重要原因决定的。主要原因似乎是,人们对可能采用的另一个词“syntheke”提出了更根本的反对意见。这个词的形式本身就强烈地暗示了参与安排的人之间的平等和伙伴关系的思想,这种强调与希腊宗教精神完全一致。译者认为这与《旧约圣经》的要旨不符,《旧约圣经》强调上帝的至高无上和神独一论。因此,为了避免误解,他们宁愿忍受“diatheke”一词带来的不便。仔细思考后,这些不便并非不可克服。虽然 diatheke 目前的意思是“最后的意志”,但即使在他们那个时代,“为自己处置”的原始通用含义也不能被完全忘记。这个词的词源太清楚了。他们认为 diatheke 暗示了一种主权处置,并不总是具有最后意志的性质,并重新恢复了这一古老的含义。这样,他们不仅仅是克服了一个障碍;他们还获得了积极的收获,即能够重现旧约宗教意识中最重要的元素。上帝不受死亡影响这一事实所产生的困难只是从罗马法的角度来看的困难。罗马法遗嘱实际上只有在死亡发生的情况下才有效,参见希伯来书 9:16。然而,当时存在着另一种遗嘱,即希腊叙利亚法。这种遗嘱与立遗嘱人的死亡没有必然联系。它可以在他有生之年制定并庄严批准,并且其中的某些条款立即生效。另一个由罗马法遗嘱的可变性引起的反对意见同样在另一种观念下不复存在。因为不仅可变性与它无关;相反,相反的不变性观念强烈地进入了它(参见加拉太书 3:15)。


从七十士译本开始,“diatheke”一词被带入了新约。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争论这里应该用“契约”还是“遗嘱”来翻译这个词。A. V. 在多达 14 个例子中将 diatheke 翻译为“遗嘱”,在所有其他情况下都翻译为“契约”。R. V. 极大地修改了这一传统。在每一段中,除了希伯来书 9:16 中没有使用“遗嘱”一词,它都用“契约”代替了 A. V. 中的“遗嘱”。很可能加拉太书 3:15 也应该例外,即使那里没有保罗的明确陈述,至少这种联系也让我们想到了“遗嘱”。修订者们显然是出于尽可能吸收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的陈述方式的愿望。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称赞的愿望,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似乎阻碍了对释经要求的适当考虑。自从修订本出版以来,学术界总体上倾向于使用“遗嘱”而不是“契约”。还有一些段落仍存在争议,例如那些记录路德晚餐制度的段落,在这些段落中,进一步回到“遗嘱”似乎是明智的。

       圣经中的以下段落可以找到前贝里特和“新贝里特”或“旧 diatheke”和“新 diatheke”之间的区别:耶利米书 31:31;晚餐制度的话语,以及希伯来书中多次出现的措辞不同的话语。当然,这些经文中没有一个是文学上的区别,与我们传统上对正典两部分的区别相对应。不可能是这样,因为当这些经文被写下来时,正典的第二部分还不存在。有时,哥林多后书 3:14 被引用为正典区别的圣经例子,因为保罗谈到了“阅读”旧的 diatheke。人们认为,阅读旧的 diatheke 应该与阅读新的 diatheke 相对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在这里从保罗那里得到一个预言性的预知,即第二个、新的正典即将形成。这虽然并非不可能,但也不太可能。第 15 节说明了为什么保罗谈到“阅读”旧的 diatheke。这是阅读摩西,即阅读律法。由于律法经常被称为“berith”,即“diatheke”,保罗可以称其为对旧 diatheke 的解读,但这并不意味着正在形成第二部正典。有一部以书面形式存在的旧 berith,也有一部新的 berith,但后者尚未被描述为注定要以书面形式出现。比较的是两件同样完整的东西,而不是两件其中一件已经完整而另一件仍在等待完成的东西。整个区别在于两种分配、两种安排,其中一种远远优于另一种。这两条正典的称谓后来可能在保罗的这段话中得到支持;然而,它建立在一种不准确的解释之上。起初,甚至在保罗之后很久,似乎还使用了其他术语来区分圣经的两个部分。德尔图良仍然谈到旧“工具”和新“工具”。


      最后,应该注意的是,当圣经谈到双重的 berith,双重的 diatheke 时,它​​所指的“旧”约不是从人类堕落到基督的整个时期,而是从摩西到基督的时期。然而,在《创世纪》的描述中,摩西时期之前的内容可以适当地归入“旧约”。在摩西五经中,它是摩西制度叙述的序言,序言属于书的封面。同样,“新约”在神秘的、周期性的意义上超越了基督的生活和使徒时代;它不仅包括我们,还延伸到并涵盖了末世的永恒状态。

                                                   (王格木译  2024.5.3)


      A.V.与R.V. 1611年出版,通行世界已有四百多年的钦定本圣经(Authorized Version,简称A.V.),又称英王钦定本(King James Version简称KJV),被公认为是最具权威性的英文圣经翻译。1881年出版的维斯考特一霍尔特希腊文本(Westcott-Hort Greek Text),源自从维斯考特一霍尔特希腊文本翻译的英文修订版圣经Revised Version 简称RV。汉语和合本翻译自R.V.。



所属主题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