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3 1 月, 2025
spot_img

散文:幽梦苏行散记系列

lumuxipan


小引


心里一直有一个梦,一个园林梦,这梦开始于2002年的五一节期间。那一年,还是二十多岁的我,带着孩子来北京和爱人团聚。听说位于北京西南角的世界公园很火,我们一家人就去了。

这里的世界名胜景点仿制群大多按照1:10微缩的,对于没有机会世界游的人们来说,确实可以解解渴。“五大洲”共一百多个景点,诸如金字塔、凯旋门、泰姬陵等从教科书里蹦出来,是会让游览者兴奋好一阵呢。但流连一番,会渐感知识匮乏,而后眼花缭乱的。

唉,景点之所以成为名胜,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她与周围环境互相辉映,与所在国家的文化土壤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可是,有的仿制景点孤立无助的趴在那,就像一堆没有孩子喜欢的积木一样。

于是,我最后就倦了。

准备找一个地方休息的,这时眼前出现了小桥流水、拙石秀亭,我的精神为之一振,就移步进到了叫做清音境的扬州园林。

我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第一次活生生见到典型的园林建筑(而且在中国的土地上,是1:1的真景),心里有种无法言说的激动:似曾相识?曾经拥有?心向往之者谓谁?原来就是你。

我的激动,连粗心的爱人也发现。他一直陪着我,在里面逗留好久。我惊诧于她的一步一景,我喜欢她的悠然野趣,我赞叹她的优雅意境。总之,在此地,身心俱适。

——我们一见如故!

于是,总想去去苏州,总想看看园林,但难以成行——要么有时间没有同伴,要么有同伴没时间。

于是,心里总留着一道填空题,好像一场不愿醒的幽梦。

lumuxipan



壹·如此离家


于是,今年七夕那天,我离家出走了。

我一个中年妇女,预谋离家出走有些日子了。并且实施了两回,一回失败,一回成功

我尝试和他沟通,表达自己想要去苏州。他又说:跑什么?!

我也就不说什么了,手机定了票。想想以前那么多的假期都因为“商量商量”泡汤了,真是的!


那天早上,他上班一走,我也起来,收拾收拾东西,吃了早饭,拉着行李箱,锁门走了。

领教了前胸后背都是人的地铁早高峰,弄清了北京南站的格局,我在离高铁开车还有一个半小时到了检票口。广播不时播报停运信息,因为台风。我坐的车次正常运行。好,时间还早,我就到处走走。怎么今天南站人这么多?!哦,停运车次播报愈来愈多,滞留的人愈来愈多。又挤到检票口,一看屏幕,我坐的车次也停运了。

灰溜溜结束了北京南站一日游,早早回家,好好睡了一个下午觉。他回家,老婆在家,花好叶好,笼子里的两只鹦鹉也好。

这是周一的事。


周三晚上,我又订了票:上帝不会为了阻拦我一个小民,让这么多条线路停运的。

订票成功——周五上午。订票无声,周四无痕,周五一早无言离开。平时一天都不理我的信息,怪了,滴一声滴一声的。家的群里,他问事情,我就回答吧。一会儿,儿子问我在哪,又不能撒谎。

不到中午,我离家出走的事就败露了。那时,我已经到检票口候车了。就这样,我在他们父子惊愕下,成功离家了。

儿子问:妈妈,为什么呀?

我说:没什么。

儿子:我内心里面的躁动,您是不是想去静一静?

儿子呀,是你妈内心躁动,不是你。

那为什么不和我说?

和你说了怕你说漏,万一发现,你还得撒谎。干脆不让你知道。

好吧好吧……

他是这样的:你这样走了,儿子心里不舒服,我也不舒服。

我说:你们自己调整(你管我舒服了吗?)……

列车开动,载我离开北京。

问为什么非走不可?

想走就走呗。

后来才想起来:那天是七夕。咳!

lumuxipan


贰·亲戚故事


实际上,江苏有我姑姑在,我先去了姑姑家。

姑姑是家里偏小的孩子,我是家里偏大的孩子,所以我俩虽是两个辈分人,年龄差不了几岁,就有点跨代闺蜜的意思。

姑姑是学服装设计的,在我清贫的读书时代,她曾给我寄来粉粉的西装和马甲,点亮我黑灰蓝的衣服堆,让穷学生的我感激不已,总想着回报当年的牵挂之情。于是,此行带着正宗的海参以保健身体,给爱美的姑姑香水以迷香无限。

印象中,这位姑姑从来都是不急不躁,温婉耐心。从她嘴里,我不曾听说哪一个人不好。也有一些不独立的亲戚依靠她,但她的爱心大到不讲条件一味付出。聊到时,她只说,有什么办法?不管怎么办?!

我到的时候,正是当地台风期,姑姑他们赶到车站接我时,雨刷器都忙不迭。及至高铁到了,雨已小了。未出了站口,远远已望见姑姑在俯栏等待。

几年未见,异地相投,因常常微信互联,瞬间就亲近了。

一路少叙,到家顺利。姑父是做饭的好手,做了几道当地菜,其中小龙虾与北京的完全不同。北京龙虾麻辣当道,虾味尽失,真是又聋又瞎啊。姑父的少辣少盐,鲜味浓聚,且颜值担当,有图为证。

lumuxipan

逗留在姑姑家,看看江景,听听当地的港口特色商业发展模式,回忆当年姑姑打拼到这里的人情冷暖,了解当地习俗,竟然知道了著名的意境作《枫桥夜泊》,乃是因苏州人坐船到寒山寺,等着天明去庙里,于是泊船在城外,且讲究闭口不言,直到天明上了寺庙……

姑姑有一个儿子,取名叫“小弟”。有点怪吧?姑父是个老江湖,说起取名缘由,他说:“叫小弟,是有三个目的。一是他人小辈分高,低调点。二是叫小弟、小老弟,透着谦虚,得人呵护些。三是无论南北方,’小弟’二字发音相同,是父母双方亲属的大融合。”

看看,父母之心,用情至深啊!

lumuxipan


叁·园林留连


“姑苏”二字,一念之间,意境悠悠然荡起,或许因为“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熟知吧。

苏州在我心中,像是吴冠中的水墨画,清新脱俗,典雅端庄。园林之于苏州,如同桥在吴老的画里一样,是整幅画的中心。

江南古典园林“四大名园”中,苏州拙政园是代表。园林面积最大(占地78亩,约合5.2公顷),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汉族水乡特色。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堪称中国私家园林经典。

以上是查阅资料所得。又有话说“拙政园是文人墨客的桃花源,闻名中外的水天堂,天下园林的大观园”。真的吗?慕名而来的我,要仔细观赏一番,看看文字给我的期待会不会在实景面前打折。

去之前,又做了功课,对拙政园的前生后事了解一下。真是几易其主啊!查阅中,历史中很多人走来,从王献臣开始,他们带着梦想、金钱或是才情,造园、赏园,如同呵护宝物一般。更有园子被卖、被占的遗憾戏码挤进历史舞台。于是,拙政园经历了从无到有的欣喜,从小到大的丰盛,也有从繁盛到凋零的惨状。走进之前,先聆听她的故事,好像去探究了一位绝世佳人跌宕起伏的经历一般。

lumuxipan


拙政园外墙古朴内敛,内里有山有水,互相映衬协调,在这有限的空间中,几乎是再造一番自然。我顺着电子导游的指导,移步游园。

看拙政园的造景布局,首先想到的是需要极大的财力支持。于是,不免会有“有钱人真能玩儿”的想法。但有钱无才,也是胡闹。惟有财力与才情联姻,才会诞生这样的佳作。


愿意从这里的景观名字说起,每一个都有一番意趣呀。比如秫香馆,好似稻花香气扑鼻而来。又有兰雪堂,是东部的主要厅堂,堂名取意于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的诗句,令人有清高独立之姿。还有听雨轩,与周围建筑用曲廊相接,如“听雨入秋竹,留僧覆旧棋”诗句,仿佛沙沙雨声,滴于枝叶,意境颇妙。还喜欢“远香堂”、“得真亭”、“香洲”这些名字,读来口齿留香,意味深长。

lumuxipan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拙政园处处有画意。在任何一个甬道上、石桥边驻足,眼前都是一幅画。随手举起相机拍,所呈现的依然是一幅画。去的日子是盛夏,正是荷花绽放的时候,满堂荷花,真是太美了。在荷风四面亭,四面八方皆有些许荷香飘来,让人心神宁静,仿佛置身于一片茫茫的荷海之中。

亭台楼阁,小桥石舫,池塘假山,秀木繁花,彼此映衬,自成一景。这边从回廊的窗棂望去,眼前亭影相映成趣,仿佛佳人临水照花,幽雅宁静。那边登山依亭回眸,垂柳依依,随风轻抚水面,令人心旷神怡。累了闭目养神,待睁开时,那景致又极养眼,只是不知如何来表达。

确实如同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苏州园林追求的,是使游览者在每个角度所看到的都是一幅完美的画图。拙政园达到了,不论游览者位置如何变幻,视线望向何方,都是一幅绝妙的风景画。而且,无论书中如何描摹,都达不到眼见的真实。她真如游览者所说,是地上的文章,是展开的画卷,是中国文人的山水情怀。

lumuxipan



肆·硕果犹存


游玩了拙政园,狮子林离着很近,我就去了。玩赏后对比,拙政园,谓之美;狮子林,谓之谐。

来拙政园之前,我做了些功课。对狮子林,我没有太多的预备和了解。初游之感,觉得这园子的主人该有多顽皮——处处是太湖石所造假山堆叠,孩子们在这里游戏,真是不亦乐乎。随着浏览,一个人物简介躲不开地来了:贝聿铭。这才知道这狮子林曾是贝家的,这贝先生是一位闻名世界的建筑大师。孤陋寡闻的我,来苏州之前,根本不知道贝聿铭。

这么一来,本来计划要去的寒山寺取消了,改成了游览观赏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


lumuxipan


第二天一早,去到了苏博,排队的人已经很多了。日头火烈,队伍很长。等候间隙,做做功课吧——

“苏州博物馆位于苏州拙政园旁边,是苏州比较有代表性的景点之一。是世界著名的华人设计大师贝聿铭的封山之作。贝爷是文明世界的设计大师,法国巴黎卢浮宫前面的倒金字塔、日本的桃花源就是他的杰作。苏博的设计风格秉承了贝爷一贯的设计风格,简洁明快,素洁清雅。苏博的外观用色白黑为主,是苏州园林古朴之风的传承。形式为大小不一、规则有序、棱角分明的几何体墙面,又有西方建筑的精致。内部采光透过顶窗照射进来的阳光,形成了有趣且微妙的光影效果,强调了空间的戏剧性。将贝爷’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


继续补料:

“贝聿铭是苏州名门望族之后,少时出生于广州、就读于上海,但每逢假期均在苏州度过,苏州承载着他十八年的早期记忆。据说贝老八十大寿的当晚,在本是贝家祖产、如今已捐为国有的狮子林徘徊,久居海外荣归故里、欣受家乡使命的大师,听着昆曲《游园惊梦》,沧桑之感骤涌心头,挥笔写下’云林画本旧无双’七个字,于是一年后,便有了苏博的蓝图。”


园子是人建的,一花一木都有意旨。如此,苏博就是贝老独特的表达——学贯中西,历尽沧桑,见过繁华与薄凉,承受过分离和回归——作品就是建筑师无声的语言,一定值得我们好好体会一下。

终于排到了,入口大厅的厅门两边呈半圆,有伸手相邀之感,进入院内,开阔又简约,如同一座私人宅院一般安静质朴。

这座苏博最靓之处在于主庭院的设计,简友淡水泉君文章已然写绝写尽了,我原段复制,并表敬意:

“通过内庭院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是苏博最大的特色。其中最煞费苦心的是位于中央大厅北部的主庭院的设置。这座在古典园林元素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足以使人一眼便陶醉其中,山水园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水景始于北墙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园西引水而出;水上浮着一段曲桥、一座华亭,水中锦鲤百许头,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晴朗之日,云与壁与水,上下一白;蓝天入池以为底,树与墙与石与人皆入水中,时有鱼儿穿梭其间,绝美如画,不可方物。游客来到这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里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lumuxipan


北墙之下为贝氏独创的石片假山。也是苏博的景观之眼。这种’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仿佛与旁边的拙政园相连,新旧园景笔断意连,巧妙地融为了一体。借着拙政园的墙,高低错落排砌的片石假山,在朦胧的江南烟雨笼罩中,营造出了米芾水墨山水画的意境。恰似米芾词云:’奇胜处,每凭栏,定忘还。好山如画,水连云萦,无计成闲。’其匠心之独运亦如陈从周所言:”江南园林叠山,每以粉墙衬托,宜觉山石紧凑峥嵘,此粉墙之画本也。’如此完美的点晴之笔,不得不让人佩服贝聿铭老先生的鬼斧神工。”


苏博不论从整体设计到细节的精巧,无不透露着匠心独运与浑然天成的美感。我赞叹惊喜——苏州城真有福,有这么美的博物馆!之后,产生了好奇:这是怎样的一个人?经历了怎样的锤炼,才有这样的功力?


lumuxipan


再补资料:

贝聿铭,男,祖籍苏州,是苏州名门望族之后,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

1927年,贝聿铭回到上海就读青年会中学,高中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

1935年,贝聿铭远赴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

1948年,贝聿铭大学毕业,开始在美国纽约的建筑行业中崭露头角,并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后,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1948年,他的父亲贝祖诒赴美,担任驻华盛顿中国技术代表团团长。蒋政权去台后,贝祖诒做出了一生中最重大的决定:让儿子留在美国。若不是这个决定,20世纪就不会有享誉全球的建筑大师贝聿铭了。

贝聿铭也荣获了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

在贝聿铭刻苦研究专业,在建筑上日渐精进的同时,中国大陆正在发生着文化大革命,贝氏家族被抄,家产充公。倘若贝聿铭回国,一定也是一样的遭遇,世界将少了一个顶级的大师。

后来,中美两国建交,可以自由往来。贝聿铭回忆他回到家乡,见到族人,眼前全是一群穿着黑蓝衣裳的饱受惊吓人们。他感慨万千,庆幸当年父亲的决定,使得贝家硕果犹存


lumuxipan


说苏州人杰地灵,屡出状元。是的,这一方山水确实灵秀,孕育了很多人才。如同一棵树,吸吮着大地养分,成长后,又来点缀回馈大地。

苏州是幸运的,拥有苏州博物馆这一颗明珠。

贝聿铭是幸运的,他已将精彩的作品,安放在了故乡

lumuxipan


所属主题
如斯 鹿慕溪畔
如斯 鹿慕溪畔
愿您能读出诚意和真心、爱和真理……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