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服侍添力 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看道德 By 大圐圙 人文圐圙 2020年 11月 10日 243 标签中国文化 中国的文化不同于其西方和其它文化,今天“文化”一词是从西方的“文化”翻译过来,而西方的文化观念形成也是近几百年的事情。西方先有“文明(civilization)”这个词语,英国大概开始使用,主要指城市生活,和工业革命有关。 后来,德国开始慢慢发展,为了表现自己的成绩,但物质文明还不如英国。于是,他们就使用另外一个词语,即文化(culture),这个词语原指田野农业,在此指城市商业。这说明德国人认为文化是从自己的国土中生长出来,而非从外面流播进来的。 相比文明(civilization)这个词语,则代表英国人自认为自己属于当时最现代的生活,而且他们也特别急于将此文明传播出去引以为傲。在中国,鸦片战争之后常使用“文明”一词,后来清朝灭亡了,“文明”渐渐被“文化”所取代,像“新文化运动”。 《易经》中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我们中国古人的文化观。简单地说,“文”就是花样,并不是清一色,而人文就是指各式各样不同的人,而天下就是不同之人可以相安相处。 “文明”此二字出自《小戴纪》,即“情深而文明”。中国古人不仅有人文,还有天文和地文,日月星辰四时运转是天文;高山深谷水流树木是地文;男女老幼智愚强弱是人文。 “文”属于花样色彩,如果花样色彩很鲜明光亮,这就是“明”了。夫妻“情不深”,马马虎虎就不属于文明,当然没有夫妻之别,仅有生育后代,连文化都不算,但夫妻情深,夫更像夫,妻更像妻,二者都非常清晰明了,那就是“情深而文明”。 中国古人认为天生有男有女,属于自然,但由男女化为夫妻,这便是人文,便是文化了。中国人常使用“道”来表达文化的观念。道属于人生之共相,政治军事法律都要有道,文化也不例外,男女相交有也要有道,夫有夫道,妇有妇道,父母之道,儿女之道等等,即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道”为“路”属于形而下,但人为何要走这样的“路”,必有一所以然,那所以然就是形而上。中国人最能讲“道理”,但实际上对人只能讲“道”,“理”是对物而言。中国人多讲人道,而少谈物理,因此我们的文化重人文,这一点和西方有所不同。 中国人虽不长谈物理,但却有术,即如何驾驭物为人所用,有时候常将术与道合用,即“道术”。但二者明显不同,战术是要使战争胜利,而道研究的是为什么要有战争。而如果将“术”用在驾驭人之上的权术,那就属于违背“道”,因此教育不能成为“术”,必须以“道”为准则,即所谓的“士志于道”。 《中庸》载“天命之谓性,率性之为道”,中国人特别看重“性”,孔子讲“性相近”,孟子讲“性善”,荀子讲“性恶”。《论语》里面讲“性”不多,但多谈“命”,因为“性”由“天命”而来,知“命”就是知“性”。 天命属于生为人而有之,孟子举一葬礼来说明,人看到父母尸体抛之荒野于不顾于心不忍,后人称之为孝心,由孝心便有孝道,将尸体掩埋称之为葬礼,这属于“术”。 故《中庸》使用“诚则明”,诚由心来,心即天命,人之为人之因。“明”属于知道如此行,但没有心,人就无法“明”,而要想“明”,则必须向心“诚”,即不违背人之为人的天命。如果将这种人性发挥到圆满无缺才是道,即所谓的“尽性”,而如果有人站起来提倡这番理论,这人便是圣人。 中国人还经常讲“性情”,可见理智只是人性的一部分,而且中国人更看重“情”。当按照性情做事称之为“道”,比如孝敬父母乃是尽孝道,而这样的行为也直接影响尽孝之人,他被称为“德”。因此,一切发源于性情的行为,又归到自己的德心上,这就是所谓的“德性”,或者称之为“道德”。 分享 EmailCopy URLFacebookTwitterPinterestWhatsAppTelegram 所属主题服侍添力 前一篇文章腐败下一篇文章人伦 大圐圙 人文圐圙你想知道历史真相吗?你想知道历史到底是成王败寇,任人打扮的小丑,还是真实历史事件的忠实纪录吗?老魏带你轻松有趣的看历史,真正做到还原历史真相,反思历史事件,真正让你做到“读史以明志,以史为鉴”。 阅读更多 服侍添力 向艺术大师卓别林致敬:卓大师的人生和主要代表作。 2025年 1月 22日 服侍添力 萧三匝:李鸿章说:“所有资本,无论是美国的还是欧洲... 2025年 1月 3日 服侍添力 路易吉会对保险行业和司法造成的影响有多大? 2025年 1月 3日 最新文章 向艺术大师卓别林致敬:卓大师的人生和主要代表作。 2025年 1月 22日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2025年 1月 22日 不仅要接受爱,还要活出爱 2025年 1月 22日 未来不可知 2025年 1月 22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