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2 12 月, 2024
spot_img

中国民间信仰的思考:《香火》

宁浩自编自导的处女作电影《香火》,没有专业的演员,原生态的拍摄手法,初看以为是纪录片。豆瓣给出8.2的高分,并获得东京国际电影和香港国际电影节等很多大奖,非常值得一看。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晋北一个小县城(怀仁),而男主角的发生地则是一个叫南寨子的小村。村里人养羊人居多,所以我们的男一号,一位出家的年轻和尚。一是希望杀羊人可以到庙里赎罪,另一方面他的逻辑是“出家人,得有庙,庙里得有佛像”,而且他也只能指望人们上香拜佛的香火钱来度日。

但毕竟属于村里小庙年久失修,结果在临年前佛像突然倒塌,这也意味着他原本指望过年的香火钱,一下子就倒塌了。于是,他决定去县里相关部门寻找解决方案。

负责宗教事务的科长还没等和尚说完,或者说你还没和他哭穷,他倒先和你哭起穷来,并建议他还俗。期间,修缮教堂的大婶送来一箱水果,反倒受到了科长热心接待。最后,科长给和尚一个注意,要不找一找负责文物的小安。

小安正在排练县里春节晚会的节目,而当和尚刚进来的时候,背景是新世纪的台词,新世界和旧庙宇的对比非常强烈。小安直接拒绝没钱,村里小庙本来也不归他。不过,小安问他庙里有没有老窗框,如果有可以拆下来算文物,说不定可以够重塑佛像的钱。

和尚最后将窗框弄到了小安那里,但只有两千元的白条,钱只能过了正月有,这不是故意气和尚吗?民间香火原本就一个正月,过了这个月还哪有香火呢?和尚无奈只能找自己的师兄,看能不能凭借手中白条先借一点钱修佛像,结果被大师兄拒绝。

正经路子筹不到,他就使用佛家的路子化缘。从开始没有所谓的“功德碑”到帮人说好话,“功德越大,越心想事成”。很快,和尚就化得1350元,但钱还没捂热乎,就被派出所以“非法所得”没收。和尚也是被冷嘲热讽,甚至被怀疑是不是和尚?并且还被和妓女关在一起,这种荒诞的风格在影片中屡见不鲜

无奈和尚开始“佛眼看世界”,就是给人家算命,好不容易弄到钱,结果被一群小混混以抢走不说,人还被打个半死。而经常算命戴墨镜的盲人,摘下眼镜看着这个抢了他生意的和尚反而幸灾乐祸。

正在所有的路被堵死时,和尚狼狈地抗着自行车返回村子的途中,遇到了一位信佛之人,他邻居家媳妇也不知道得了什么怪病,钱没少花命没少算,就是卧床不起。

和尚被请了去,结果胡乱说些算命的话,拿出花12块钱从地摊上买的小金佛,骗人家说是从五台山上开光请回来,还说给钱有“三六九”的说法,就这样3000元修佛像的钱终于到手。

最后,佛像修好金光闪闪,村里人都参加了和尚的开光仪式。结尾剧情再次反转,上面一纸命令要修致富路,这座庙必须拆,随着一个画着圆圈的“拆”字,电影业结束了。

《香火》使用的是标准的晋北方言,对于熟悉这门语言的晋北人来说十分亲切,但相比其他地方的人来说相对比较困难,好在有字幕。即便如此,像“没尸首”这样的词汇,普通话中很难翻译它究竟是什么意思?但当地人却十分清楚她是什么意思?

宁浩导演作为山西人,他用荒诞的喜剧风格来还原山西北部一个小地方的人们信仰在逐渐缺失。和尚从一开始的单纯,最后变成了一个胡说八道骗人钱财还心安理得的骗子,而这种单纯也仅仅是谋生,正如他自己所言:“只会当和尚,其它不会”,难道是不会,还是不愿意呢?导演并没有告诉我们,反而给我们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很多时候,我们也以为自己的信念会改变现实,但命运好像有时候特别喜欢作弄人。正如和尚为了修佛像,各种招数全部使出,结果却猝不及防被拆。他为此忘记了自己的初衷,为此迷失了自我,但最后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局。

和尚的香火已断,最终他的信仰也必将丢失。在现实面前,和尚的信仰如此不堪一击,那么作为傍观者的我们呢?如果我们将信仰理解成为信念,我们还会嘲笑和尚吗?谁还没有自己的信念呢?我们自己何尝不是“和尚”呢?

电影中一闪而过的教堂修缮片段,或许也意味着民间正在寻找另一种信仰来代替和尚的香火,但如果也只是将其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其结果不会比和尚的香火好到哪里去。

每一个谋生之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信仰,但谁又能保证在谋生之下持守自己的信仰呢?没有信仰的人生不值得羡慕,但持守一生的信仰实在是一件难事,它无关乎金钱、无关乎得失、无关乎利益、无关乎名誉,而是心灵的自由、灵魂的救赎、生命的更新和天国的永恒。


所属主题
大圐圙 人文圐圙
大圐圙 人文圐圙
你想知道历史真相吗?你想知道历史到底是成王败寇,任人打扮的小丑,还是真实历史事件的忠实纪录吗?老魏带你轻松有趣的看历史,真正做到还原历史真相,反思历史事件,真正让你做到“读史以明志,以史为鉴”。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