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0 1 月, 2025
spot_img

萧三匝:27个问题讲透美国(中)

萧三匝:27个问题讲透美国(中)

十一、美国文明直接继承了英国文明,那美国从中世纪的英国到底继承了哪些重要的文明传统?

答:

1.法治精神

2.代议制政体

3.骑士精神和绅士观念

4.经院哲学和大学体制

十二、英国法治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答:最大的特点是普通法体系,同时又加入了衡平法、罗马法甚至教会法的原则。

(一)普通法的形成

不是形成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而是诺曼人征服以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英格兰政治和法律都相当粗陋,甚至没有全国性的军队。

(二)普通法的特点

1.源自人民的习惯;

2.自下而上性;

3.无须批准;

4.非成文法,也不是由立法机构、议会、国王、法官创制;

5.遵从先例判决;

6.确定性、可预期性;

7.陪审团:法不背离民情,情理结合,同时训练人民的法治和公共政治意识,代议制起源于英国的原因之一;

8.法官中立;

9.无罪推定;

10.自由辩论;

11.保护私权,杜绝政治介入;

12.不断演化,连续性。

(三)普通法的优点

1.保护秩序:容易团结对外。

2.保护自由:王在法下。法律出国王,而非国王出法律。

(四)衡平法的中和

1.普通法的缺点:老办法未必能解决新问题。

2.衡平法的特点:以公义为标尺,参入罗马法、教会法中的自然法理论。

3.衡平法的实行:大法官法院。

十三、为什么代议制首先出现在英国?

答:

(一)一般原因

社会的分权结构导致博弈和契约意识

1.贵族与国王分权:国王不过是贵族的首领,谁都打不过谁。

2.教会与政府分权:罗马教皇可以通过绝罚措施命令信徒(民众)反对国王,同时教会也是最大的地主。

3.自治市镇与政府分权:依靠特许状。

4.大学与教会、政府分权:分享话语权。

(二)特殊原因

英国王权比较弱,1215年《大宪章》之后,贵族一直坚持与国王分权。

1.《大宪章》通过实践奠定了法律之上的原则:国王在法律之下,如果国王违法,贵族和民众就可以通过议会剥夺国王的权力。

2.三级会议:源于1295年爱德华一世召集的“模范议会”,目的是为了筹集军费对抗法国人和苏格兰人。“模范议会”确立了“众人之事应得到众人许可”的原则。

A.教士:选择退出议会,因为他们害怕失去只按自己的估值缴税的权利。

B.贵族:重点。

C.平民:有产者,包括贵族的儿子们和骑士。

于是形成国王、贵族、平民三方博弈机制。贵族逐渐形成上议院,平民逐渐形成下议院。财政权逐渐转移至下议院,不经人民代表同意不能征税,由此制约了国王妄为的行为。

(三)西方为何分而不散

关键是有共同的信仰,共同的信仰产生共同体意识。

十四、什么是骑士精神?骑士精神和现代绅士精神有什么关系?

答:

(一)骑士精神的特点

注重荣誉、尽忠职守、心系公义、勇敢顽强、慷慨大度、高举信仰、谦恭得体、善于学习。

(二)从骑士到绅士

文艺复兴后绅士代替骑士,与骑士相比,绅士增加了优雅风度。埃德蒙•伯克曾说,欧洲文明由两大力量维系:基督教信仰和绅士精神。

美国人主要是欧洲穷人移民过去的,没有骑士,但逐渐产生了绅士,如华盛顿。

(三)自然贵族

绅士又被称为自然贵族。因为共和国需要公民的美德维系,自然贵族就成为维系美国美德的载体。

约翰•亚当斯说:“我理解的那些贵族是指所有那些能够指导、影响或争取多于平均数的投票的人,每个能否并真会影响另一个人与他投相同票的人都是贵族。很少有人会否认,每个国家、政党、城市和乡村都有富有德性和才干的自然贵族。”

柯克说:“殖民地贵族阶层的成长让美国的民主成为可能。正如梭伦和亚里士多德所知晓的,如果没有一群能干的领导者,民主政体都无法取得大的成就,甚至无法长期存在下去。”“一旦有些美国人获得大片土地或者大量商业财富——或者土地加商业财富,美国的绅士阶层就成长起来了。这一阶层将主导美国的政治,既通过殖民地的代表机构和地方政府,也通过它确立的准则。这一阶层将签署独立宣言并起草美国宪法。”

十五、为什么经院哲学和大学对美国的影响很大?

答:

(一)大学诞生史

11-12世记诞生,起源于修道院学校和教会学校,目的是为荣耀上帝而研究普遍真理,并培养会和国家的管理精英。后来成为欧洲文明的承载者和现代性的孕育者,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基本上都发端于大学。

(二)大学的特点

1.独立性

逐渐独立于教会和国家。

2.普遍性

使用拉丁语而非方言;教授和学生跨国流动;学历普遍承认。

(三)经院哲学的价值:以托马斯阿奎那为例

1.熔铸“两希”文明为一炉

引亚里士多德,打通信仰与理性,为人的理性辩护。

2.构建完整的法治观念

永恒法

自然法

人间法

3.为国家辩护

奥古斯丁:由于人的罪性,国家是必要的恶,不重视国家。

阿奎那:国家是自然和有益的,政府是达成公共善的手段。

4.为混合政体辩护

不仅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理论,而且为混合政体找到了《圣经》源头。摩西——统治;长老——协助;人民——选举。

5.为反抗权辩护

A.公民而非臣民观念

B.通过制度限制王权

C.人民有权推翻暴君

阿奎那的政治思想不仅被后来的政治学家继承发挥,而且也被改教家如加尔文等继承发挥。

十六、文艺复兴对西方文明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答:

(一)时代背景

1.伊斯兰世界一直研究亚里士多德,哲学、科学取得巨大进步。

2.伊斯兰进攻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陷落,大量拜占庭学者和贵族逃到意大利,说服西方更全面地了解古希腊文明遗产。

(二)主要观点

高举人的价值和尊严,如皮克认为“人只比天使微小一点”。

(三)正面价值

人类涌起改善自身的希望,融入到美国的信念之中。

(四)负面影响

“许多人文主义者的骄傲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谦卑的节制,但知识的傲慢和过于自信的种子已经种下,到了一定时候,人会将自己看作最要紧的存在和终极目的。”

十七、宗教改革对西方文明带来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答:宗教改革诞生的基督新教,尤其是加尔文主义(也即新教里的改革宗)催生了现代政治,催生了自由。由于加尔文的思想在改教家中最具体系性,《基督教要义》一书也被公认为是集宗教改革之大成的著作,所以主要谈谈加尔文思想。

(一)加尔文的宗教思想

1.因信称义,人人皆祭司

A.天教:人得救要通过教会作为中介。注重教会长期以来形成的权威,包括:《圣经》、传统、教父和教会博士的著作、教会大会的共识、圣徒的言论和事迹、教令。

B.新教:人人都可以直接面对上帝,而不需要天教教会这个金字塔形的中介。心灵自由带来政治自由。

2.上帝主权论

帝主权不仅临在于教会,而且必须充满整个社会。

3.天职观念

发端于马丁•路德,认为任何世俗工作都是荣耀上帝的管道,都能获得上帝的悦纳。工作出色可以证明被上帝拣选。

(二)加尔文的政治思想

“两个国度”思想,源于《圣经》“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1.教会与政府相互独立:两种权柄都来自上-帝,都需要人顺服。

会负责属天事务,管人的灵魂;政府负责属世事务,管人的行动。反对路德宗教会依附于政府的做法。

2.教会与政府两种权力互补互助,而非对抗。

3.政府必须被宪法约束:源于圣约观。

4.没有建立政治合法性理论,但偏好于共和政体(民主政体与贵族政体的混合),认为全民都应该有选举权、代议制。源于《旧约》中长老组成的议事会的权力。但这些思想并不明晰。

5.政治思想不彻底,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政教分立

A.世俗议会有权力裁判牧师们对经文的争议;

B.政府有责任关心纯正信仰的建立,破除人们的偶像崇拜,帮助基督国度的扩张,制止渎神行为;

C.不能接受最高行政首脑不是基督徒;

D.不宽容宗教异端,不能接受教会的多元化等等。

(三)加尔文的法律思想

1.法律源于上-帝,源于《旧约》“十诫”和《新约》“登山宝训”,原则即是公义和爱。

2.道德律就是自然法,高于其他法律,人们通过良心感知道德律。神的法高于自然法,也是自然法的源头。这不是现代所谓与神脱钩的“自然法”,而是对托马斯阿奎那思想的继承。

3.《旧约》里的民事律、礼仪律不具备对所有世俗国家的约束力,因为民事律需要处境化,而耶基-督通过自我献祭成全了礼仪律。

4.法律的目的是让人荣耀上-帝,也即是行出上-帝的那些美好属性。

5.统治者的权力在法律之下,也在圣约之下,国家的一切权力都应该受到制衡。

(四)加尔文的反抗权思想

1.一般意义上讲,公民要顺服掌权者,因为政府的权力是上-帝设立的。

2.反对公民因私人恩怨不服从政府及其官员,反对以私意评断法律。

3.官员有权力制约暴君滥用权力,甚至废黜暴君,保护人民的自由,因为教-会的公会议有权废黜教皇,也因为罗马法规定,德意志的选帝侯有权废黜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不过,宗教改革中,是路德第一个提出公民有反抗暴君的权力的观点。加尔文不过是对上述三种思想传统的综合、发展与普及。

4.加尔文后来发展到认为政府如果滥用权力,普通公民也可以反抗、废黜之。他在《<使徒行传>注释》中写到,一个不荣耀上-帝的君王或官员不过就是一个普通平民,“我们本不欲违抗君王的权柄,但是对那些禁止我们将荣耀和敬拜归给配得的上-帝基-督,反而归给君王和政府的命令,我们的信仰催促我们尽力反抗”。在《关于<但以理书>最后8章的布道》(出版于加尔文去世之后一年,即1565年)中,他反复强调说,恰恰为了顺服上-帝,我们有权力反抗一个亵渎自己职分的君王。

(五)后续影响

加尔文既是保守的,又是前瞻的,现代政治的很多元素都已经被他开启,接过他的接力棒的,不仅有后来的加尔文主义者,也有世俗的政治思想家,他关于自由与反抗的思想由此逐渐成为了西方现代主流思想的一部分。

从实践上来看,加尔文主义者通过不懈奋斗,重塑了日内瓦、法国、苏格兰、英国的政治,由于清教徒殖民北美,美国最先的13州绝大多数人都认信某种派别的基-督新教,因此加尔文主义也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秩序的形成。

(六)提请思考

基-督徒应该绝对顺服世俗政权吗?

1.上-帝主权高于政权,国王只是上-帝主权的世俗代理人,而不是主权所有人。

2.国王应该顺服上-帝主权,做践行上-帝旨意的表率,此乃国王统治人民和人民顺服国王的前提。国王如果悖逆上-帝,国民可以不服从甚至反抗。因为“顺从神,而不顺从人,是应当的。”保守主义保守的是神意秩序,而非任何秩序,更非悖逆神意的秩序。

十八、英国国教是圣公会,清教徒正是因为反对国教才殖民到北美大陆去的,那么应该如何评价圣公会?

答:问题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一)英国为何要成立国教

国王为了集权,为了国内秩序的稳定。

(二)圣公会的特点

1.组织上遵从罗马天教金字塔形的治理结构。

2.英国国王而非罗马教皇是教-会最高领导人,因此不听从教皇谕令。

3.神学思想上受新教加尔文教派影响。

(三)胡克思想:中道原则

要从思想理路上说清楚圣公会,就必须从理查德胡克说起。

教:唯独《圣-经》具有权威,《圣-经》是真理的唯一来源,《圣-经》中的律法必须坚决执行,《圣-经》没提到的事物都要坚决制止。

胡克:如果教-会传统与《圣-经》并不冲突,那么教-会传统应该受到尊重;《圣-经》固然启示真理,但《圣-经》不是人认识真理的唯一路径,人的理性也可以认识真理。“虽然《圣-经》没有错误,但它不能提供一套完整的规则,让人自己可以在所有环境和时代里管理自己。因此,人发展出而且自己也遵从成文法,也即由共同体强制执行的法律,抛弃这一法律将毁灭掉整个文明的社会秩序。”

教:教-会治理模式和政治模式都应该普世统一。

胡克:“上-帝主权下的人类经验是上-帝启示的渠道。一个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认识到个人秩序和公共秩序的某些真理——人类在某些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形成的共识。我们必须征求的不仅仅是生活在某个年份的人们的意见,而且更需要了解我们之前所有世代的人的结论性看法——也即经过时间过滤的人类智慧。”

“因此,胡克是具有可信度的连续性观念的倡导者。他推崇的原则是,就教-会和国家事务而言,我们必须争取让代代相连。教-会和国家是生生不息的联合体:如果我们摧毁已制定生效的法律、生气勃勃的习俗和广受欢迎的礼仪,我们就是在鲁莽地忽视过去的教训并将社会的未来置于险境。我们的宗教、我们的文化,以及我们的政治权利都凭借着连续性得以维系:既凭借着我们对先人成就的尊重,也凭借着我们对后代生存境况的关切。正如每个人的身体只有在有机代谢的过程中保持着至关重要的连续性才能存活下来一样,除非法律和习俗在漫长的岁月中保持一致,否则教-会和文明的社会秩序一定会消亡。任何无视有益的社会联合的人都是愚蠢的,尽管个体会消失,但社会将绵延不绝,没有人可以凭空造出一所新教-会或一个新社会。良善的政治建制就是从连续性中生长出来的。”在不同的环境下应该采用不同的政府形式,任何良好的政府形式都必须切合于一国的历史经验。

教:将天-主-教七大圣礼压减成两大圣礼:洗礼、圣餐。

圣公会:圣礼分“核心部分”(救恩所必须)和“辅助部分”(方便宗教实践),不能一扫而光。由此主张宗教宽容。

(四)如何评价胡克思想

1.既然上-帝是全能的上-帝,祂就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显明真理,而不仅仅是《圣-经》,但《圣-经》的明晰性使得它可以作为通过其他途径探索的真理的标尺。从这个角度看,传统并非不重要,但传统的确需要渐进更新。

2.《圣-经》中并未明确记载上-帝安排的具体政治制度和教-会治理模式,因此可以认为这是上-帝留给人自由探索的范畴。

3.因为人都是有限的,没有人能完全认识上-帝,每个人对《圣-经》的领受、理解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更关键的是在任何一个国家,总有人不是信徒,因此用教义治理国家是根本行不通的。国家不是一个神圣组织,只能是一个世俗组织。因此,政教必须分立。

十九、现代政治哲学如何影响了美国秩序?

答:从霍布斯到洛克到伯克。

(一)霍布斯:代表作《利维坦》

1.个人主义

传统派认为国家是一个灵魂的共同体,人们应该对上-帝忠诚,并效忠于一位基-督徒国王。霍布斯本质上是无神论者,认为“真正存在的只有个人,而且个人的社会动机不是爱与忠诚,而是自利和恐惧。”

乔治萨拜因认为,霍布斯的“个人主义代表了霍布斯完全现代的思想成分,而且他在这一方面的思想也最为准确地抓住了即将到来的那个时代的主题。在他之后两百年,多数思想家似乎将自利看作比公正无私更加显而易见的动机,而且明智的自利也是比任何形式的集体行动更加对路的治疗社会疾病的药方”。

2.自然状态

假设在政治社会形成之前的状态。霍布斯认为,这个自然状态中的人都是“孤独、贫穷、肮脏、野蛮和短暂的”,每个人都是别人的敌人,必将相互厮杀,充满恐惧,建立共同体的目的就是为了安全,避免相互厮杀,追求物质享受。

3.国家观

为了安全,为了避免相互厮杀,也为了增进物质财富,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的一切权利交给国家这个利维坦。国家应该拥有绝对权力,原子式的个人只能臣服、屈服于国家权力。国家具有主权,靠刀剑行使主权。

这与中世纪的观念截然相反,中世纪:

A.人们认为国家是上-帝命定的、以爱为纽带的共同体,国王不具有绝对主权,只是上-帝主权的托管人,国家应该增进国民的道德品质。

B.各种势力(国王、贵族、教-会、行会、乡镇、大学等)高度分权,共享因博弈而来的自由。

4.政教分立

5.霍布斯对美国的影响

个人中心主义和物质主义,抛弃了集权国家观。个人中心主义和物质主义产生的历史原因:

A.殖民地历史经验的缺乏

B.英格兰政治控制鞭长莫及

C.英格兰教-会体系分裂、虚弱

D.移民居住分散,乡镇规模太小

E.边疆广大,扩展边疆的诱惑力巨大

6.对霍布斯的评价

权主义和自由主义共同的先声

权主义:因为强调国家的绝对权力。

自由主义:因为强调个人主义。

(二)洛克:针对霍布斯

1.个人主义

代表作《人类理解论》

A.“洛克没有否认上-帝的存在,不过他认为,上-帝没有将内在的真理普遍赋予人类。相反,上-帝将感知力和反思力赐予单个的个人,人们凭此就能发现他们需要了解现实世界的什么。”

B.人类不存在任何内在观念,人类的大脑出生时像一块白板,人类通过经验给感官留下的印记形成各种观念。

C.形成观念靠比较、区别、判断和决断。

D.本质上是高举理性主义,反对宗教狂热。

2.自然状态

霍布斯:把自然状态理解为人人相互厮杀的动物庄园。

洛克:并不认为自然状态如此糟糕。

3.国家观

代表作《政府论》。

霍布斯:成立政府是为了保障人的安全和物质财富。

洛克:政府是通过地位平等的人们的自由协定,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自由和财产而设立的,比霍布斯多了一个对人的自由的保障。

霍布斯:主权者拥有绝对权力,人民只能屈从。

洛克:主权在民,人民通过选举将权力委托给议会,政府的权力源自议会,其权力不是绝对的,而是有限的,人民还保留了推翻暴政的权力。

霍布斯:主权者在法律之上,靠武力统治。

洛克:国王除了作为王国利益的保护者和法律的看守者外几乎没有其他权力,王在法下。

4.宗教宽容观念

源自英国持续不断的宗教纷争和战争,宗教宽容也是社会逐渐形成的共识。1687年,改信罗马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发布了《宽容宣言》,废除了针对天-主-教徒和不从国教者的处罚法令,但得不到执行。

(三)伯克:针对洛克

共同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社会契约不只是为了确保个人私欲的商业机制,而是源自圣约的友爱共同体,私欲应该得到限制,应该倡导义务感。真正的社会协定是永恒的,它将死人、活人和尚未出生的人联结在一起,而且我们都是这一灵性和社会伙伴关系的一部分,因为它是上-帝命定的。

(四)对洛克思想的评价

1.高扬理性,走向极端会导致理性崇拜。个人主义本质上是人自以为义,必将导致“理性的自负”。

2.社会契约论是一种想象,因为自然状态是一种假设,缺乏历史根据。按《圣-经》教导,人一出生下来就生活在社会中,不存在没有文明因素的自然状态。如果高举由人出于自利形成的社会契约论将导致灾难,如法国大革命。

3.社会契约可以作为圣约、习俗的补充,如美国制宪。

(五)洛克对美国的影响

1.柯克认为:“在当下的美国,没有哪位政治哲学家被普遍引用的程度超过约翰洛克,不过,也没有哪位政治哲学家被如此粗枝大叶地理解。洛克的名字几乎变成美德、宽容和代议制政府的同义词,有些学者甚至说,到目前为止,不管好坏,洛克的观念几乎等同于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2.“美国人将利用洛克,不过不会崇拜他。总体而言,美国的领袖们既不接受霍布斯的决定论和绝对主权观,也不全盘认同洛克提出的有关社会起源和人类理解力的观念。”举例:洛克是阿什利勋爵的密友,曾应后者之邀为殖民地时期的卡罗莱纳起草宪法,不过卡罗莱纳殖民者后来还是拒绝了洛克起草的宪法。

3.美国人理解的自由是圣约下的、尊重传统习俗的、宪政式的自由。


所属主题
匝说
匝说
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