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给机构两个同事,其中一位是干练、上进的卞淑美老师,推荐唐浩明的《曾国藩》。我20多年前读过这套书,但最近给同事推荐却是因为读了曹德旺先生的《心若菩提》。
曹先生9岁上学,14岁因为在老师头上撒尿,被迫辍学。但他却是一位酷爱读书的人。而且他的读书方法与众不同,讲求经世致用、知行合一。正如刘向所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不善读书,只会越读越愚。有名的范进先生就是例子。
曹德旺先生创建福耀,是“汽车玻璃大王”和“慈善大王”,乐善好施,但家里的书却从不外借。平生对他影响最大的书,就有《曾国藩》、和艾尔·赖兹所著《聚焦法规》(FOCUS)。
在《心若菩提》一书中,曹德旺先生自述,1995年,上海锦江饭店总经理助理袁辽俊先生向他推荐《曾国藩》,并赠送他一套。那段时间他工作忙,每天读几页,过了两个多月才读完。读完之后没读出所以然来。
他就琢磨:“小袁不可能平白无故地赠送我这套书,必然有他的用意。可是,他的用意是什么呢?”
想不明白。继续读。他把三卷本《曾国藩》有从头读了一遍。还是没看出所以然来。
没读出个所以然就别读了,或者,打个电话问问小袁为什么要送这套书,这不是很简单吗?是很简单。但这不是曹德旺的风格。他不服输,“我就不相信读不出名堂来”。
再读一遍。
《曾国藩》读了三遍。这下读明白了。小袁赠送他这套书是要给他一个建议。这个建议是一句话,十二个字:
敬胜怠、意胜欲;知其雄,守其雌。
读明白之后,曹德旺打电话向小袁表示感谢。并请书法名家将这十二字写成对联挂在他的办公室里,整整挂了八年。
这就是伟大企业家和慈善家曹德旺先生之读书法。
我十二个字自是我的座右铭。而我读《心若菩提》数遍,并以此为基础给小学生写曹德旺先生的故事。我读他的书,对我教育最深的是《聚焦法规》,我的人生到了这番地步,需要做减法,做聚焦啊。
附 阿信著《玻璃大王曹德旺的故事》节选:
曹德旺辍学这年他才14岁。学上不成了,妈妈从生产队里牵了一头牛回来,从此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帮妈妈捡柴、挑水、去田里放牛。小朋友啊,可不要小看放牛这件事,放牛放得好也能放出名堂来。玻璃大王曹德旺小时候放过牛,家住山东高密的管谟业先生先生小时候也放过牛。管谟业是谁呢也许不知道,但他还有一个很有名的名字叫莫言,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啊。他放牛的时候一边看着天上的云彩,一边胡思乱想。他自己回忆说:
我的家乡高密东北乡是三个县交界的地区,交通闭塞,地广人稀。村子外边是一望无际的洼地,野草繁茂,野花很多,我每天都要到洼地理去放牛,因为我很小的时候已经辍学,所以当别人家的孩子在学校里读书时,我就在田野里与牛为伴。我对牛的了解甚至胜过对人的了解。我知道牛的喜怒哀乐,懂得牛的表情,知道它们心里想的什么。牛安详地吃草,眼睛蓝得好像大海里的海水。我想跟牛谈谈,但是牛只顾吃草,根本不理我。卧仰面朝天躺在草地上,看着天上的白云缓缓地移动,好像它们是一些懒洋洋的大汉。我想跟白云说话,白云也不理我。天上有许多鸟儿,有云雀,有百灵,还有一些我认识它们但叫不出名字。它们叫的实在是太动人了。我经常被鸟儿的叫声感动得热泪盈眶。我想与鸟儿们交流,但是它们也很忙,它们也不理睬我。我躺在草地上,心里充满了悲伤的感情。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首先学会了想入非非,然后我学会了自言自语……
长大后他把自己放牛时的想入非非和自言自语写成文字,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可以这样说,一般人放牛就是放牛,但莫言放牛的时候不停地让自己想入非非和自言自语,于是他成了作家。曹德旺放牛时没有自言自语和想入非非,但他也做了一件特别的事:读书。
他的小学老师林秉珠看得很准:曹德旺不是不喜欢读书,他只是好动、调皮而已。可以说,他比那些坐在教室里的学生更喜欢读书,更会读书。他的哥哥曹德凎比他年长两岁,于是他放牛时就把哥哥用过的课本带在身边,边放牛边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他就记下来,回家问哥哥。过了一段时间,哥哥说:“这样不行,我们还是买本《新华字典》吧!”
那时一本《新华字典》8毛钱,但在那个年代是一笔巨款。没有钱怎么办?兄弟俩一琢磨,割草赚钱吧!他们每天中午用两个小时割一箩筐马草,背去收购站卖2分钱。就这样割了整整40天马草,总算换来一本《新华字典》。
本公众号即将连载《玻璃大王曹德旺的故事》,以鼓励更多的中国孩子从小仿效曹德旺先生,做现代化的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