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0 1 月, 2025
spot_img

走出信仰误区,让信仰更纯粹

走出信仰误区,让信仰更纯粹

文:居法恩 | 图:pexels

 

信仰,是人类接触脆弱、复杂的生命和知识宇宙时一种的经验和反应,是人们追求真理,在悲喜过程中自我完善和超越自我的行为和信条。

一个人越是不断追问生命的意义,就越需要确立可靠的人生信仰。

宗教信仰作为信仰中的一种,其实质是人们对其所信仰的对象(包括特定的教理教义等),由认同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并用来指导和规范自己在社会中的行为。

因此,信仰必须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走出信仰误区,让信仰更纯粹

然而许多时候,人们在追求信仰的道路上,走着走着就迷失了方向,进入了信仰的误区。

成了“不到黄河不死心”的一根筋,成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我聪明。

他们的心变得千疮百孔,却又将许多痛苦无辜的加注在别人身上。

不仅误解了信仰,也恶化了信仰。

 01 

信仰使人有所寄托

但不单是精神寄托

人们常常将信仰置于摆脱生活的泥淖,去寻找一根救命稻草。

然而,这种临时的信仰,实质上是一种无奈而盲目的形式主义。

他们只是想寻找一种减缓痛苦的麻醉剂,却不能给人以真正的平安和慰藉。

走出信仰误区,让信仰更纯粹

真实的信仰绝非是寻找一份“精神寄托”,而是全身心的交托。

是切实相信有至高者向他招手、在他身旁扶持、在他耳边细语。

所以无论高山还是低谷,他失败而不气馁、受苦而不畏缩、失望也不绝望、无恐无惧、无怨无悔地奔向标竿。

 02 

信仰使人蒙恩惠

但不是功利主义

现代人在接受一种信仰之前,往往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个信仰必须是“有用的”

直白点说就是,要不要信你,取决于你管不管用。

比如高考前,一些父母几乎能把附近的寺庙、道观、教堂拜了个遍。对他们来说,你是哪路神仙并不重要,能保佑孩子考高分才最重要。

走出信仰误区,让信仰更纯粹

 

当他们求之不得时,就会对信仰失去信心,撕掉伪装虔诚的面具,虚假和背叛显露无疑。

 

这种“功利主义”的信仰,是真理信仰的敌人,它会衍生出”成功神学”这样的”怪胎”,败坏人心。

“功利主义”包括实用主义,其核心是利己,有利则来,无利则去,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为满足自我为出发点。

走出信仰误区,让信仰更纯粹

这样的信仰如同交易,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多得回报。

实际我们信仰上D,就如子女对待父母一样,报恩还爱是理所应当的,不能另有“企图”。

 03 

信仰使人弃恶从善

却不单在教人为善

大部分宗教都包含了劝人为善的思想,因为他们总是与人生息息相关。

而人生在世所面临的其中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弃恶从善,从而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带来和平与幸福。

可见,信仰能够使人弃恶从善,但是,劝人为善仅仅是信仰的一部分,却不是全部。

 

走出信仰误区,让信仰更纯粹

真正的信仰在于开启人的眼睛,使人觉察到人的尊严,在这种认知下,我们很自然地去爱、去服务。

那是一种发诸内而形于外的自然流露,而非刻意的矫揉造作。

正如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决不是为了表演给人看而已。

其实要做善人,未必一定要相信宗教,我们有时也会见到行为上的好人,内里却是伪装的君子。

走出信仰误区,让信仰更纯粹

真信仰带来的就是内里的改变,并不是说行为不重要。

如果一个人说自己有信仰,却仍没有践行宽容、和睦、正直,或是没有因此变得更仁爱、更良善,没有接纳周围的人,没有让人感到温暖和舒畅。

这都不能说,他是真正拥有信仰的人。

 04 

信仰能出现奇迹

但不在乎奇迹的发生

曾经就有人请夫子显个奇迹给他们看,夫子当然没有照着他们所求的给他们成全。

而是从真理的角度出发,把人真正的需要讲了出来。

其实无论哪个时代,好奇心一直在驱使人渴望见到奇人异事,以至于许多人说:

 

除非看见,否则他们就不信。

走出信仰误区,让信仰更纯粹

现今也是如此,如果哪里开神迹大会,就会吸引很多的人就会踊跃参加。

异端、极端他们喜欢用这些古怪事来吸引人,很多人也把自己的信心建立在神迹上面。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人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有特殊的经历,如:疾病得到医治、患难中的保守、奇妙的供应等。

但是,比起神迹,我们更需要的是真理。

走出信仰误区,让信仰更纯粹

信仰要建立在真理的根基上,而不是建立在神迹奇事或其它特殊经历上,刻意追求神迹会使人忽略真理,从而让人误入歧途。

保罗也没有叫人追求神迹:

 

“犹太人是要神迹,希利尼人是求智慧,我们却是传……。”

走出信仰误区,让信仰更纯粹

真正的信仰会让我们看到这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大奇迹:

大自然的瑰丽、宇宙的奥秘、日月星辰的秩序,这一切都是“奇迹”;

当社会越来越和谐、人们相亲相爱、互相宽恕、当吸毒的人戒了毒、自我中心的人开始关心别人、当我们发觉我们所爱的人仍然健在……

这也都是“奇迹”,都值得我们庆贺、感恩、感谢。

 05 

信仰可以感动人

但不是过度狂热

有些人过分强调信仰的感性层面,结果逐渐走上狂热之途,过分的狂热会使人变得非理性和反理性。

他们表面上对信仰热忱、精进、虔诚,但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理智。

 

他们会妄自举起信仰的大旗,去攻击、甚至迫害异端者(其实只是异己者)。

甚至可以使人完全丧失人性,变得疯狂,即便大规模屠杀无辜也理直气壮。

走出信仰误区,让信仰更纯粹

狂热,意味着极端;偏激,意味着偏离正道。

法国的哲学家蒙丹尼曾说:

 

“折磨人的往往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人对事物的看法。”

一个人的看法往往会左右一个人的行为,不断重复的行为就会形成习惯,一个人有怎样的习惯,渐渐地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格,一个人有怎样的品格,就会决定他一生的命运。

走出信仰误区,让信仰更纯粹

所以一个人的思想观念与信念,对一个人的一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

它可以把人从黑暗带向光明,也可以置人于黑暗的死胡同。

不管是什么信仰,如果过于狂热,失去理智,其路径就已经走偏了。

信仰,务必要摆脱狂热的陷阱,保持清醒而理智头脑。

 06 

信仰要遵守礼节礼仪

但礼仪并不等于信仰

当时犹太民,只注重举行宗教仪式、规范行为准则,这一切都是外表的形式,却忽略了更重要的一点——真情的投入。

所以夫子纠正他们:

 

信仰不单单是一套仪文,也不纯粹是为了让自己的良心过得去,而是要怀着一颗真诚的心。

走出信仰误区,让信仰更纯粹

有时候我们把程序设计得很完美:

美妙的音乐、优雅的词汇、整齐的步伐,尽管是一种享受,但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有真情的流露。

可见,信仰与礼仪的关系,好比皮与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信仰是本,礼仪是末;信仰是内容,礼仪是形式;信仰决定礼仪,礼仪服务信仰。

信仰是构建礼仪的核心,礼仪是表现信仰的形式,不能把礼仪形式当作信仰内容。

走出信仰误区,让信仰更纯粹

当然也不是说礼仪不重要。

 

礼仪作为信仰的外在表现形式,信仰若不借着礼仪来表现,其内容就无法显明,个人生活也会空洞缺失。

礼仪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听觉冲击,能带给人深层体悟。

所以只重外表而缺乏内心的真诚,实在是舍本逐末;必须两者兼备,才能相得益彰。

 07 

信仰是相信和顺从

但要避免盲目和无知

易中天老师说:

多种信仰即无信仰,什么都信等于什么都不信。

愚蠢的轻信和自以为是的怀疑态度都是信仰的大敌,真实的信心应该包含负责任地怀疑。

走出信仰误区,让信仰更纯粹

这是一个多元开放的时代,当各种信息和观点层出不穷的时候,其中也不乏误导和虚假的内容。

尤其是异端横行、假师傅猖狂的时代,如果你什么都信,也就意味着你什么都不信。

在这种情况下,质疑精神真的很重要。它可以引领我们不断的深入思考,从而区分真相和谎言。

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相信什么或者不应该相信什么。

而是要给我们的大脑装一个防火墙,对于各种零碎的信息要进行过滤,筛选,评估和判断。

走出信仰误区,让信仰更纯粹

同时,我们也不能盲目追随一些所谓的名牧,否则就有可能失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要学会在平衡中寻找真相,要敢于质疑和挑战,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智慧人。

走出信仰误区,让信仰更纯粹

信仰,是人内心的一盏明灯。

它能在黑暗中为人们指引方向,在迷茫中抚慰孤独的灵魂,在俗世中坚守人性的底线。

人需要信仰,且需要真实正确的信仰。

真实正确的信仰,一定是带给人生奔跑的力量,也带给生命美好的盼望;既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能经得起环境的磨练。

走出信仰误区,让信仰更纯粹

错误的信仰让灵魂生病,让心灵扭曲,是“不到黄河不死心”的一根筋,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我聪明;

是性本善被错误的蒙蔽,他们的心变得千疮百孔,却又将许多痛苦无辜的加注在别人身上。

我们理智冷静的反省:是否被一些假象迷惑了?是否需要不断走出信仰内的一些人为误区?

千万不要把自己活成别人眼中的“疯子”

所属主题
约书亚777
约书亚777
让真光驱逐黑暗,让信仰点亮生活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