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3 12 月, 2024
spot_img

约翰·马吉|记录南京大屠杀的传教士

小引: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时,约翰·马吉是南京国际安全区的22名西方人之一。在日军占领期间,使得数千名女性免于日军的欺凌和杀害。他用16毫米黑白无声胶片拍摄了许多的受害者,还用日记记录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宝贵历史文献;也成为1946年在东京审判战犯中的三个(溥仪、许传音)王牌证人。

1884年10月10日,约翰·马吉(John Magee)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市一个律师家庭。1906年,22岁的约翰·马吉获得耶鲁大学学士学位,1911年,在马萨诸塞州剑桥的圣公会神学院获得学士学位。约翰·马吉|记录南京大屠杀的传教士宾夕法尼亚州区域图

1912年,约翰·马吉被美国圣公会按立为牧师,被派来中国传教。在美国圣公会的南京道胜堂(楼)服侍,遇到了中国内地会的英国传教士费斯·E·巴恪思,后来成为夫妇。约翰·马吉|记录南京大屠杀的传教士笔者在道胜堂寻访

1937年9月,战事逼近,约翰·马吉送走4个儿子和妻子,自己选择留下,在11月22日与其他的传教士、教授、医生、商人共计22人,推选拉贝为南京安全区主席,内设25个收容所接受了近30万难民,约翰·马吉先后担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和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分会主席,参与救助南京难民。约翰·马吉|记录南京大屠杀的传教士南京安全区示意图

1937年12月8日,日军占领南京东郊与南郊后,用飞机与重炮轰炸市区,到12月13日,南京终于陷落。日军全面占领南京。约翰·马吉利用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成员、国际红十字会主席的特殊身份帮助建立了一家难民医院。约翰·马吉|记录南京大屠杀的传教士约翰·马吉与难民医院病人

1937年12月13日,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发生后。几乎每12秒就有一名同胞遇难。约翰•马吉用拍摄福音传播的贝尔牌16mm家用摄像机,冒着生命危险秘密地在鼓楼医院一带拍下侵华日军屠杀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和平民,以及遭受摧残的百姓接受治疗的动态影像。这些珍贵镜头,成为留存至今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唯一动态影像。约翰·马吉|记录南京大屠杀的传教士16毫米摄影

1938年,乔治·菲奇向美国国会提交了秘密带出的胶片。包括国会、美军和红十字会等议员、军官和重要官员秘密观看了纪录片。乔治·菲奇为了保护仍在南京的约翰·马吉,并未提及拍摄者。同年,约翰·马吉返回美国,参加了一次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巡回报告会。5月,美国杂志刊登出了一些南京大屠杀的场景。人们才第一次知道日军在南京到底做了什么。约翰·马吉|记录南京大屠杀的传教士马吉全家合影

1939年5月,约翰·马吉返回中国,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日美开战,马吉回到美国,继续担任牧师工作。随着他拍摄的纪录片曝光,南京大屠杀也逐渐被国际社会知晓。有多个版本流向不同的国家,最后都下落不明消失不见。约翰·马吉|记录南京大屠杀的传教士约翰·马吉

1953年,约翰·马吉牧师在匹兹堡安息主怀,享年69岁。马吉临死前曾留下这样的遗嘱:“假如再活一次,还是要为中国人服务,中国是我的家。”约翰·马吉|记录南京大屠杀的传教士马吉拍摄的照片

1991年8月,约翰·马吉的儿子大卫·马吉从家中地下室里存放的父亲遗物中,找到了父亲当年拍摄的4本胶片总时间为105分钟拷贝和使用的那台16mm摄影机。这成为南京大屠杀证据搜集史上一个里程碑。2002年10月2日,大卫·马吉将摄影机捐赠给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约翰·马吉|记录南京大屠杀的传教士4本胶片

2002年8月2日,经南京市下关区人民政府批准,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图书馆正式命名为约翰·马吉图书馆。1958年,道胜堂教堂改为南京第十二中学图书馆,旧址建筑仍然保存完好。约翰·马吉|记录南京大屠杀的传教士克里斯·马吉在图书馆

2007年11月初,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反诉日本右翼作家名誉侵权案一审宣判,日方败诉。审判中有一件重要证据即是马吉拍摄的纪录片,画面中有当时才8岁的夏淑琴。她被日军连刺数刀昏死过去,待她醒来时全家9口有7人惨遭杀害,只有她和年仅4岁的妹妹侥幸生还。约翰·马吉|记录南京大屠杀的传教士克里斯·马吉与夏淑琴

2017年8月,59岁的克里斯·马吉追寻祖父足迹,来南京代表家族来参加紫金草国际和平纪念章颁发仪式。约翰·马吉|记录南京大屠杀的传教士克里斯·马吉

2019年12月13日下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捐赠仪式,美国纽约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三任会长邵子平、陈宪中、姜国镇,捐赠了美国牧师约翰·马吉影像“37分钟”版“一寸盘”,它深藏纽约地下室,时隔50多年再现身。约翰·马吉|记录南京大屠杀的传教士捐赠现场

–谢谢您的打赏转发–

不做传教士、可做传教事

寻访者手机、微信:139 688 32737


所属主题
寻访传教士的足迹
寻访传教士的足迹
寻找过去来华传教士在中国各地建造的教堂、创办的医院、开设的学校以及安葬在中国的坟墓。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