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 12 月, 2024
spot_img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三):具体的品质

恐惧与信心方面的适度是勇敢,其过度的形式,在无恐惧上的过度没有名称,很多品质都没有名称;在信心上过度是鲁莽。
快乐和痛苦方面的适度是节制,过度是放纵。在快乐上不及的人,没有名称,我们一般称之为冷漠的人。
在钱财的接受和付出方面适度是慷慨,过度与不及是挥霍和吝啬。挥霍的人在付出上过度,在接受上不及;吝啬的人在接受上过度,在付出上不及。
大方的人不同于慷慨的人,大方与对大笔钱财的处理有关,慷慨只和小笔钱财的处理有关。大方的过度是没有品味或粗俗,不及时小气。
荣誉与耻辱方面的适度是大度,过度时虚荣,不及是自卑。
在怒气方面适度的人称之为温和,过度被称为愠怒,不及则为麻木。
在交往的诚实方面,适度的品质被称作诚实,过度为自夸,不及则是自贬。在娱乐和愉悦性方面,适度是机智,过度是滑稽,不及则为呆板。在一般生活的愉悦性方面,适度是友爱,过度如果没有目的是谄媚,如果是为了得到好处是奉承,不及则是好争吵,乖戾的人。
尽管羞耻不是一种道德德性,但一个知羞耻的人却受人称赞。具有适度的人是有羞耻心,过度是羞怯,对什么事情都会感到惊恐,不及对什么事情都不觉得羞耻。
义愤是妒忌与幸灾乐祸之间的适度,它们都与我们为邻人的好运所感受的快乐或痛苦有关。义愤的人为邻人的不应得到的好运感到痛苦,妒忌的人在痛苦上更盛于义愤的人,他为别人一切的好运都感到痛苦,而幸灾乐祸的人则完全缺少此种痛苦,而是反过来为邻人的坏运气感到高兴。
适度、过度和不及有时候也并不绝对,怯懦的人有时候称勇敢为鲁莽,而鲁莽的人也有可能称勇敢为怯懦。挥霍的人称慷慨为吝啬,吝啬的人称慷慨的人为挥霍也时有发生。但两个极端之间却总是表现出最大的不相似,我们一般认为相互距离远的事物为相反物,那么越相互远离的事物就越相反。
与勇敢相反的不是鲁莽,而是怯懦;与节制相反的不是冷漠,而是放纵。一方面是两个极端其中一个和适度相似,另外和我们自身的性质有关,越是出于自身本性而爱好的事物,就越显得与适度的品质相反。例如;我们比较倾向于快乐,所以比较容易放纵。我们本性上更容易去爱好那些往往是适度品质相反的事物,因此养成好品质的习惯非常难。反而,一些坏的品质习惯特别容易。
每个人都会生气,都会花钱或给钱,但要对适当的人、以适当的程度、在适当的时间,出于适当的理由,以适当的方式做这些事,就不是每个人都做到或容易做到的。
亚里士多德关于品质适度的思想,和中国的中庸思想有一些相似,但本质不同。亚里士多德基于的是人的理性的必然性,人是理性必然具有这样的品质,理性不仅意味着人有接受的能力,而且也可以将其付诸于行动中。好的品质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心智成熟,不任由情感过度或不及,中国人也讲“乐极生悲”,但这属于经验和现象,而非知识。
理性也有能力处理人的情感,所谓冲动就是理性处理情感能力的失控,后悔则是理性清醒过来。为了避免冲动带来严重的后果,我们就需要操练这些品质,使其反复并形成习惯。当品质成为一种习惯,我们就会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不会大喜大悲,以至于只有强烈真实的情感,而对如何解决事情则表现的毫无主张。勇敢不只是一种品质,同时也应该成为解决事情的一种习惯,美好的品质都应该如此。
中国的中庸思想实际上则是一种“功用主义”思想,所谓“功用”讲究的则是现实的实用性,但亚里士多德的“适度”非实用性,不是说这种思想不具有实用性,“适度”本来就是为了实践,而是在实践中不中庸。养成良好的品质必然有良好的实践,而非在实践中“中庸”。故中庸是一种手段或方法,但“适度”则是一种人之为人的原则,不论实践中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不会改变。


所属主题
大圐圙 人文圐圙
大圐圙 人文圐圙
你想知道历史真相吗?你想知道历史到底是成王败寇,任人打扮的小丑,还是真实历史事件的忠实纪录吗?老魏带你轻松有趣的看历史,真正做到还原历史真相,反思历史事件,真正让你做到“读史以明志,以史为鉴”。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