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教育的题外话
理想主义者,适合教育和书斋生活,因学校较单一;现实主义者,适合经商,因商场很功利;浪漫主义者,适合从事文艺工作,因为文艺热衷情趣......
今天,多数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鲜有想发大财,想飞黄腾达的,不管信仰背景如何,热爱教育工作的人,都充满改造现实的梦想。
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对民众:“教师像把盐,家家都需要,就是不值钱”,社会民众是瞧不起教书匠的(多少基督徒也如此?),我找不到今生的骄傲(名校带来的市场稀缺性是另外一回事);
对官方:老师也只是螺丝钉之一,脑子灵活、放弃点做人原则,亦能混得一官半职,像我那种死脑筋,肯定在底层被压榨,磨叽一辈子。
我没无能改变体制,更没本事扭转群众心态,教书一年后,我逃离了体制内的教育。
钱穆先生谈到中国老师的“祖师爷”孔子说,孔子原本是宋国人,殷商的遗民,崇拜鬼神,有宗教气质,所以宋国人有一种理想主义情结,比如著名的宋襄公,敌军过河过半不冲杀,战场上有白头发的不杀.......这些理想主义气质在现实主义者眼里,近似愚蠢。
悲哀的是,我祖上之人先好敬鬼神,在明朝末年,从河南迁徙到了湖南,肖家祖籍远属宋国,也带着宗教式的理想主义。这种性格影响我的命运:让我颠沛流离,念念不忘改变现实,追寻理想,吃了很多苦头。
若不是主耶稣的救恩,我不会发现,最适合我的工作,还是当老师,写文章。
有理想,才能产生激情!
只是基督徒的理想,不是建立乌托邦或大同世界,而是等候耶稣基督的再来。在基督里,我生命是自由的,不受中国的体制和传统影响!
因为自由,所以享受激情!
今天的我,特别喜欢教育事业:教书,读书,写书。
但如何让教育切实为基督呢?
谈谈我个人的感想,希望给您带来启发:
二、C教育的四点反省
1、教书一定是帮助教会
我们不能把学校或在家教育,弄得像一个教会,老师替代牧师,好像学生不去教会,也能得到灵性的满足。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西 1:24),学校不是。
教会学校、基督徒办学都是为弥补教会的不足,为“求神的国和义”。
若有教会牧者认识不足,我们就蔑视教会的存在,这是人的恼怒和苦毒,撒旦在搅局!
以我为例,自认教书努力,研经勤奋,但我不能取代牧者。我精力有限,我关注了教育领域的最新情况,就关注不了神学领域的最新情况。我长期和孩子们混在一起,说话方式和气质也被孩子影响,而牧者长期和成人打交道,他们的言语习惯就很接近。
另外教育和牧养虽然都强调教导的恩赐,但教育本身更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真理是间接传递的,注重认知的阶段性,也就可说:老师可以书生气一点,说话直率一点;牧者强调《圣经》的系统性,真理是直接传递的,尽可能与众人和睦,不能太书生气,要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有时讲话要委婉一点。
如果说牧者是祈祷传道为念,那么老师是以书本育人为念。
山西大学是李提摩太事工的结果,现在已经和教会没有一毛钱的关系。我经过山西大学的时候,非常难过,心想:做如此大的教育事工有什么意义呢?
替撒旦的儿女作嫁衣裳,让外邦人吹捧吗?
不如戴德生,不管教育或医疗,直接为福音,将人带到教会里来。
当政治的狂风暴雨突袭而来,基督的教会还在,真基督徒会保持聚会,薪尽火传,前赴后继。
这不是教会的牧师或同工多伟大,而是基督独爱祂的教会!
上帝儿子的宝血救赎祂的教会,不是学校。
几千年来,多少王朝和军事帝国都不见了,基督的教会却继续存在!
将来耶稣再来,提升上天的不是学校,而是教会。
上帝的救恩只通过教会传递,人的生命唯独在教会里更新,长进。
找到最烂的(真)教会也比不委身教会好!
神的儿女,怎么可能离开神的教会呢?《圣经》上有这样的教导吗?
2、不能离开福音而教书
神给了我的教书恩赐,当然要服侍神的教会。
我曾和某牧者交流,如果这群孩子的中文水平:听、说、读、写各方面逐步长进,进而“出口成章,落笔成文”。但我担心:培养的果子是“郭沫若”,即文化流氓!
我说的比较通俗,用钱理群们的话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这位牧者问我为什么?
我告诉他,这里没有福音。
他不以为然,因为他们有教导《圣经》的话语。
《圣经》的话语当然属于福音,但福音有一个核心:基督的救恩,救赎法则。
手脚,胳膊和腿,是不是人的一部分?
——是的。
请问,如果没有手脚,没有胳膊或少条腿,这个人还是不是人?
——也是。
但能不能少脑袋,少心脏呢?
——不能。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若不清楚什么是福音,什么是基督的救恩,即律法和恩典之间的关系,那么都在培养文化流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那干嘛要浪费人力、物力去搞什么C教育呢?
社会上有一句话,“不怕流氓坏,就怕流氓有文化”。
农民偷黄瓜、割电缆,比知识分子制造三聚氰胺、电脑病毒的危害轻很多。
有人告诉我:一个在教会学校里成长两三年的少年,被问到:
“面对陌生人,你如何把福音传给他?他听后,若信就能得救”。
这个青少年说不出来。
他却能背诵一大堆改革宗神学的教义,也可以背诵很多经文或要理问答,有什么意思呢?
这是基督教教育的失败。
就像训练军校士兵,能认识很多武器,熟悉各种兵法,就是不能上战场。
3、教育要面向死亡(审判)
一般人,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都忌讳谈死。
基督教教育就是面对死亡——因为死后有审判,我们无论是教育,还是其它生活,都是等候基督的再来。
基督教教育就是交账的教育。
基于这个目的,我们才有各种知识技能,要理问答或神学知识,“做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和福音的精兵!
“为永生、活今生”!
基督徒的生命是等死的生命!
不过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预备灯油的、聪明的童女”!
主耶稣有很多的比喻:天国好像一块地,地里藏着一个宝贝,我们欢欢喜喜地变卖一切家产,买下这块地。
“扶着犁,往后看的人,不配进神的国”。
某些孩子,读书破百卷,就是没有读一遍《圣经》!
某些家庭,孩子周游列国,就是没有家庭敬拜。
某些讲道分享,滔滔不绝的讲很多天,几乎不谈:都为等候耶稣基督的再来。
我们忙着出国,我们忙着升学,我们忙着找工作,我们忙着婚姻辅导,我们忙着安置房子等等。
不是说:这些不好。
我们有忙着等死吗?进入最好的预备状态,等候耶稣基督的再来吗?
非常可怕的教育是:教导孩子忙着改造社会、出人头地,而非“单单”预备自己的生命见主。
这不是为基督的教育,而是复杂的巴比塔教育,非常不好操作。
4、“同时,优先家庭”的原则
某次,我外出工作的时间较长,导致我没照顾好妻子,她腹中的胎儿早逝——这是我亏欠妻儿的地方!
也是我一辈子的隐痛和教训!
一个人,我们服侍神,目的是成全别人!爱,是不求自己的益处。
“成全”别人什么呢?上帝在他(她)身上的心意!
这也叫“服侍”。
否则是买卖关系,彼此消费,利用双赢,若合法自愿,这也并非不可以,我们每天购物就是这样的关系。
若市场关系,冒充“服侍”,就有“妄称”耶和华名的味道。
人若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怎能管理神的家呢?
丈夫首先要扶助妻子,她原本是比丈夫软弱的器皿。我要按常理与她同住。孩子首先是我应该牧养的对象,我的老母亲和老祖母,是我理所当然顾念的对象。
“因为各人必担当自己的担子”(加 6:5)。
“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腓 2:4)。
合在一起,我名之“同时、优先”的原则。
而不是那种“家庭第一”——“你该知道,末世必有危险的日子来到。因为那时人要专顾自己”(提后 3:1-2),实际上是自私自利的,“这殿仍然荒凉,你们自己还住天花板的房屋吗?”(该 1:4),今天信徒不是这种光景吗?
“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 1:8)。
也是“同时,优先”的原则。我们没有长途爬涉的本钱,就在本地做见证,若教会富裕,应同时差派人去远方传福音,而非本地人都信主了,才派人去外地。
退回来说,如果有一天,人们发现我自己的孩子都是悖逆的,野蛮的,那么我有什么资格去教导别人的孩子呢?
如果我不顾念妻子、妈妈和奶奶,我去同情别人的家庭,同情别人的孩子,这难道不是自义?满足自己今生的骄傲?掩盖内心的自卑吗?
我若表白自己是一个安贫乐道的人,有点虚伪。
《圣经》上说的好:
我求你两件事,在我未死之先,不要不赐给我。
求你使虚假和谎言远离我。
使我也不贫穷,也不富足,赐给我需用的饮食。
恐怕我饱足不认你,说,耶和华是谁呢?
又恐怕我贫穷就偷窃,以致亵渎我神的名。(箴 30:7-9)
我们喜欢念主祷文“不要让我遇见试探”,却把牧师和教师,放在穷苦的试探中,这是不合适的。
任何事工,包括教育的事工,都是“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弗 4:12)。
感谢主,这是我自己的反省,不是什么严谨的学术文章,盼望弟兄姐妹读到:
不是苦毒和牢骚!
而是蒙恩之罪人的反省!
而是对基督教会的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