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5 11 月, 2024
spot_img

贺丽:春风十里,不如我陪你—— “至真阅读伴成长”

lumuxipan

 

知道我是语文老师,又看了我公号发的文章,就会有朋友提出给他们的孩子上上写作课。写作确实是可以指导的,但写作的起点是在平时。

写作源于生活,这样的调调不说了。确实,观察和体验生活,是素材的来源之一,另外就是阅读。一边充分阅读,一边留心观察生活点滴,经过作者思考与提炼——脑部深加工,这时下笔写文,就会言之有物了。

写作,大体是这样生成的。


lumuxipan


应北京市爱行动社会发展中心之邀,今天主要谈谈阅读,特别针对少年儿童的阅读。


.从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看阅读


20179月,全国新入学的中小学生开始使用教育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简称部编本。

之后三年,部编本将陆续推向全国使用。部编本教材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名著导读等多个版块,把课外阅读也纳入教学体制。如一年级的和大人一起读倡导孩子跟父母、老师一起读充满童趣的故事、童谣、寓言、科普等,鼓励创造使用朗读、讲读、对话表演等多种方式。

教材几乎每一课都有往课外阅读延伸的设计,还安排了包括名著导读古典文诵读等栏目,力图让教读自读,加上课外导读,构成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由此可知,部编版教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加大阅读量

那么,如果学生不读怎么办?

——以考促读,“倒逼”学生阅读。

当读者变成考生了,你还读不读?

不仅要读,读得少,读得慢都不行!

“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在一次北大举行的写作大赛启动仪式上甩下了一句“耸人听闻”的话,着实让在场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师吓了一跳:“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并且对阅读速度和阅读题量都有具体的要求:

1. 阅读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高考语文的考试时间是两个半小时(150分钟),除写作文需要的45~60分钟,意味着在90分钟内完成1万字的阅读与答题,一分钟过目文字至少100字以上。

2. 阅读题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题量,不是题目的数量,是你要做完的题的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温儒敏继续透露,“高考的阅读面也在悄悄变化,哲学、历史科技什么类型的内容都有。现在阅读的要求远远高出了语文教学平时教的那个水平”。也就是说,只看《读者》和四大名著,只看所谓的课内教材,别说高考语文,就连中考语文都将应付不来。

参与编写高中语文教材的曹文轩说:“新的语文教材要对教师学生有制约作用,比如文章后提供书目。这个书目不是可看可不看,你必须看,因为要与教师的语文教学和学生的评估直接挂钩,所以你想不看都不可以。”

教改后考查大量语文的超纲内容、考查全科素质成为标配,临时抱佛脚没有指望,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必须功夫在平时,而且是苦功夫。高考全面改革的大幕已经开启。说实话,高中生关注已经来不及;初中生,还有救;小学生或者是更小的孩子,正当时。

从目前的教育改革要求看:非读不可!读得慢了不行!读不够不行!


当然,民间也有不同的声音,陕西师范大学程世和教授给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写的公开信《敬问温儒敏:你是否还记得鲁迅先生救救孩子的呐喊》。我摘录程教授的三个主要问题:

一.当下最急迫的是千方百计“救救孩子”,还是一味地给孩子“下猛药”、用“考试倒逼孩子读书”?面对教改愈改而学生负担愈重的现实,你是否应该在脑海中回荡起当年鲁迅先生“救救孩子”的呐喊?是否觉得“救救孩子”而千方百计为孩子减负才是教改的第一要务?

二.你在鼓吹“海量阅读”、大幅提高阅读速度之前,是否应该对“什么是真正意义的阅读”等相关问题作出理性追问?你鼓吹“无边界阅读”,是否违背了一切学科都必须有边界设定这一基本原则?你将阅读教学重点放在快读、跳读、猜读甚至“连滚带爬”式阅读这些所谓读书方法上,难道不会败坏孩子阅读兴趣、将阅读教学变成应试教学吗?

三.在我看来,现在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沉重,主要祸根在于我们总是以种种高大上的理由不断添加这样那样的课程或内容。你主编的部编本教材,高中必背古诗文从14篇增加到72篇,是否有悖于仁者爱人的儒者情怀以及春风化雨的中国人文主义精神?是否违背了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的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是否存在着对实施意见过度化、教条化误读的问题? 

语文应试备考中,师生面对日益增多的阅读容量和难度疲于应付,实在难有阅读乐趣!

因此,不止救救孩子,也要救救老师和家长!

如此连滚带爬的阅读,会把孩子最可宝贵的阅读兴趣扼杀了。

 

然而,教授、教师、考生都抗拒不了“部编教材”的强势推进,我们不得不迎着上。那么,就从小孩子抓起,不是到了中考高考时的“临时抱佛脚”式阅读,而是力图从小养成阅读习惯,培养阅读兴趣。


.常见的阅读状况


常见的阅读状态有四种:

1.至“功”阅读:因为考试要求的阅读,为达到“功名”的实用性阅读。 这种阅读没有好坏的概念,人生中一些必要的考试和相应的阅读一定会有的。

2.至“情”阅读:纯兴趣阅读,信马由缰、随心所欲的自由阅读。 这种阅读最放松,也是最主动自觉的阅读。

3.至“歧”阅读:因为背景、认知、阅历、习惯等原因,造成对文本的误读、错读、片面阅读。 简单说,就是读错了,偏了。

 4.至“真”阅读(后面介绍)

 

关于“至歧阅读”,举一个例子。

欧·亨利有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讲述的是一个圣诞节里,发生在社会下层小家庭中的故事。男主人公吉姆是一位薪金仅够维持生活的小职员,女主人公德拉是一位贤惠善良的主妇。他们的生活贫穷,但吉姆和德拉各自拥有一样极珍贵的宝物。吉姆有祖传的一块金表,德拉有一头美丽的瀑布般的秀发。为了能在圣诞节送给对方一件礼物,吉姆卖掉了他的金表,为德拉买了一套“纯玳瑁做的边上镶着珠宝”的梳子;德拉卖掉了自己的长发,为吉姆买了一条白金表链。他们都为对方舍弃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而换来的礼物却因此变得毫无作用了。

以上这段文字从相关权威平台下载的,传递的是一种凄凉嗟叹的味道。很多中国读者读小说后,只感到“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可怜。

这实在是大错特错!

文章的男女主人公一位叫吉姆,一位叫德拉,题目却是“麦琪的礼物”,为什么?这必须要了解基督教历史,才可以获得正解。圣诞节就是纪念耶稣基督诞生的节日。两年多年前,耶稣降生在伯利恒一个客店的马棚里,有几位东方博士,就是“麦琪”,随着星辰的指引,来到了这里。捧着他们的礼物:

黄金,表示尊贵;

乳香,象征神圣;

没药,预示基督后来遭受迫害而死。

所以,麦琪的礼物是圣诞节的第一份礼物,也是最纯真、宝贵的礼物。

故事里的这对小夫妻,生活贫困,却是爱里丰饶。他们分别把自己挚爱之物卖掉,送给对方最喜欢的礼物,这份礼物是忘我的爱,最真挚的爱。文章的细节处如德拉虽然没有长发,但收到礼物后含笑对吉姆说:“我的头发长得很快,吉姆!”并且热切为丈夫拿出自己准备的礼物。同样,吉姆看到妻子的礼物后,双手枕着头,了起来说:“我们把圣诞节礼物搁在一边,暂且保存起来。它们实在太好啦,现在用了未免可惜。我是卖掉了金表,换了钱去买你的发梳的。现在请你煎肉排吧。”双方的心意都已全部收悉。

请读者此刻推想,后来他们会怎样?会互相责备,还是更爱对方?

这样误读的例子很多,如此,至真阅读尤有必要。


.何为“至真阅读”?


至“真”阅读是指到达文本真实主旨,明白作者真实意图的阅读。 这是尊重文章本意、作者本心的阅读。


lumuxipan


所以,至真阅读提倡“既有立足生活的脚踏实地,又有放眼无限的仰望星空。可以恰切捕捉文本核心,也可自由开放如飞思绪。


为何对孩子更要提“至真阅读”?

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所以给儿童看的图书就必须十分慎重,做起来也十分烦难。即如《看图识字》这两本小书,就天文、地理、人事、物情,无所不有。其实是,倘不是对于上至宇宙之大,下至苍蝇之微,都有些切实的知识人画家,决难胜任的。”

孩童无暇若素绢,好书至真恰锦线。


至真,需要家长伴读、引领。“伴成长”是最佳阅读状态

 有一位家长说:“我们从孩子两岁开始,每天晚上,我,孩子爸爸,孩子一起看半小时左右的绘本。后来慢慢的就看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背诵五言律诗。养成习惯了,到时间,小朋友自己都会知道应该去看书了。阅读时家庭氛围很重要,不能要求孩子看书,你玩手机、电脑,看电视。”

陪伴阅读,养成阅读习惯,一切顺理成章!

面对高考的大量阅读要求也不怕了。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陪,意味着舍己。舍弃了自己的喜好,为对方摆上时间。伴,表明彼此的关系,一起去做一件事。

所以,陪伴不是陪同——只形式上在一起,却各做各的。陪伴也不是看管——不断包办、提醒,让双方疲惫又辛苦。如果有书参与的陪伴,就会让彼此都愉悦好多。

“别人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是永远不会比你的孩子富有——因为你的孩子有一位读书给他听的妈妈。”这是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里的一段话。这样看来,陪伴孩子读书,成了最温情、宝贵和幸福的姿态。

lumuxipan


那么,就陪孩子一起阅读经典童话吧!

可不要小看童话,童话可不是你认为的那样肤浅。

魔戒》的作者托尔金说:“我们对童话的理解太肤浅了,总认为童话是假的,其实童话是真的,现实才是假的。”

在童话的阅读上,我们也曾有“至歧阅读”。很多人以为读懂了童话,实际一知半解或者曲解。例如从《卖火柴的小女孩》中读到的是“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的残酷,从《青蛙王子》中读到的是“幸运逆袭”“华丽变身”……

很多的童话,在讲述一个转变的过程。例如青蛙变王子(《青蛙王子》)、睡美人苏醒(《睡美人》),这些都是直观的转变。还有汉斯在放下一切后得到的幸福(《幸福的汉斯》)、格丽特在对抗巫婆时的勇敢(《汉赛尔和格丽特》),这些则是内在的转变。还有的童话,呈现着对爱情和品格的坚守,例如锡兵至死方休的爱情观(《坚定的锡兵》)等等。陪着孩子阅读中,家长如果做到“至真”引领,孩子便可乐享真知,品格也得到培养,功莫大焉!


.几篇童话“至真阅读”


lumuxipan


说到《丑小鸭》,一定很熟悉,你觉得是一篇讲什么的童话?

“要自信!

只要你相信自己是白天鹅”,就一定能成为白天鹅!

鸭子可以变天鹅,麻雀可以变凤凰,只要自信和坚持!

……

是这些吗?

请大家留意这几处细节:

“他又大又丑”“这个小鸭大得怕人”“别的没有一个像他”……

“他觉得自己可以有不同的看法”

“他觉得有一种奇怪的渴望”

“你们不了解我”

“我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上去好”

“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出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伴读中,“问”是关键。但要注意不是“提问”,而是“询问”,并且问完后,加一句“咱们一起找找看”。

例如可以这样问:

小鸭真的丑吗?

在农家小院这个世界里,小鸭是只好鸭吗?

如果他就是一只鸭蛋,那会怎么样?……

最后,不难读出:

 在庞大的“养鸭场”,在别人设计的评价标准里,我们很容易走丢自己。在孤独的“沼泽地”,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我们很容易放弃自己。在简陋的“农家小屋”,在暂时的安逸中,我们很容易迷失自己……

我们太喜欢模仿别人了,太怯懦软弱了,太沉溺于安逸了……这些使得“我”与“自己”分离,直到丢失了“自己”。

然而上帝创造的每一片树叶都不相同,芸芸众生,人皆独特。不需要盲目从众和跟风。

你要是只鸭子,就争取做一只好的鸭子。

你要是只天鹅,就不要埋没自己甘心做只鸭子。

总之,认识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这是《丑小鸭》想要表达的。


lumuxipan

 

读《灰姑娘》时,是否和《青蛙王子》一样读到的是“幸运逆袭”“华丽变身”?

我们不妨和孩子一起思考:

1.灰姑娘的妈妈活着,对于灰姑娘来说意味着什么?爸爸呢?

2.灰姑娘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

3.这篇童话里有没有写小姑娘的容貌?

这些问题有的很好回答,比如第2题:后母和她的女儿们不但分享了本该是小姑娘的生活,还想要占尽所有。她们把小姑娘漂亮衣服脱了,换上灰色的旧外套,赶到炉灶旁边的灰里睡觉。这样,她总是灰头土脸的。她们就叫她“灰姑娘”。

这时,家长可以评论一下:这实在是强盗来了,把本来属于小姑娘的夺去了。

1题,孩子一定可以回答说:妈妈活着,就可以保护女儿。

这时家长可以把“保护”解读一下:像衣服一样遮盖着宝宝。

3题,就需要仔细看细节,会发现没有直接写小姑娘的容貌,只有当她穿上礼服时,才漂亮,让孩子注意到礼服的重要。

4.小姑娘为什么一定要参加宴会?

艰难的生活并没有夺取小姑娘追求美和爱的渴望,她勇敢大胆机智地追求幸福的生活。她不拒绝恩典,她寻求帮助,争取机会。处境卑微,竭力争取!

5.灰姑娘参加宴会凭借着什么去的呢?

礼服和鞋子是小姑娘参加宴会的重要条件,并且是礼服和鞋子从天上来的。这就有深刻的喻意了。

德国作家和美学家席勒说:“童话教给我的,比所有现实加起来还多!” 童话故事以其隐喻的方式,揭示着深刻的哲理和经验,几乎可以覆盖人生的每个角落。

《灰姑娘》告诉我们的是:

“一个人生病久了,会爱上病的慵懒和散漫本身。”

 一个人在炉灰里久了,会忘记争取幸福和荣耀。

 处在“失丧”中,会适应“失丧”的现状,忘记了“拥有”的珍贵。

在这个尘世中,你我都在“炉灰”中活着。《灰姑娘》提醒我们,要像灰姑娘一样,虽然卑微却不自甘卑贱,勇敢地抓住机会,大胆地领受恩惠。

“炉灰”让我们谦卑,借着“礼服”的“遮盖”,得以获得命运的“逆袭”。

《灰姑娘》的故事,是处境卑微,转变辉煌的童话。

 是的,野百合也有春天!

推荐阅读欧·亨利《浪费钱财的情人》,里面的主人公恰恰是一位不敢想往幸福和辉煌的女孩子,因为她的“经验主义”,错失了一个转变的机会。似乎是个无意的选择,实际是内心的真实呈现。


lumuxipan

 

第三篇童话是《海的女儿》。

《海的女儿》是安徒生创作的,也被译为《人鱼公主》,首次出版于1837年。该童话被多次改编为电影、木偶剧、儿童剧。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入海口礁石上建的美人鱼铜像,已成为丹麦的象征。

最近有一个关于《海的女儿》的热点讨论。附图:

lumuxipan

 

这位妈妈对《海的女儿》的误读之深令人扼腕。

lumuxipan



北大教授钱理群说:“在我的青少年时代,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一篇童话,至今还支撑着我做人的基本信念,就是安徒生的《海的女儿》。这篇童话所表现的对人的信念,对美好东西的信念,还有为了这个信念不惜献出一切的精神,都深深的影响了我,一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我。” 

可见这篇童话的影响力。

不过钱教授的理解对吗?


我们来关注一下文本细节:

1.她们(小美人鱼的姐姐们)可以把整个漫长的日子花费在皇宫里,花费在墙上生有鲜花的大厅里。

2.小公主们有的把自己的花坛布置得像一条鲸鱼,有的觉得最好把自己的花坛布置得像一条小鱼。可是小人鱼却把自己的花坛布置得圆圆的,像一轮太阳,同时她也只种像太阳一样红的花朵。

3.她(小人鱼)最大的快乐是听些关于上面人类世界的故事。

4.小人鱼一直就是一个沉静和深思的孩子……

5.她(小人鱼)渐渐地开始爱起人类来,渐渐地开始盼望能够生活在他们中间。她觉得人类的世界比她的天地大得多。

这些可以看出小人鱼从小就和姐姐的喜好、追求不一样。她喜好深思,思考些什么呢?我们再看看这一段她和祖母的对话:

“如果人类不被淹死的话,他们会永远活下去吗?”小人鱼问,“他们会不会像我们那样死去呢?”“一点也不错,”老祖母说,“而且他们的生命比我们的还要短暂呢。我们可以活到三百岁。当生命结束时,我们会变成水上的泡沫。因为我们没有一个不灭的灵魂。相反的,人类有一个灵魂,它永远活着。即使身体化为了灰尘,灵魂也仍然活着。它将升向晴朗的天空,一直升向那闪耀着的星星。正如我们升到水面、看到人间的世界一样,他们升向那些神秘的、华丽的、我们永远不会看见的地方。” 

“为什么我们得不到一个不灭的灵魂呢?”小人鱼悲哀地问,“只要我能够变成人,我愿意放弃我在这儿所能拥有的几百年生命!我愿意放弃我拥有的一切美好的东西。”

老祖母说:“只有当一个人类全心全意地爱你、愿意娶你为妻的时候,他才会分给你一个灵魂,而同时他自己的灵魂也能保持不灭。但你必须牺牲掉美丽的鱼尾巴,生出两条呆笨的腿!”小人鱼叹了一口气,悲哀地望了一眼自己的鱼尾巴。

“我们就快乐一点吧!”老祖母说,“今晚我们就在王宫里开一个舞会!” 


小美人鱼的愿望是什么?

她首先对所处世界之上的世界,她称之为“上层世界”充满好奇和向往。

继而,美人鱼救了王子,并爱上他,希望见到他。

再后来,渴望拥有和人一样的不灭的灵魂。

从“出海”,到“登岸”,再到“上天”。

这三个愿望中哪个最强烈呢?

——渴望拥有和人一样的不灭的灵魂。

最初爱上王子,她只是苦苦相思,远远窥探,偷偷聆听,没有产生过“惊骇”想法,直到听说“不灭的灵魂”后,小人鱼就开始付之行动了。而她要想获得不灭的灵魂的办法只有一个:上岸,接近王子,让王子全心全意爱上她,并心甘情愿娶她。

为此,小人鱼付上了沉重的代价:

放弃了美丽的歌喉,承受了肉体的痛苦,离开了温暖的家,并且王子如果不娶她,她会变成泡沫。

这样,曾经的小公主变成了不会说话的“孤儿”,曾经自由自在在水中游弋,现在每走一步如同在刀尖上行走一样痛苦。并且,王子虽然爱她但不娶她。

一切似乎都泛着失败的泡沫,可在船上,当她看到姐姐们时,“说她现在一切都很美好和幸福。”心意坚定,从未后悔。

小人鱼的愿望实现了吗?

似乎没有实现。因为王子没有“全心全意”地爱她,也没有娶她,而是娶了另一位公主。

却也实现了。小美人鱼珍爱王子而放弃了刺死他,但她却因此获得了不灭的灵魂。

从小人鱼最强烈的愿望看来,她几乎毫无可能,只有化为泡沫了。为此,她的姐姐们用美丽的头发换来刺刀,为她争取回到从前的机会。小人鱼在两难之间,真爱最终令她选择放弃刺杀王子。当她醒来,意外地实现了她的拥有不灭灵魂的愿望。

小人鱼执着地追求不灭灵魂,在梦想破灭时,依然不求自己的益处,竭力成全她爱的人。这种爱是真正的爱,她活出了爱的真谛: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 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并且,永恒的灵魂是值得付上最昂贵代价的!

 

结束语:

阅读是汲取,是探索,是思辨。家长伴读,引导孩子求真,求善,求美,还可逐渐培养思维的深度……品格在建立,思维在深入,功莫大焉!

人是有灵魂的,我们需要想象、盼望和挚爱。童话是从现实泥土发芽,冲破土层的蒲公英,带着对自由和美好的信仰,向天飞去。

让我们陪着孩子,一起读童话吧。好像春日里一起游戏,一块儿寻宝。挖着挖着,就寻到了真、善、美的宝藏。读着读着,就收获了孩子的成长和变化。

孩子,春风十里,不如我陪你!

lumuxipan

特别感谢齐宏伟老师!并感谢图片原创!

所属主题
如斯 鹿慕溪畔
如斯 鹿慕溪畔
愿您能读出诚意和真心、爱和真理……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