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2 1 月, 2025
spot_img

孔子和韩非子的政治观

儒家对政治的理解主要强调它的伦理观和道德观。《论语》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曰:“政者,正也。” 而“政”这个字本身就包含“正”的意思,因此儒家才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认为君主应该成为道德榜样,这没有错,但他对政治的理解稍显狭隘。政治主要指的是“政事”得到有效的治理,而“道德”不过是政事的其中一种而已,“治”一般相对于“乱”而言,属于有效的管理。所以有德的君主未必会让人服从,即便德才兼备也未必能做到“上行下效”。因此,“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的说法纯属幻想。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孔子的动机不好,之所以“礼崩”,就是因为“上梁不正下梁歪”,结果社会动乱民不聊生。他一生致力恢复周礼,就是希望恢复社会秩序,他认为越久远的君主越具有良好的道德。

 准确地说周公制定周礼,孔子恢复周礼是对“礼”的全面扩展。礼原本不下庶人,即便在天子、诸侯和大夫之间,谁也不能僭越礼乐,像季氏八侑舞于庭,孔子则“是可忍孰不可忍”。

简单地说,礼是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基本秩序,即人与人之间尊卑有序。孔子则使用仁作为礼的核心,看似表面之间的礼仪,实则是通过这些礼仪来实现人与人之间建立仁的关系。

今天很多人误解“学而优则仕”,孔子如果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他情愿不出仕,他不会为自己的蝇头小利而出仕,出仕是实现他恢复礼的途径,而仕本身则不是他的志向。相反,后世孔子很多的门徒的理想就是为了仕本身。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一生都没有出仕,但孔子称他为真正的仁德之人,相反他对冉求的出仕则十分失望。

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种精神非常难能可贵,而且他一生未改初衷,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后也没有完全心灰意冷。当自己的儿子孔鲤和最心爱的学生颜回去世,他依然坚持不能违背棺椁厚葬之礼。

孔子不仅只是提倡恢复周礼,他的一生也在践行周礼,这也是他获得他学生尊重的主要原因。当然人无完人,圣人也不例外,他自己能严于律己,以为其他人也能。在今天看来,孔子的抱负不就是阻碍历史的车轮吗?但孔子认为只有向过去美好的时代取经,人们才有美好的未来。

韩非子虽然也同意儒家所说上古时代道德的美好,即我们常颂扬的三皇五帝尧舜禹,但他认为“当今属于争于气力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道德显然无法解决问题,即便恢复“礼”也无意义。

在韩非子看来,“国者,君之车业”。国家成了君主实现自己统治的工具,因此君主需要具备的不是德,而是“法术势”。这一点,后来西方的马基雅维利和韩非子的观点几乎一样,君主就应该像“狐狸”和“狮子”一样,狡猾和威严并立。

马基雅维利不同于西方的政治传统,所以他一直被西方人痛骂。西方人当然比韩非子更早认识到人性之恶,君主也不例外,所以西方主流的观点认为应该通过制度或法律约束君主,古罗马有元老院,后来有教会,这都是对君主约束的标志,直到后来的《大宪章》具有法律意义上对君主的约束。中国从来就没有过这样的传统,唯一的就是期待儒家的道德伦理对君主有所约束。这也是为什么秦始皇虽然借助于韩非子的思想,但也不放弃儒家的理由,否则就属于名不正言不顺。如果没有哪怕是表面上堂而皇之的理由,只有纯粹的马基雅维利思想,那么它就是赤裸裸的“丛林法则”。

我们现在提倡“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就是一方面避免君主落入独裁式的统治,另一方面又担心陷入“萝卜加大棒”的统治之下。即便二者结合,也不能完全在地上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


所属主题
大圐圙 人文圐圙
大圐圙 人文圐圙
你想知道历史真相吗?你想知道历史到底是成王败寇,任人打扮的小丑,还是真实历史事件的忠实纪录吗?老魏带你轻松有趣的看历史,真正做到还原历史真相,反思历史事件,真正让你做到“读史以明志,以史为鉴”。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