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3 12 月, 2024
spot_img

杨太太 | 蜜桔观察日记﹒第四篇

杨太太 | 蜜桔观察日记﹒第四篇

蜜桔观察日记第四篇

蜜桔教会的儿童服侍

 




蜜桔的人不算多,但孩子非常多。教会里二宝几乎是标配,三宝也不止我家,除此还有一个四宝妈。
 
可能是因为孩子多,也可能是因为教会在这方面非常重视,蜜桔的儿童服侍(儿童看护+儿主)是我迄今为止,从中国到外国,见过最好的。没有之一。

用英文说,这是一个非常非常kids friendly的教会(意思就是教会的环境对带孩子的家庭非常友好)。
 

 


我知道在有的教会,因为没有这方面的服侍规划,如果一个妈妈生孩子,可能会有一两年无法规律参加主日。在很多教会里,主日敬拜的房间不适合小婴儿长时间呆着,也没有专门的弟兄姐妹对学步期至托班年龄儿童进行看护。如果父母家里没有老人帮忙,想参加主日还真是有点困难。

场地也是另外一个问题。在上海这样的寸土寸金的城市,很多教会舍不得规划大面积的房间给儿童服侍。也愿借着这篇文章,表达一下有孩家庭的心声,希望教会的预算和服侍可以身边的弟兄姐妹开始。——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中间可能涉及了教会的内部交流,服侍结构,经济预算等等,在此不表。
 




但蜜桔对各个年龄的妈妈和孩子都非常友好。

在蜜桔的主堂旁边,有一间小房间,是专门的母婴室。这个房间的玻璃是单向玻璃,外面看不到里面,里面却可以看到外面。房间里有沙发、尿布台、洗手台等等。小宝宝的妈妈可以在这间房间里,一边喂奶,一边听讲道。
 
对于1-2岁的孩子,蜜桔有一个面积感人的房间,是作为儿童看护的房间。在房间里有玩具有书籍,更重要的是,每周有4-5个成员会担任儿童看护。而且这间房间的地垫,是主日前后都会清理加消毒,要擦好几遍的。
 
幼儿园的孩子就去小班,小学的孩子就去大班。大班和小班,每周各有2个老师上课,老师的备课之认真,令人叹服。我在家长群里,每周课后还会收到当日的上课内容和课堂报告。
 
初中以上的孩子就从大班毕业了,蜜桔会建议他们直接去听讲道。因为蜜桔的讲道非常浅显易懂,初中的孩子应该是可以听得明白的。对了,刚刚过去的这周就办了蜜桔教会第一场儿主毕业典礼!两位在儿主长大的姐姐毕业了~!(撒花一下~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细节。例如蜜桔还专门找空气质量检测过来测了一下房间里的甲醛浓度等等,一切都合格了以后,才让孩子进去。每个房间都有空气净化器。除了滑滑梯、学步车这些玩具,儿童洗手台、儿童小马桶这些设施,甚至还有专门的儿童行军床,可供孩子睡午觉。
 

 


我们家之前因为想要换教会,所以也暗暗和神祷告。我希望新的教会要具备如下几点:
  1. 信仰纯正,且说得清楚自己信的是什么。
  2. 从家里过去车程30分钟内可到。
  3. 有成熟的儿主。
 
当我第一次到蜜桔的时候,我觉得这里的儿童设施已经不能用成熟,而是要用完美来形容了。但随后我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因为我发现,儿主老师,加儿童看护,每周要有8-9个弟兄姐妹啊!这还不算参与打扫卫生的!——因为蜜桔教会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教会,所以蜜桔教会到底有多少人在参与这些服侍?而且这些服侍又是如何井井有条地运行着?
 
我知道在有的教会,儿主老师的排班有一段时间像抽壮丁一样的困难。儿主老师是一个很容易被透支的群体——不知道蜜桔的弟兄姐妹会不会也有这样的问题呢?
 

 


带着这些问题,经过这大半年的观察,我的报告如下:
 
1、设立专项的执事
 
蜜桔有设儿主执事,也有儿童看护执事。在蜜桔,长老负责教导,执事则负责教会事务性的事宜。牧师教导我们,长老和执事都是教会的圣职,也没有高下之分(关于执事和长老,希望有机会可以另开一篇)。
 
这两位执事都是有智慧的姐妹,但和其他执事一样,并不是八面玲珑型的那种。这两项服侍能够井井有条,主要还是她们真的招募了很多弟兄姐妹参与服侍。
 
儿童看护需要弟兄姐妹最多,有多于1/3的成员都参与了这项服侍;而儿主执事对老师的培养很有讲究,但她同时又招了很多助教老师,助教老师并不需要很多培训,也不需要备课,只需要负责孩子的纪律即可。
 
2、豪华的儿童看护
 
蜜桔的儿童看护面对的是1-2岁的孩子。生过孩子的父母都知道,这个年龄的孩子,父母平时几乎无法脱手,我很感恩儿童看护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一周真的有半天时间,可以安息下来,好好听讲道。
 
蜜桔教会觉得,儿童看护不需要特别的经验。把孩子的安全看好就好。但是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要付代价。我有几次去瞥了一眼,发现儿童看护里,大人和孩子的看护比例基本在1:1-1:2左右。

 

因为不能指望1-2岁的孩子把这间房间弄得很干净,所以这间房间每周都需要打扫。蜜桔教会打扫卫生的工作是全教会成员轮流的。大家分成了几个小组,轮流打扫。一年轮到我们自己家大概4-5次。我们也参与打扫了几次。令我感动而又震惊的是,这项工作居然有很清楚的内容和指引。细节到抹布放在哪里,要怎么消毒,都有很具体的指引。
 
3、合适的服侍安排
 
在《蜜桔观察日记﹒第二篇》里提到过,我们原来教会是一到教会,孩子就冲进儿主房间,导致孩子和大人分开敬拜,儿主老师要带一整个上午,非常辛苦。但是在蜜桔,因为歌敬拜是孩子和大人一起的,所以儿主老师真正上课的时间,就是一个多小时。这使老师的课程很精炼,也使孩子的注意力相对集中。
 
可能是因为每个岗位的设置都不会过于辛苦,所以在蜜桔教会,服侍完全没有抽壮丁的感觉。反而执事们会很小心安排大家的服侍,避免让大家透支。

有姐妹担心我这篇文章会不会滋长其他一些教会里面爸爸妈妈的“消费心态”,大家是不是会看自己教会的儿童服侍越加不顺眼——但我觉得,有消费心态的教会,消费心态在教会里一定是比比皆是的。因为这中间有很多教会的牧养问题以及所导致的弟兄姐妹的生命问题,也不要单单让儿主来背黑锅。

我和杨先生在蜜桔并没有参加任何和儿童有关的服侍,但在蜜桔这样的环境中,我们真的觉得参与服侍好像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所以我们在这个月,主动提出了参与教会的服侍。可以选择的岗位有很多,也受到了大家的鼓励。最终经过祷告和反复考(jiu)量(jie),我们有分别报名加入设备组和敬拜组的服侍(关于这部分或许也可以另开一篇)
 
4、注重信仰教育的父母
 
我知道在很多教会,父母平时几乎没有机会教导孩子认识神。儿主对于这些教会的父母来说,就像是系在孩子脖子上的一根救命稻草。孩子一周受到60小时的无神论的冲击,就指望着主日上午的1-2小时的儿主来修复了——在这样的教会,可想而知儿主老师的教学压力是该有多大。

蜜桔教会提倡家庭敬拜,父母非常注重信仰教育(之后也会另开一篇——话说写一篇文章怎么莫名其妙就欠了三篇了)
 
这就使得:
 
  • 父母明白,教导孩子认识神,主要是自己的责任。
    ——我知道有不少父母指望着孩子一个周日上午的儿主课程可以抵消每周60小时的“没有神的课程”的影响,老实说这确实不太现实。
 
  • 蜜桔的孩子对圣经的熟悉程度,也是令人感动的。
    ——有时候看老师的课后报告,看到孩子们对一些并不算很常见的圣经故事细节也能够讲述,心里也觉得很欣慰。
 
5、孩子在大堂也没事
 
之前有一位其他教会的姐妹分享说,觉得在教会无法带孩子一起查经或是听讲道。因为大家都不带孩子,如果让孩子和大人坐在一起,自己内心也会觉得很别扭。
 
但是在蜜桔,因为牧师教导大家,就是要习惯和孩子们在一起敬拜。所以虽然诗歌敬拜的时候难免就会吵吵闹闹,但习惯了以后,反而很有家的感觉;在牧师讲道的时候,也会有很多孩子抱在手里听讲道,偶尔发出声响,父母也不会如临大敌。
 
我们老三很喜欢蜜桔教会。每个礼拜天一听说今天是要去教会,她就非常高兴:“我喜欢去教会。”
 
有一次,刚好轮到杨先生在上面读经,老三抱在我手里,坐在下面看着他,发了一会儿呆以后,她疑惑地问我:“这个人是爸爸吗?”大家都忍俊不禁。



桢姐妹的读后感

作为儿主执事,我的感想是,从外面看到的我们主日学确实很好,但这其实是教会牧养弟兄姐妹的生命一道的结果。

我们借鉴了很多的经验,也恰好有一些本来就是一些教育行业的弟兄姐妹在。我们弟兄姐妹的生命也在成长,从教会架构和组织上真的不错,教学计划和内容长老也定的很好……

不过,我昨天看了一些文章,我还是觉得在神看来我们要是在使用的是我们的忠心那是最重要。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还是有亏欠的,所以还是要保持警醒……



王姐妹的读后感

作为参与看护服侍的姐妹,看完儿主的那篇观察,我也想说说一些参与看护服侍的感想。

我原本严重恐育,看到小孩子就手足无措,一点都没有爱,哪怕是对自己家的外甥外甥女,相处起来也觉得不自然。报名参与看护服侍,主要因为想挑战自己爱的荒芜,培养自己对小朋友的爱心。

这两年下来,我的恐育症被逐渐治愈了,对小朋友的爱也日益增加了。回想了一下,一个原因在于小朋友的外表上往往都有父母的样子,我忍不住就要感叹神的创造这么奇妙;第二个原因,是看到原本调皮的小朋友在父母的智慧教养下行为和品格上的改变,比如更懂礼貌了、更顺服老师了、更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了。我很被此触动。

虽然我们都是罪人,但孩子依然像一块璞玉,可以被雕琢,被引导走义路,教养孩童,是与神同工的金子般的工作。参与看护服侍,感恩可以帮助父母们在主日安静地听道,我也更感恩自己的生命在这个过程中被造就。现在我也开始参与做儿主小班的助教了,感觉这条操练自己、打怪通关的路也往上升了一级。



桃姐妹的读后感

关于执事
 
作为蜜桔的儿童看护执事,我真的在这个服侍上完全体会没有任何经验能力能依靠,唯有靠神的怜悯和弟兄姐妹的帮助。

比如,当初装修儿童看护房间的时候,都是大家出谋划策把设备配齐的;看护房有专用的消毒液和抹布,还在热心而有经验的弟兄姐妹提醒之下装了防撞条/窗户安全锁/摄像头,前几周因为地垫总是擦不干净还特地把地垫拆了洗…分享这些不是想说我们设施有多齐全,而是觉得为弟兄姐妹的细心和爱心而感恩。
 
另外还有姐妹翻译了一个《看护需知》作为服侍的入门手册。(杨太太注:第一次看到这个需知的时候,非常感动。附一图让大家感受。

杨太太 | 蜜桔观察日记﹒第四篇

 
第一次来的时候确实觉得面积感人,现在孩子多了竟然也只是觉得刚好够用…只能说神的供应是不会闲置的。
 
虽然杨太太有很多称赞,而且最近确实新来了好多有娃的家庭。我只能说感谢神,但同时最近也一直在警醒:不要让儿主和儿童看护这些对家庭很友好的服侍会渐渐作为一个特色来吸引家庭人士。因为这些不过是大家践行教会之约的结果。
 
关于看护
 
好像也就略多于1/3的成员参与看护。看护是众多服饰中相对不需要技巧但是尤其需要细心和爱心(还有体力!)的服侍,所以《看护指南》和大家平时看护后的交流反馈就比较重要。但我还是感到比较亏欠的一点是,有的孩子依旧是非常黏着妈妈,因此有时候看护也无法完全帮到孩子消磁而让父母专心听道。
 
我一直都还是挺期待看护结束后大人和家长可以引导小孩子把玩乱的玩具放回篮子和柜子里。虽然保洁的弟兄姐妹也能做好清洁工作,但是这样的操练可以避免隐秘的消费者心态,也是践行彼此相爱。但是,实际上看护的弟兄姐妹真的很有爱心,每次都会把玩具整理好才离开。
 
服侍安排
 
我们每周有5个看护的弟兄姐妹,但是是分上下半场的(成主期间2名看护,讲道期间3名看护)。所以让服侍的人不至于劳累一整个上午,也不至于同时让这么多弟兄姐妹忙于服侍而无法听讲道。
 
看护的安排,我的原则是每三个月只会安排两次,一次上半场一次下半场。所以人手够多是每个人不至于太劳累的前提,而大家注意到教会的需求则是基础。我们蛮多看护是单身/没有孩子的弟兄姐妹,也有很多之前是“孩怕患者”(包括我)。所以没有很多人是有经验的,但是大家是愿意回应需求的。所以排班的时候也会注意搭配有经验和不太有经验的人一起服侍,在服侍过程中也是很好的学习。
 
看护不只是看着大家玩以防打架,而是愿意参与到孩子的游戏/故事书中,和他们建立关系(哪怕他们还不会说话)。有的时候会抢玩具的时刻,那也不要回避这个很好的管教时机。更有经验的弟兄姐妹还会组织大家一起玩游戏/听故事,还能顺利实现1v5,本人超级敬佩。


杨太太 | 蜜桔观察日记﹒第四篇
所属主题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杨太太的成长日记
基督徒,四宝妈妈,刑事律师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