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2 1 月, 2025
spot_img

儿童节特稿: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儿童节特稿: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后现代俚语是“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这句话出自日本人寺内寿太郎的作品《遗书》,后来在太宰治的小说《人间失格》中被借用并广泛传播。

这种存在之感的表达像极了海子的一首诗,诗名叫做《明天醒来我会在哪只鞋子里》,诗中写道:“我想我已经够小心翼翼的,我的脚趾正好十个,我的手指正好十个,我生下来时哭几声,我死去时别人又哭,我不声不响的,带来自己这个包袱,尽管我不喜爱自己,但我还是悄悄打开。”

如果只读过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没有读过这段诗行,大概很难感受到海子生命中的另外一个部分,那就是他存在的卑微和自我厌弃感。

儿童节特稿: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每一个来到这人间的生命都像是被抛在人间的,纵然有相当多的人潇洒、任侠、成功,活得好不惬意,却也有更多的人默默无闻,平凡乃至平庸,甚至无人疼惜。

北京六月的第一天,天气热了,略有暴晒之感,下午时我去探访在望京工作的两位老姊妹,从小区出来时看着门口的几位保安大哥,他们穿着常见的黑制服,在那里辛苦地守望着,进门要扫健康宝。

我曾在这里住过一年,很熟悉他们其中的两位,一个是大叔,一个是小哥,小哥保安在冬天时腿总是瘸着的,可是如今夏天了,却依旧有点儿瘸。这就是他的人生,他需要在这艰难中缓缓前行,熬过冬天,走进夏天,他的苦痛依旧在。

儿童节特稿: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我不由得会想:如果我知道我的孩子来到人间后要承受如此多的苦难,要极其辛苦地走一遭,我还要有孩子吗?

我们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罗马书8:22)

佛教也认为众生皆苦。

大概一周前晚上散步遇到一位佛教徒,有些切磋交流,他说佛教归根到底要的是“解脱”,而我们相信的是“救赎”。

儿童节特稿: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然而无论是“解脱”还是“救赎”,都意味着一个悲惨的处境,就是人间中的劳苦愁烦,就是人间的罪孽深重,甚至让很多人觉得,活着比死去更可怕。

我与这位佛教徒,其实都认识到了人的困境,然后决定为自己寻找出路,只不过他选择了去觉悟,而我选择了接受天启。

可无论自己觉悟,还是顺从天启,不还是很多事情想不通,拎不清吗?

儿童节特稿: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回想自己的人生路,那么多年跌跌撞撞、懵懵懂懂,才慢慢长大,感觉还不够成熟,却已经恍然间到了半生的样子,这就是人哪。

如神人摩西所言:“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诗篇90)

我也想说: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儿童节特稿: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然而又怎么样呢?

既然来到这人间,既然这旅途是如此短暂,像是一场冒险,一趟过山车。

既然来了,就要走一遭,就要晒晒太阳,就要吹吹风,就要在劳苦愁烦之余找些乐子。

儿童节特稿: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既然来了,就要在绝望之中发现盼望,就要在无所希望中发现那得救的道路,也要在人的道路行到尽头的时候跪下哭号,才知道自己是如此的有限,不过是一个需要被救赎的罪人。

作者介绍:李晓明律师,出生于1989年,蒙古族,在北京寄居的天路客,蒙召传讲那召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思考,喜欢分享。

儿童节特稿: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嘤嘤其鸣,求闻友声
儿童节特稿: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支持我读书写作
所属主题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