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2 1 月, 2025
spot_img

瞿旭彤 | 翻譯與吸納—以美國普林斯頓巴特翻譯者研討班為例


编者按

此文记录了瞿旭彤老师2018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巴特研究中心担任访问学者期间对巴特翻译者研讨班的亲身经历和观察思考。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国际学界优秀和成熟的翻译与吸纳模式未尝不能成为汉语学界借鉴思考的榜样。正如瞿老师所言,通过在进深研究和建设译场这两方面的深入耕耘和长期建设,巴特神学或许能由此在汉语思想中继续扎根,并且为汉语思想的进一步生长提供有力的参照和借鉴。


本文原发表于《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2018年第49A期,推送时已获期刊和作者本人授权,感谢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和瞿旭彤老师对巴特研究微信公众号的大力支持!


翻譯與吸納

以美國普林斯頓巴特翻譯者研討班為例

瞿旭彤 撰


引言


二〇一八年六月二十至二十三日,本人以觀察員身份受邀參加普林斯頓巴特研究中心(Center for Barth Studies [CBS])主辦的巴特翻譯者研討班(Barth Translators’ Seminar)。與本人一同受邀的新參與者還有兩位年輕學者。一位是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的博士生基南(Oliver James Keenan)。他是天主教道明會修士。自開始學習神學起,他就已對新教神學家巴特充滿興趣,並且正在撰寫關於巴特和[新]托馬斯主義傳統的博士論文。另一位則是本人在德國海德堡大學求學時的老朋友和教席同事萊歇爾(Hanna Reichel)博士。她之前撰寫博士論文的主題是巴特與海德堡教理問答,現正在負責《巴特全集》(Karl Barth Gesamtausgabe)相關分卷的整理和編輯工作。她原在德國哈勒大學(Universtiy of Halle)擔任教席助教,於二〇一八年初來到普林斯頓,擔任改革宗神學副教授終身職位。

緣起

 


二十世紀九〇年代中期,如同很多專門從事巴特研究並諳熟德語的學者一樣,巴特研究中心成員、普林斯頓神學院圖書館館長克羅科(Stephen Crocco)博士注意到,現有巴特作品(特別是《教會教義學》[Kirchliche Dogmatik])的英文翻譯儘管讓人充滿欣賞、敬意和感激,但依然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視的問題,而且已給英語學界的巴特研究和接受帶來不少挑戰,甚至干擾與此相應,越來越多巴特學者在進行具體研究和寫作時不得不對現有翻譯加以修訂,以便更準確和到位地表達巴特原文的意思。他的這一觀察,作為巴特研究者,本人也深有體會。英語學界對巴特的誤解,不管是褒獎,還是批判,都可能與巴特作品之前的英語翻譯有着密切關聯。在克羅科博士的提醒下,巴特研究中心認識到,若想在英語世界更進一步推進對巴特的理解、研究和接受,關鍵在於:如何提供更為可靠的翻譯,特別是如何具體應對在專門術語、一貫性、準確性、恰切風格等方面的挑戰。

有鑑於此,為了促進更高標準的翻譯和鼓勵更多人士參與翻譯,巴特研究中心在二〇〇七年六月巴特年會期間邀請一些對巴特作品翻譯感興趣的、來自神學界、教會界和其他界別的專家學者、教會牧師和博士生,組成巴特翻譯小組,聚集在一起討論具體文本的翻譯問題。緊接着當年的巴特年會,小組成員第一次聚集,共同探討應該如何提高巴特翻譯的質量。作為起步性的具體措施,小組開始嘗試制定翻譯詞彙表,儘可能在一些巴特特有詞彙的翻譯上達成共識。


小組一開始的負責人是普林斯頓神學院教會史教授弗勒利希(Karlfried Froehlich)博士,他曾在六〇年代初就讀於巴特門下。作為母語為德語的巴特學生,他在小組討論時的主要任務是解釋德文文本的細微之處、以及複雜的典故出處,為的是讓大家更好地理解原文的語法、語境和語氣。後來,接續弗勒利希博士負責小組聚集的是普林斯頓神學院傳教學和普世神學榮休教授古德(Darrel Guder)博士,他的母語是英語,博士畢業於德國漢堡大學。

瞿旭彤 | 翻譯與吸納—以美國普林斯頓巴特翻譯者研討班為例


《巴特談話錄》第一卷翻譯過程


在二〇〇七年六月第一次聚集時,小組成員決定,慢慢開始共同翻譯巴特作品。二〇一三年,華裔博士生趙馳亞先生來到普林斯頓,師從在國際巴特學界享有盛譽的麥科馬克(Bruce L. McCormack)教授,準備撰寫與巴特《教會教義學》中天意論(Vorhersehungslehre)相關的博士論文。趙先生加入小組,逐漸成為整個翻譯項目協調人,開始對合作翻譯的真正進展產生重大助推作用。他曾在圖書出版行業供職八年有餘,善於溝通,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他建立追蹤翻譯進展和編輯翻譯作品的系統,一方面負責翻譯團隊的組織和協調,另一方面負責與出版社的溝通與交流,使得翻譯作品的完成和出版成為真正的可能性。同樣在二〇一三年,在院方大力支持下,巴特研究中心行政主管杜根(Kait Dugan)女士開始為整個項目提供機構性的和經濟性的援助(也正是由於杜根女士的介紹,我有幸認識趙博士,並且受邀參與了今年的研討班)。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特別由於已故董事鄧普頓爵士(Sir. John Templeton)的慷慨捐贈和投資天才,普林斯頓神學院可能是北美、乃至全世界財務狀況表現最好的一家神學教學科研機構。故而,院方不僅非常樂意,而且很有能力持續穩定地支持巴特研究中心、及其開展的巴特翻譯項目。

巴特翻譯項目成員約有二十位,核心成員大體穩定,時不時有新鮮血液加入。到目前為止,該翻譯團隊已經譯出全集版三卷本《巴特談話錄》。第一卷(1959-1962年)已於二〇一七年十一月二十日出版,第二卷(1963年)將於二〇一八年九月二十日面世,第三卷(1964-1968年)預計於二〇一九年秋付梓。


以第一卷為例,內容是巴特在一九五九至一九六二年的談話錄合集。之所以選擇翻譯這一卷,一方面是因為其中的內容不僅能滿足專業學者對巴特的研究興趣,也能幫助普通讀者瞭了解巴特神學的基本內容和主要特色;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其中的談話錄分為長短合適的不同章節,有利於團隊成員的翻譯分工和合作。


瞿旭彤 | 翻譯與吸納—以美國普林斯頓巴特翻譯者研討班為例


就一般的操作流程而言,首先,當年十一月底,協調人發給各位成員供選擇的需翻譯頁數分配草案,根據具體篇章、個人興趣和時間安排,每位成員大概分得或選得十到二十頁左右(最多不超過一萬七千的德文單詞數)的翻譯任務;其次,來年六月,在巴特年會後的巴特翻譯者研討班,團隊成員聚集在普林斯頓,一同討論各自碰到的具體翻譯問題;第三,一個月左右的譯稿修訂時間;第四,母語為德語的弗勒利希教授用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對照德文原文,通讀全部翻譯,統一體例,並且著着重考察英文譯稿的忠實誠性和準確性;第五,母語為英語的古德教授用三個月左右的時間,通讀全部翻譯,統一體例,並且著着重考察英文譯稿的清晰性和可讀性;最後,英文譯稿提交出版社,出版社負責排版、印刷和發行等事宜。通過這樣的翻譯流程和譯場合作,翻譯參與者試圖提供一個儘盡可能權威、可靠、準確和可讀的英文譯本。


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六月持續三天左右的年度聚集中,每位譯者均被分得充分的時間,向與會成員彙報翻譯過程中遇到的具體挑戰和問題。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參與討論,每位成員均應提供一份已完成的翻譯初稿,並且標注出其中需要提交大家討論的詞彙和語句。這樣密集的交流和討論,益處良多,有助於翻譯團隊成員關係和信任的彼此建立,有助於翻譯質量共識和標準的共同認可,以及而且也有助於具體譯者翻譯素質和技能的提升。


如此大費周張的合作翻譯,其目的不僅是為了滿足一般讀者對巴特的了解瞭解和閱讀,而且更是為了給巴特研究者提供一份可靠的研究資源。因此,在翻譯過程中,翻譯團隊非常重視德文版的編者注,在保留德文編者注的同時,會在具體翻譯時把編者注的解釋融合進文本的翻譯,並會作出原文和補充之間的明確區別。


如上所述,二〇一七年十一月二十日,《巴特談話錄》第一卷(1959-1962)(Barth in Conversaton, Volume 1, 1959-1962)由著名神學出版社威斯特敏斯特.約翰.諾克斯出版社(Westminsiter John Knox Press)順利出版。根據出版社的最新反饋,這本書頗受讀者歡迎。此次翻譯堪稱跨國跨界長期合作跨年翻譯的典範。就國別而言,小組成員分別來自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就界別而言,小組成員主要來自神學界和教會界。

 二〇一八年六月二十至二十三日研討班觀察手記


一九九七年,為了促進巴特神學的研究和推廣,巴特研究中心得以成立。此後不久,每年六月中旬,在學期結束後,該中心選取特定主題,邀請各國各背景的巴特專家進行大會主題報告,並且逐漸開始邀請專門研究巴特的博士生舉行小組報告。今年會議的舉行時間是二〇一八年六月十七至二十日,具體主題是:「巴特與解放神學」。

在會議結束後的六月二十日下午,研討班成員在巴特研究中心會議室聚集一堂。除了我們三位受邀參與的觀察員外,有十五位成員到場,另有兩位成員(一位是來自瑞士巴塞爾大學的巴特研究專家高科爾[Matthias Gockel]博士,他曾撰寫關於巴特與施萊爾馬赫(F. D. E.riedrichSchleiermacher)的博士論文,現在負責翻譯作品的德文統稿和編輯;另一位是來自英國阿伯丁大學的巴特研究新秀、皇家講席教授尼莫[Paul T. Nimmo]皇家講席教授,他的研究專長是巴特倫理學)在特定時間通過視頻參與。在十五位到場成員中,古德教授是研討班主持人,趙馳亞先生負責具體會務,兩位分別來自美國和加拿大的神學院教授正在合作翻譯巴特的“「哥廷根教義學”」《基督宗教教程》(Unterricht in der christlichen Religion)。

瞿旭彤 | 翻譯與吸納—以美國普林斯頓巴特翻譯者研討班為例


按照之前的安排,這次研討班集中討論的是《巴特全集》版中的《演講和小論文(1905-1909)》(Vorträge und kleinere Arbeiten1905-1909)(1905-1909年)。這篇文集的篇幅,包括編者注和正文在內,共計四百十七頁。參與翻譯的成員共十六位。在研討會期間,每位成員有五十分鐘向與會人士報告提出自己在翻譯中碰到的各類問題供討論,問題主要集中在具體字詞或語句的理解和翻譯,涉及技術性詞彙、人名轉寫、具體頭銜、外來語(特別是希臘語和拉丁語)詞彙和語句、基本概念、縮寫詞彙和其他具體字詞等等。其他細節性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如何使用標點符號、如何在不干擾全集版已有編者注順序的情況下做好和標記譯者注、如何理解巴特對斜體形式的使用等。


值得一提的還有四點:其一,研討班非常重視母語為德語者的參與。在與會成員中,至少有五位的母語是德語,他們與母語為英語的成員一同討論可能的翻譯用法。其二,與會成員也會就譯者提供的具體翻譯,並且根據自己的翻譯經驗和語言感覺提出具體的改進意見。其三,除了專門分配給每位譯者的固定時段外,研討版還留有兩個專門時段,前者用於風格和腳注註方面問題的交流,並會涉及出版社編輯的相關回應饋,後者則用於行政方面事宜的討論。其四,會議期間,除了負責與不在場成員的網絡連接和德文電子版的牆面投影等技術性細節之外,趙先生按照之前確定的系統(主要是充分利用應用軟件「印象筆記」[Evernote]),負責記錄,特別是記錄大家共同認可的翻譯詞彙和規範(包括新規範和對規範的細微修訂)。當然,譯者也有相當大的靈活性,可以根據文本上下文給出更合適的翻譯。


 翻譯團隊的近期規劃


根據趙馳馳亞先生提供的來自巴特檔案館(Karl Barth – Achiv)的最新消息,《巴特全集》共有七十五卷,預計二十一世紀三十〇年代中期出齊。現在的工作重點正是《演講和小論文(1905-1909)》所屬於的第三部分“「演講和小論文」”。就這一部分的現狀而言,已編輯和出版六6卷(1905-1909年、1909-1914、1914-1921、1922-1925、1925-1930、11930-1933),另有五5卷仍待編輯和出版。在可預計的將來,巴特研究中心巴特翻譯團隊將以五年為一週期,陸續合作翻譯接下來的三卷(1905-1909、1909-1914、1914-1921)。

 結語


眾所周知,翻譯作品的質量往往會極大影響對該作品的吸納,以及該作品的、流傳和影響。德國神學家雲格爾(Eberhard Jüngel)素以知識廣博和思想深邃著稱。他解釋巴特上帝論的名著《上帝之存在是在成為之中》(Gottes Sein ist im Werden:Verantwortliche Rede vom Sein Gottes bei Karl Barth. Eine Paraphrase)在第一次被譯成英文後,由於譯作的緣故,他被誤解為是一位過程神學家。英國學者韋伯斯特(John Webster)專研雲格爾多年,撰寫過關於雲格爾的博士論文。直到他重新翻譯上書後,對雲格爾的上述誤解才得以扭轉。但是,即便如此,由於其思想作品的深邃難懂,直至今日,雲格爾在英語學界的影響力仍是非常有限,完全不能與他同時代的另一位神學家莫爾特曼相提並論。其實,這樣的情況並非例外,相比於差不多同時代的哈貝馬斯,思想更為深邃難懂的德國社會學家盧曼(Nikolas Luhmann)在英語學界的影響也難以與之相提並論。德語英語本屬同宗,語言、文化和思想差異已如此之大,從德語到漢語的翻譯和轉化更是難上加難。


或許至少部分地由於語言、文化和思想的巨大差異,就漢語學界的現狀而言,無論是雲格爾和盧曼,還是巴特,對他們的研究和翻譯仍然有待于於進一步的推進和落實。巴特在漢語學界和教會界的影響,除了趙紫紫宸先生在上世紀三〇十年代的初步推介(《巴德的宗教思想》,[上海:青年會書局,1938])、以及劉小楓先生在八十〇年代末、九十〇年代初期的大力引進(特別注重巴特與現代性的思想關聯)之外,其實主要還是輾轉來自蘇格蘭(托倫斯[Thomas TF. Torrance])和美國威斯特敏斯特(范蒂爾[Cornelius Van Til])兩大改革宗神學傳統的影響。鑑於以上介紹的巴特翻譯者研討班這樣的跨國跨界長期跨年合作的譯場典範,漢語學界或許也可考慮至少在進深研究和建設譯場這兩方面繼續推進對巴特神學作品的翻譯和吸納工作。就研究方面而言,參與翻譯的主要譯者最好通曉德文,對神學(特別是巴特神學)有過專門研究,而且有能力並有意願撰寫詳細的注釋、串解和導言。就譯場方面,對巴特神學作品的翻譯應向所有對神學(特別是巴特神學)感興趣的人群敞開,邀請不同界別不同背景的學者和愛好者一同建立譯場,分工協作,有規律地開展專門討論具體翻譯問題的研討班,以此檢驗翻譯效果、提高翻譯質量,並且先後交由德文方面和中文方面的相關專家負責統通稿,保證譯稿的可靠性和可讀性。通過在這兩方面的深入耕耘和長期建設,巴特神學或許能由此在漢語思想中繼續扎根,並且為漢語思想的進一步生長提供有力的參照和借鑑。


作者简介


瞿旭彤 | 翻譯與吸納—以美國普林斯頓巴特翻譯者研討班為例


瞿旭彤,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求真学术与文化基金负责人。主要研究兴趣为:现代基督教神学(Karl Barth)、古希腊哲学(Aristoteles)、德国哲学(Martin Heidegger)。德文专著《巴特与歌德》(Barth und Goethe: Die Goethe Rezeption Karl Barths, Neukirch: Neukircher Verlag, 2014)先后荣获德国福音神学协会双年青年学者奖项Ernst Wolf Preis(2015)、德国海德堡大学年度国际青年学者奖项Manfred Lautenschläger Award for Theological Promise(2017)。发表有多篇中德英论文



往期文章

瞿旭彤|“尼采以后”:我们今天如何做汉语神学?

巴特研究 | “从开始重新开始”:巴特论坛报道(上)

动态丨《基督教文化学刊》第41辑“返本开新:巴特与中国”专刊出刊

瞿旭彤 | 比自由神学更自由:试从巴特对神学实事性和科学性的探讨看其神学与自由神学的差异


瞿旭彤 | 翻譯與吸納—以美國普林斯頓巴特翻譯者研討班為例

且思且行的朝圣路,

与君同行!

瞿旭彤 | 翻譯與吸納—以美國普林斯頓巴特翻譯者研討班為例

巴特研究Barth-Studien

公号邮箱:[email protected]



编辑:Imaginist
校订:巴特研究、Cheung、Kimeikei、伶俐、语石、Lea、Vanci等。
注:图片未经注明均来自网络。
声明:本公众号欢迎各界人士通过微信打赏或其他形式支持“巴特研究”,或与我们的合作机构与相关基金签订协议。敬请来信 [email protected].




所属主题
巴特研究
巴特研究
分享关于德语神学家和思想家巴特(Karl Barth, 1886-1968年)的阅读、思考和写作,致力于传播与反思德语和英语学界对巴特的阅读与研究,致力于参与和推进汉语学界对巴特的阅读与研究。 公号:巴特研究 微信号:Barth-Studien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