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梅耐德在世期间长期从事启喑教育,并为全国各地培训了大量启喑教师,为近代中国启喑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是“中国聋哑教育的先驱”。
1853年7月,梅耐德(安妮塔·汤普森Mei naide,Annette E.Thopson),出生在美国纽约波蒂奇镇一个普通家庭,5岁丧母,曾随祖父母一同生活。父亲再婚后,继母所生的孩子中有一个名叫林肯的男孩,幼年就失去了听力。 梅耐德
1876年,为了帮助同父异母的弟弟学习,23岁的汤普森同10岁的弟弟一起走进了美国罗切斯特聋人学校。一年后,她凭借对聋教育事业的极度热爱和在教育弟弟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成为罗切斯特聋人学校的一名正式教师,在那里,她结识了一位学生的父亲——身为传教士、神学博士的梅理士,开始了一段影响中国聋哑教育发展的浪漫史。梅理士
1884年11月25日,汤普森在山东芝罘(烟台),与大她24岁的梅理士结为伉俪,成为他的继室夫人,婚后取中文名字梅耐德,她运用美国人教聋哑孩子时使用的方法,短短五周,就学会了由220个汉字组成的190个句子,令她的中文老师大为吃惊。紧接着,施耐德着手为中国聋哑孩子编写第一本教材《启喑初阶》。1886年,梅耐德夫妇的第一个儿子出生,办学筹备工作因此耽搁。孩子一岁时得了严重的痢疾,一只眼睛几乎失明,施耐德的工作再次被迫中断,儿子康复后,她重新开始筹备办学。《手语初阶》
1887年,施耐德用美国罗彻斯特聋哑人学校“无声工作者”组织赠送的50美元,夫妇俩在登州(今蓬莱)丹崖山下的一座平房里,开始只收到李三元和刘堂凯,后来增至4人,比中国第一所官立学校“保定聋哑学校”,早了22年,1888年7月4日,学馆取名“登州启喑学馆”。丹崖山顶的蓬莱阁
1895年6月21日,施耐德的丈夫梅理士病故,长老会停止了学馆的经费供给,学馆于1896年1月31日无奈被迫关闭。当施耐德计划重新复学之际,唯一的女儿又因病不治而亡,这重重的打击,并没有使她放弃自己的信念。梅理士博士
1898年,美国路彻斯特聋哑学校校长致信施耐德,愿意资助经费试办一年启喑学馆,同时要求校址从蓬莱迁至烟台。2月1日,施耐德来到烟台,暂时租用通伸旅馆作为校舍,改校名为“烟台启喑学馆”(又名梅理士纪念学校)。3月,学馆终于重新开学,很快便招收到7名学生。俯瞰烟台芝罘港
1898年至1941年间,学校多次组织师资培训班,先后培训教师44人,分别来自杭州、南京、上海、北京、成都、香港等地,其中还有一位来自朝鲜的平壤。这些人后来大都成为当地聋哑学校的创始人或骨干教师,至1936年全国各类聋哑学校发展到47所。平壤第一所聋哑学校
1899年9月,由于租期快到,在朋友的帮助下,施耐德在烟台海边买了一块地皮作为校址。除了教学楼以外,学校的房间包括厨房、储藏室、餐厅以及宿舍等一律按照中国风格建造。新校舍建造速度很快,1899年11月底,学馆就迁到了新校,为了筹资建校,她的足迹遍布欧美与中国16座城市。烟台启喑学馆
1906年初,在美国休假的最后33天里,施耐德共举行了29次演讲,写了40多封信,接受了几次会见,其间还去参加了几次公益活动,其紧张程度可见一斑。她还被引见给罗斯福总统,罗斯福总统对她在中国所做的一切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一年施耐德的外甥女安妮塔·卡特小姐的到来,使烟台启喑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又上了新的台阶,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安妮塔·卡特
1907年,启喑学校增设女生部。1912年增设师范部,为各地培养师资。历经几十年的艰难奔波,最终建起了中国第一所男女混读全日制正规的聋哑学校。1901年师生合影
1923年,70高龄的施耐德光荣退休,迁居南京,外甥女卡特小姐接任校长。烟台当局对她在中国39年来的工作给予了极高的赞誉,称她是“中国聋哑教育的先驱”。1924年,施耐德回学校看望学生们时,写了一封公开信,在结尾,她恳切地说:“我把中国的聋哑人工作作为一份遗产留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够继承下去!”退休后的施耐德
1927年,施耐德被迫离开她深爱的中国。因为这里留下了她太多的酸甜苦辣。在烟台,她结了婚,生下了三个孩子,又亲手埋葬了深爱的丈夫和唯一的爱女。1929年4月19日,施耐德因病安息主怀,享年76岁,她无私奉献的精神受到了各界的赞誉,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她曾经创办的启喑学馆,现今改名为“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笔者在烟台寻访
–谢谢您的打赏转发–
(不做传教士、可做传教事)
寻访者手机、微信:139 688 3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