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4 11 月, 2024
spot_img

林世钰 | 致敬伟大的女性:你是黑暗中的光,乏味中的盐

林世钰 | 致敬伟大的女性:你是黑暗中的光,乏味中的盐

高耀洁躺在床上写作。(林世钰 摄于2019年5月


今春以来,高耀洁(我更习惯称她为“高奶奶”)一直嘱我为她的“最后一本书”写篇后记。我迟迟不忍动笔,因为我担心如果书早早出版了,她觉得心愿已了,可能会欣然与死神握手。拖一拖,也许死神可以放过她。就像当初耶和华越过门楣上涂血的以色列人家。

真的无法想象,这个喧嚣的世界,如果没有高奶奶这样的人作为“压舱石”,该多么轻浮。

但经不住她的催促,还是要写。因为一旦无常到来,我们可以以文字的形式,在这本书里相遇相依。文章千古事,在流逝的岁月里,文学和艺术是唯一可以凝固和对抗时间的事物。

与高奶奶初次见面是在2015年。当时我来美国不久,听说高奶奶住在哥伦比亚大学附近,便想着去看望她。当时我根本不知道,我们日后竟然结下极深的缘分,共同成就了《烟雨任平生:高耀洁晚年口述》这本书。

记得第一次我敲开她的房门,只见她坐在椅子里,笑眯眯地看着我,似乎我们相识多年。此后,我隔三差五去看她,但一直没想着为她写点什么。

直至2016年。当时我从国内度假回来,打开邮箱,看到她写给我的信:林,我得了肺炎,日子不多了。希望你来看我。

我大惊,赶紧往纽约跑。她瘦削了许多,头发凌乱地撘在额前。她说自己在医院差点死去,好在被抢救过来了。从此24小时吸氧,足不出户。

林世钰 | 致敬伟大的女性:你是黑暗中的光,乏味中的盐

本文作者林世钰与高耀洁先生。(摄于 2016年9月

我这才惊觉,终有一天,这个强悍、伟大的老人也要如飞而去,消逝在历史长河。何止是防治艾滋病,作为一个经历过民国、国共内战、新中国成立、反右运动、大饥荒、文化大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一生逃亡过三次的老人,她的身上该积淀着多少历史的沧桑啊。

我决定为她做一部口述史。

从2016年春天开始,整整三年时间,我专注此事,几乎每周二都去纽约采访高奶奶。2019年春天,此书出版。高奶奶很高兴,用自己的积蓄买了200多本书,免费送给美国各大图书馆,还托人捎回国内。“我要让更多人记住历史。”

今年3月,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女士听说她病情严重,前来探望高奶奶。高奶奶迫不及待地向她介绍这本书,翻到刊登希拉里和她合影的那一页,希拉里咯咯直乐。

之后,希拉里在社交媒体Instagram上发出两人的合影,很多人找高奶奶要书,点名要“希拉里手里拿的那本书”。

高奶奶每每和我说起这个桥段,笑得脸上褶子开花。

林世钰 | 致敬伟大的女性:你是黑暗中的光,乏味中的盐

2019年3月,希拉里看望高耀洁。(照片提供:高耀洁)

因为希拉里鼓励她多写书,高奶奶便把这句话放在心里。

92岁的老人,因为24小时吸氧的缘故,饮食起居都在一间斗室里,多数时候只能卧床。每天,但凡脑里灵光一闪,立刻从床头摸出纸笔记下句。加上以前写的诗词札记,及其他友人和艾滋病人写下的诗词,半年以来竟然攒了200多首,够出一本书了!

每次去探望高奶奶,她都摸出几张纸,上面写着几首小诗,让我帮她打进电脑里。这些小诗,填充了她的寂寞时光。诗以言志,但对于她来说,更多的是寄情。

今年除夕夜,她写了一首怀念家人的小诗,读之令人泪目。

《思念》

我的夜晚是你的白天
当我思念时你们进入睡眠
九十二岁的我思念无定时间
回想着你们幼年的小脸
奶声奶气的呼喊
这是当年的乐景
如今留在梦幻之间

对于一个客居异国的92岁的老人来说,天伦之乐只是梦中幻景,她的心里该有多少遗憾和心酸啊。每次去看她,她总要和我分享曾孙女的照片和视频。“看,汤满会走路了”“汤满会唱歌了,可聪明了”“汤满知道拿红包了”……她痴痴地看着曾孙女的照片,似乎在寻找自己与故乡和亲人的一丝联系。

2018年中秋节,我带着月饼过去陪高奶奶过节。恰巧她妹妹也从芝加哥赶过来,她备了一桌菜肴,建议高奶奶走到客厅吃饭。高奶奶扶着椅子,一步一步挪到客厅。

那是她卧床一年来首次走出卧室。她的胃在“文革”中被造反派打坏了,切了十分之九,吃不了月饼,只是看着我们吃,然后猜测里面的馅是什么。一旦猜对了,眼里闪着孩童才有的光芒。

后来,我看到她为那年的中秋节写了一首诗《月夜》。

人生多少悲惨事,
水灾风灾不容情。
明月高悬在天空,
伴我深夜难入眠。
通过明窗来仰视,
满天星光耀天空。
深夜月光分外明,
谁人解我思乡痛。

于是我知道,她虽然去国十载,但是一颗心依然停留在中国山东曹县那个叫“高新庄”的地方,那里才是她永远的故乡。高新庄原野上升起的月亮,一定比美国的更大更圆更亮。只是,她回不去了,只能看着窗外明月高悬,心生忧伤。

在一首《盼归》中,她再次表达了自己思念故国的情思。

暴雨倾盆天无情,
春风无力百花争。
侯鸟展翅飞千里,
万物得时报春情。
故乡家园春色艳,
我欲回乡家无声。
何时何日能成行,
苍天无知我无能。

乡愁是个人的、抽象的忧伤,高奶奶并不总是沉溺于此,她的心里,经常挂念和伤怀艾滋病人和孤儿。于是,这本书收录了很多关于艾滋病人和孤儿的诗歌,有的系高奶奶亲自所作,有的是艾滋病人所作。他们有的已经不在人世了,可是留下了在世上痛苦挣扎过的证据,读之让人唏嘘不已。

在这首《满江红·血祸》中,你可以看到高奶奶的心在为艾滋病人滴血。

恼恨填膺,随岁月,何时会歇。
多人泣,有谁可问,民众激烈。
艾滋病人尽入土,源于艾魔肆虐,
老幼啼、痛苦难述说,
众悲切!

“血祸”仇,又难雪,满心恨,无法解?
望家乡,衰草坟墓遍野,
卖血狂风明中呼,染艾滋皆因输血,
至如今,为何难断绝,
大众嗟!

遥望20多年前,中原大地“艾魔”肆虐,一个68岁的老人颠着一双小脚,奔走在河南的乡间小道上,把药物、食物以及温暖的爱带向那些在病痛中挣扎的病人。

20多年后,她栖身异国,疾病缠身,却依然惦念那些艾滋病人和孤儿。每每提及艾滋病人和孤儿,无不泪水涟涟。她年岁已高,而且客居异国,无法回到自己的国家为他们亲自做点什么,但她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延续抗艾事业。

到美国这十年,她写了9本关于中国艾滋病的书。除此之外,她还节衣缩食,为自己的昔日“战友”在美国和香港出书筹钱,为的是“把这段历史留给后人看”。

在一个人人自求多福的功利主义时代,简衣素食的高奶奶彰显出来的伟大,榨出了很多锦衣玉食的皮囊背后的渺小。每思及此,我的心总是久久不能平静。

6月,她把这本书的书稿交给我编辑校对,并攒了一笔钱,让我帮她找出版社出版此书。她说,“这是我人生最后一本书,我无力再写书了”,所以,她希望书出版后,“国际艾滋病日”那天,“找个地方,找些人来交流,我带着氧气瓶参加”。在她看来,这是一场“为了告别的聚会”。

于是,从夏到秋,编辑高奶奶的诗稿成了我的主要工作。

高奶奶出生于山东大户人家,外祖父为前清翰林,自己4岁起就上私塾,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国学功底相当深厚,很多诗词典章脱口而出,让人佩服。收入书中的这些诗词,从中可以看出高奶奶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也可以看到她一以贯之的真性情。虽然部分诗词略显杂乱,且有重复之处,但是我们无法苛求一个缠绵病榻的九旬老人达到完美。

个人认为,这本诗词札记最重要的不是它的文学价值,而是社会价值。每个人都是一部断代史,高奶奶对过往年代社会万象的记录将成为历史证据,未来的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可以从中管窥一豹,瞥见那个年代的美丽与哀愁。

高奶奶经常说,这是她的最后一本书,并且为无力再写书感到难过。可是我觉得,写不写书并不重要,只要她活着,这个世界就显得不那么荒凉,不那么虚浮。

因为她是黑暗中的光,乏味中的盐。

林世钰 
2019年8月8日 
美国新泽西州

林世钰 | 致敬伟大的女性:你是黑暗中的光,乏味中的盐

(目前此书仅在美国出版,在Amazon、Blurb和Google books上均有出售。)

——End——


作者简介】:林世钰,媒体人,作家。曾出版《美国岁月:华裔移民口述实录》《烟雨任平生:高耀洁晚年口述》《美丽与哀愁:一个中国媒体人眼中的美国日常》《潮平两岸阔:15位中国留美学生口述实录》等书籍。其中《烟雨任平生》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2019年度十大中文好书(非虚构类)”。喜欢旅行、摄影、收集民间手工艺品。目前旅居美国新泽西州。



所属主题
一苇杭之渡彼岸
一苇杭之渡彼岸
用媒体人的眼光观察美国社会,用妈妈的心肠分享教育心得,用旅行者的心情体验旅途趣味。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