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3 12 月, 2024
spot_img

萧三匝:十句话论定中国思想史之开端


461。先秦诸子皆起于王官,故诸子学说,皆政治哲学。

 

462。先秦诸子,虽号称百家,但自成系统的政治思想,不过儒、墨、道、法四家。四家立场不同:儒家主贵族立场;墨家主平民立场;道家主个人立场;法家主帝王立场。儒家虽主贵族立场,但又主张政治吸纳有道德的平民,故有延展性,墨、道、法三家的主张皆过于绝对。

 

463。中国商周之封建社会,有其不得不然的历史必然性。如柳宗元所论,商周之得天下,皆赖诸侯之协力,其得天下之后,势必不能专之,而须分封有功之诸侯。非所愿也,势所趋也。在被封的诸侯眼里,天子之位,绝非神授,众诸侯协力拱卫有以致之也。故君权神授说不过是统治者及其附庸文人的虚构而已。

 

464。秦之一匡天下,也属势所必然。虽有六国联盟,必不能长久维持,盖因任何政治联盟均不能长久维持也。当其时也,纵使秦国不能一扫六合,必有他国崛起,以武力荡平天下。郡县制始于春秋战国,而非始皇所创,此乃中国历史必然走向大一统之一证明。大一统为近代知识分子非议,盖因其妨碍、压抑个人自由,然则历史之发展,并非以良善之愿望为指针,此乃李泽厚先生所谓历史主义与伦理主义的二律背反是也。以此观之,贾谊、苏洵之流所论秦帝国建立前后之形势,虽气魄宏大、感情充沛、语调铿锵,实不过书生迂腐之论。

 

465。今世知识分子称颂英国政治制度为保障自由之制度,又谓西欧之长期封建乃自由之屏障,此论虽然属实,但当知此乃世界历史发展之特例。以特例论证普世性,是为不智(普世性当以人性为论证起点)。浏览英国史可知,西欧各国征战频仍,尤以英法战争为其著例。西欧之封建得之于各国之长期均势,而此均势之获得,与英法两强分处大海峡两岸有极大关系。倘使英法同处欧洲大陆,列国封建之势则不易长存。中国在战国时期,各国并不存在类似的地缘政治情势。况且,英国自由虽赖封建为屏障,不能由此反证大一统的中国即绝对不能保障自由。今世有学者因英国史为特例,而放弃自由乃普世价值之论证,反主张中国必然不能成为自由国度,以至于鄙视同胞,骂中国人为劣等民族。此种论调,若非读书不通,即属自卑、自贱、怯懦之心理使然。此种人虽自卑、自贱、怯懦,又有冒充先知之内在冲动,其可鄙可笑也如是。

 

466。秦之专制帝国建立时,诸子的应对方略不外三途:一,掉头周政,试图恢复,儒、墨是也;二,迎合专制,且为其论证合法性,法家是也;三,厌弃政治,自我放逐,道家是也。盖因儒墨皆同情封建而反专制,法家本倡专制,道家非但反专制,并封建也反对也。

 

467。因对专制政治的态度不同,法家乃大行其道,道家则退出政治。至于儒、墨两家,又当分别言之:儒家站在贵族一边,故倡宗法社会;墨家站在平民一边,故反宗法。儒家身段柔软,善于妥协,故放弃封建政治,而不放弃宗法社会;墨家身板笔直,不稍退让,故在专制帝国毫无寄身空间,故汉代以后,游侠绝迹,势所必然也。

 

468。儒家向专制妥协的结果是被专制帝王利用为装点门面的工具,此中祸福实相依也。其为祸者,难以坚持孔孟原则,直被后世反儒者斥为专制之帮凶。其为福者,宗法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个人自由的避难所也。若不拘泥文字,仅从对个人自由的护佑作用而言,中国帝制时代之宗法社会与西欧之封建实相仿佛。

 

469。中国之专制政治,可用儒表法里四字概括之,此承平时期常态也。道家自我放逐,但并未消失,且因其自我放逐而长存民间。每当乱世降临,道家必作为一种革命性思想而复兴,且借助道教之组织反抗暴政。儒家虽不放弃革命,但儒家的妥协性格使其事实上不能产生革命家。

 

470。道家虽能助力、甚至组织反抗暴政,但其政治思想与无政府主义相似,故能解构而不能建构。新朝建立,必须建构之时,也只能迎儒、法归位。此乃中国王朝政治走不出治乱循环的思想根源。


所属主题
匝说
匝说
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