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3 12 月, 2024
spot_img

谈谈新教徒改宗的问题

我们的国庆假期读书会今天正式开始,我刚得知,有位天主教的教友也参加了。虽然他表示自己进群只是为了认识更多的朋友,但我仍然感到受宠若惊。期待我们能跟他有充分、友善的交流。

还没有上车的朋友请点击这里:国庆假期读书会:史普罗《我们是合一的吗?》。注意:截止日期是10月3号。

今天聊一聊新教徒改宗的问题。

我是在一个三自教堂受的洗,当时的信仰状况稀里糊涂。

记得有一次,我所在的教堂从上海请来了一位牧师(他是著名的《天风》杂志的编辑)分享信息。

这位牧师显然是个“开明派”(liberal),正如他的前辈丁光训主教。

丁主教都可以在家里供奉观音像,这位牧师不遑多让,讲道之余带领一众同工去当地天主教堂参观学习。

具体去的那个天主堂,我不记得了,我只记得有位老姊妹回来后对天主教赞不绝口:“原来人家不是崇拜圣母,而是礼,就像我们这边请人代祷。”

对于这类的事我当时并无兴趣,因为在那个时候,我在得救的问题上都不清不楚。真正意识到自己还没有重生,已是几个月之后的事了。

但是我多少能感受到天主教对于某些灵性贫乏的新教徒所产生的吸引力。

这里就有“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改宗”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回答,出自C.S.路易斯的经典著作《返璞归真》(Mere Chrsitianity)。

在这本书“前言”的结尾,路易斯讨论了一个与改宗相关的问题。

首先,他提出了那个著名的比喻,即纯粹基督教就像一个大厅,里面有通向不同房间的一扇扇门。

路易斯表示,《返璞归真》这本书只不过帮助大家进入这个大厅。大厅本身不是住人的地方,从这里可以进入不同的房间。当然,这里的房间指的是基督教的各宗派,如罗马天主教、英国国教,长老会、改革宗、浸信会等等。

也许你要在大厅等待一段时间才决定敲哪个房间的门。这里的情形非常类似信徒做出改宗的决定。不同之处是:改宗涉及你从一个房间走出来,进入另一个房间。

当我们做出这种选择时,路易斯在此提出一个有益的忠告:

最重要的是,你必须要问哪扇门是真理之门,而不是哪扇门的油漆雕花最合你心意。说得明白一点,你永远不应该问下面这个问题:“我喜欢这种敬拜仪式吗?”你应该问的是:“这些教义正确吗?这里能找到圣洁吗?我是受良心的驱使来这里的吗?我不情愿敲这扇门是因为我的骄傲,或者仅仅是个人喜好,还是因为我不喜欢这位看门人?”

也就是说,促使你下这一类决定的理由应该是真理和教义上的。我在这里可能要补充说:不是随便哪条教义,而是关乎信仰根本的核心教义。

在我认识的人中,不乏从新教改宗天主教,甚至从新教改宗东正教的。当我跟他们交流的时候,我很想知道他们离开新教的理由。

如果一个改宗者言之凿凿地驳斥(甚至咒诅)替代受刑说(penal substitution)、唯独信心(sola fide)或双重预定论(double predestination),我虽然绝不会同意他的观点,甚至会跟他激烈地辩论,但是我会敬佩他的为人。因为他是因为重大真理上的分歧(且不论他目前的观点对或错)而选择离开的。

但如果一个改宗者说他离开某个宗派,是因为不喜欢那里的敬拜风格或人际关系,而他接受另一个宗派是因为那里的仪式很优美,那里的氛围让人愉悦——我会发自内心地看不起这样的人。

因为,对这个人来说,信仰不过是一种口味(taste)或偏好(preference)——没有什么对与错,只有适不适合我、让我舒不舒服的问题。如果他只是基于这种理由做出如此重大的选择,这是多么亵渎神的事啊。

当然,在实际的案例中,改宗者离开的理由肯定不只一个,具体的情形会非常复杂。但如果一个人离开的理由只是主要是这方面,那就很成问题了。对于这样的人,路易斯的上述提醒格外振聋发聩。

那么,对于那些已经做出这个重大决定的人,我们应当如何对待他们呢?路易斯同样给出了满有智慧和善意的劝勉:

等你进入你自己的房间后,请对那些选择了其他门的人和仍然待在大厅里的人保持友好。如果他们错了,他们更需要你的祷告;如果他们是你的敌人,那么你也必须遵循诫命为他们祷告(路6:27-28)。这是在这座房子中要共同遵守的一条规则。
译文引自:C.S.路易斯,《返璞归真》,丁骏译,上海三联书店,2023年。

点击购买

所属主题
John Wei 拔摩的海岛
John Wei 拔摩的海岛
尔识真理,真理释尔。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