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在前,这篇文章并非在全面分析基础上针对整个教会大龄未婚单身现象,立志单身者也不属本文探讨范围。本文仅就个人有限看见下的一点观察和思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欢迎有同样思考或者不同看见的弟兄姐妹在礼貌互动下一起探讨。
我曾写过几篇关于教会大龄未婚青年的文章,今天再次提笔,也是有感而发。
之前的文章,时至今日,事过境迁,我为那时情绪背后的持续怒意向上帝悔改。但这并非是否认我之前所谈论的话题。
我认为那些问题即使到今天依然有值得思考的空间,虽然仅是从我感受最强烈的某个点展开,它的面涉及不广,这是我有意为之,心中涌动,不吐不快。
我也相信有一些类似困境中的弟兄姐妹,特别是姐妹能够感同身受;有过此类观察的人士也必定可以从文中找到碰触的按钮。
当然,弟兄来看,我很欢迎,关注我的人群中弟兄的人数与姐妹的很接近,我很喜欢这种比例。
我个人一直认为,有些文字属于许多人,有些文字为一部分人准备,有些文字或许只是为极个别人准备。只要与人有益处,或许仅仅是提供一点思考的方向,都有价值。
现在就来聊一聊这个酸爽的话题。
之前和一些单身朋友聊起了单身话题,一通上话,就是你那个事怎么样啦?
我去年有一阵子“义愤填膺”下写了一些大龄未婚青年的文章,在一篇文章里狠狠的批了一下教会里的弟兄。
估计是我在一些地方看到一些弟兄,不好好学习,不好好工作,不好好生活,还一天到晚嫌弃姐妹眼光高,我就恨不得过去给他讲讲“人生大道理”,想想那样子很令人讨厌,我的美好形象(虽然实际上不咋地)就因为他们而毁于一旦,不值得。
我一向不喜欢无所事事还眼比天高的人,在教会里呆的时间一久,看到男女比例不协调,许多姐妹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有些弟兄看到教会人数少就有一种优越感,其他人也加在规劝的行列里,说,姐妹不能要求太高,不要太挑剔,我就悲哀,我悲哀的是这个逻辑特别令人痛苦。
的确,这些话听起来非常高尚,毕竟是站在为你着想的角度;也很“正确”,毕竟找对象一点都不“挑”是不可能的。
我有一次对婚姻家庭事工的怜悯老师说,这是标准的“废话”(虽然我不是指这件事情),为啥呢,有些人会挑剔,有些人不会挑剔,但是你不能将所有不好的结果都归结于女性的“挑剔”,而对人数少,在教会中占人数优势的弟兄却相当的“宽容”。
他们在人数优势下的挑挑拣拣是不是也是一种“挑剔”?只因为他们占据数量优势,因此就合理化他们的“挑剔”?
这是我之前脑海里盘旋的愤愤不平,所以,我就一吐为快,一个在教会里传道的单身姐妹看了后告诉我说,深有同感,太爽了。
后来遇到另一个念神学的单身姐妹,也是他人眼中的大龄“剩女”,她说“就是,就是”。
当时我心里也觉得爽,同时也意识到为啥我会让这些人有共鸣,应该是那篇文章令某些处境下的单身姐妹更容易感同身受。
我自认为是个内心特别有傲骨的人(虽然我想象了很多遍,如果遇见歹徒袭击会不会吓到腿软,遇见逼迫会不会要求上帝让我提前死亡,这样的内心戏不计其数),而且我也一直在为这种骨子里的东西祷告,祈求保留该保留的,丢弃该丢弃的。
我写完了后,推送了,脑海里还快闪过一个念头,那些弟兄看了后肯定觉得这个女人有点太不温良谦恭让了。
不管了,怎样我都认了。
刚发完,一个比我年轻许多的小弟兄立即联系我,说,我同意你的说法。他还将我的文章发给他的朋友看,对方也觉得说的不错,有这种现象。
当他将截图发给我时,我心里那个……高兴。我对着手机屏幕笑出了声,很快乐的洗澡睡觉,没有被网络暴力,还被夸了一顿,我高兴至极。哈哈哈哈哈。
那段事情已经过去好一阵子,按照我的正常规律,我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自己,也不会在一个问题上让自己忧郁而亡。
当然,到今天,还算心平气和下,的确有一些需要补充。在有限的范围内,大体可以观察到几种有关单身的情况(欢迎来添加):
除了通常意义上的各种不靠谱,还有一点,的确在某些地区有些弟兄进入教会,是因为教会姐妹众多,温良,对物质的要求还少,正好成为他们择偶优选。
还有一些教会的长辈,他们会为自己或者亲戚、朋友的儿子(有些并未信主,有些偶然聚会)介绍教会中不错的女生,其中有些人的目的和上面所提到的类似,觉得教会姐妹因为信主,较之社会,她们的安全度高、要求低、有底线、还不断接受向善的教育,因此更符合做贤妻良母的条件。
当然,我并非否定这些姐妹优点本身有什么问题,也无法说这样的结合就一定以悲剧结尾,也不敢说所有姐妹都不适合或者不喜欢这样的结合,但是这样动机下的婚姻从源头起有点勉强。
第二点,也没办法,除了上帝特殊的带领,同时双方本身有更好的互动,让问题哪一天有所转机,彼此就突然看对眼了,正好你未嫁,他未娶,大事可成。
第三点,这一点的确也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教会中有一些人劝大龄未婚姐妹的那句话:“不要太理想化”。有一定道理。
我认识一位人很不错的姐妹,她很希望结婚,但是对所结婚的对象有一个长期不变的要求:长得高、帅、经济有一定实力,工作有一定能力,事业有发展前景,对她要好(因为她渴望被关注、被爱),有时间陪她,脾气要好,还要有上进心。
这位姐妹希望自己在未来的家庭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她又希望对方是一个有主见,有魄力的男性。
有一次我对她说,你的要求太理想化了。你要求一个接近完美的成品伴侣,而且还是高要求的成品。
你要求对方时,对方是否也那样要求你,况且,择偶最注重的是什么?什么样的人才适合一辈子?或许这里不用多说了。
第四点,这个要好好说说,我从我的历史背景到现状准备一箩筐的话,大家且耐心些。
我自己信主的时候恰恰是择偶好时光,工作稳定,薪水可以养活自己外加买房买车,身体健康,家庭和睦,父母不拖后腿。
那时候给我介绍的人也多,亲戚介绍,同事介绍,朋友介绍,但是,我翻看了好几本基督徒婚姻观的书籍,于是立定心志,下定决心,不信主的坚决不嫁。
有一些人是愿意娶我的,年轻、有房、有尚可的工作,虽然几乎没有大帅哥级别(我也无帅哥嗜好),看着也顺眼,如果不考虑信仰,作为结婚对象也不错。但,我拒绝了。
其中有一个我当时挺心动,但是想到上帝爸爸的话,牙一咬,脚一跺,就挥挥手不带走一片念想。
我长得很一般,体型从未轻盈过,而且还有明显的劣势——身高很不争气。不过介于我的脸那时还很有胶原蛋白,而且还是一张不错的脸,根据以上提到的综合指数,总体分数虽不很高,嫁个差不多的没啥问题,所以,如果想,可以结婚的对象是肯定有的。
但是呢,后来的后来,我不是辞职了嘛,不是准备到教会里面全职么 ?再加上当时天真过度,对教会中各方面情况一点都不了解,对基督徒的婚姻选择认识不足,所以走了一些弯路,合适的弟兄没见几个。
当时有人热心介绍,介绍的几乎都是这样的介绍词:对方很属灵,每次安息日聚会都来教会,很虔诚……但好些是没有正式工作,而且不是短暂的没有正式的职业等。
我对没有正当工作者没有歧视,对一时工作遇到挫折的也很能理解(毕竟人生不易),但当时的本能就觉得被介绍的那些人与我不合适,我对这些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侍奉方式非常陌生,这种陌生并不影响普通交友,但影响我对择偶的认同。
同时隐隐约约觉得介绍人说的某些人的“属灵”“虔诚”总有一种怪怪的味道(时至今日,我已经非常了解那种“属灵”“虔诚”的奇怪感受是怎么回事,但我本身并不觉得“属灵”是个负面的词,只是在某些时候被某些人应用的有些…..偏)。
也因为我之前总觉得每个人应该对自己的人生有积极的规划,多学习(不管是什么方式),对自己的信仰有客观的认识和思考。
综合这些原因我就拒绝了。现在再回头看看,也觉得那个时候的决定很正确了,当年的那些人,有些人不错(祝福他们),只是我们走不到一起,有些彻底令人失望,有些人品堪忧(我那时的感觉挺有效)。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我那个时候很多思想在于新的信仰与实际从事的服侍环境的冲突,以及我观察到的很多信仰在现实中呈现的矛盾之处,让我暂时忽略了婚姻这方面的事情。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拖就很久。后来的结果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此事越来越“冷静”,也正如经常听到的评论所言:社交的确越来越窄,主动性的确越来越差。
的确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我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在教会的工作环境很少有年轻人,也没有同工配置,再加上我个人并非爱好社交,甚至很宅。长期以往,我个人对外界社交的主动性越来越差,即使理论上我可以分析出导致这种现象的因素和弊端,但当时的我已经竭尽全力的让自己处于最好的状态了。
今天的我很希望那个时候的自己内在力量更强大一些,即使比较宅,也不喜欢太多社交,但是只要思想上积极,认知上比较客观,一定有适合自己的方式增加接触面。
可以请靠谱的长辈、弟兄姐妹介绍,也可以考虑多出去走走,增加社交,主动结识一些朋友,不要从表面轻易给他人下结论。上帝在婚姻上祝福人类,但并非让人类总处于守株待兔,或者被动无为的状态下。
自身具有积极的态度是改变的开始。
第五点,这一种是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知,认为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爱。
这样的情况很大原因是自卑,或许因为从小在家庭中没有受到必要的肯定,或者总拿来与其他人进行对比,或者在成长的过程中被打压、排挤、否定、轻视、嘲笑等因素,以至于对自我的认知出现偏差。
我认识一些很不错的姐妹,外在上有的长相很好,有的身材不错,她们为人也很好,有自己的特长,生活态度认真,但是对自己都总不满意,这种不满意的程度让我大吃一惊,才让我意识到,原来人对自我的认知可以出现如此大的偏差。
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在耶稣里重新看待自己,看待自身的价值,看待自身可取之处。我们要意识到作为上帝的儿女,我们的身份是如此的尊贵,我们的生活态度积极阳光,无需豪华的包装,就可以散发独特的,自信的魅力。
最后要说的是,教会中很多大龄单身姐妹产生压力的不仅仅来自非基督教文化的外部,比如不信主的亲人、朋友、甚至家人;外部的压力并不能令她们产生悲痛感;因为我们的内部解释体系告诉我们,外界人士并不了解我们所信的是什么,就不能理解我们所坚持的是什么。
真正最强悍的压力常常来自于教会内部,来自于我们的主内弟兄姐妹的各种评判和Ta们与世俗一样的眼光。
是许多弟兄姐妹观念里的不认同,他们认为大龄未婚单身者是不被祝福,没有价值,相对弱势的一群人。
从圣经的角度来看,单身并不可怕,单身也不可悲,更不可怜,是上帝认可的婚姻状态的一种。
最后,祝愿每一位渴望进入婚姻里,却还单着的弟兄姐妹能够走上婚姻的红地毯。另外,这篇文章中多以姐妹立场,但并非是完全撇弃掉弟兄立场。对于个体,我也不敢过多定论,且我深信每一位真正得着基督的人,上帝必然有他的看顾。
by 宣灵苏
2019/10/22
宣灵苏:人在江湖,手不持剑。公众号“我儿我家”编辑和作者,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下方是本平台二维码,点击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