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2 1 月, 2025
spot_img

張宗南:「柿花箐去來記」

八月十日(星期四),昨天已同王弘道君約好了,今晨在東門的城口等我們,所以一清早崔博士同我就把隨身帶著的行李運到大東門,見到了王君之後,又一同去小東門的豫豐馬店。和我們一路上柿花箐的那批馬幫就歇在這個馬店裡,他們是由尋甸運木板來的,放空回去,所以王君同他們接洽順便帶我們到柿花箐去,我們在馬店等了一會,祁育真女士也來了,我們在十一點就徒步先行,因為馬幫那時還未完全準備好。

……

……

……


普吉是幾個村子的總稱,一共有一百多家,住的都是漢人,我們並未進村,只有遙望著那些密集的紅泥墻而已。


過了普吉之後,王君先走了,因為從沙朗到廠口之間常有匪人出沒搶劫旅客。所以他預備先到沙朗去請鎮公所派自衛團丁護送。

……

……

……


王君的意思,我們今天頂好歇在離廠口十五里的清水塘,那是一個苗村,我們都可以住在他姊夫家裡,並且他的馬已由柿花箐拉到了清水塘。

……

……

……


八月十一日(星期五)。早餐後出發,一夜的休息,大家精神都好的多了。

……

……

……


我的馬一直走在最前面,所以先翻過山坡去了,遠遠地望到有幾十個穿白衫學生分著兩排站著,前面還有幾年國旗,他們一見了我,就先吹起軍號來,我在馬上威風凜凜的走著,像是檢閱十萬大軍似的,到了他們面前時,就有人發口令「敬禮」,於是都把右手舉起,軍號同時吹了起來,我也依然地舉手答禮,雖然我頭上和那些學生一樣無帽子。走完隊伍,就有三位中年苗胞站著,都上來和我握手。

……

……

……


我們到了十里坡的小學了,小學課室很大,裡面足容六七十人,課室外貼了一張大綠紙,寫著「歡迎中華基督教會崔博士、張幹事、祁幹事」並附苗文……

……

……

……


八月十二日(星期六)……上了坡頂,又聽到了歌聲和軍號了……歡迎的學生有八九十個,都是一律的白衫,吹著號,唱著歌。他們行注目禮,並沒有舉手。


柿花箐也只有十六家苗胞,這是苗村當中比較集中的了,這裡有一所完全小學,並且還辦了一班初中,由王弘道、王有道兩弟兄負責……這八個小學一共有四百多學生,其中百分之八十是苗胞,還有些夷胞和少數貧困的漢人。

……

……


八月十三日(星期日)。昨夜到柿花箐,因為都疲勞了,所以沒有開會。

……

……

……


八月十四日(星期一)。今天來了更多的人……


八月十五日(星期二)。今天一早吃午餐,全體送我們半里多路……

……

……

……

——節略選自張宗南《柿花箐去來記》,《邊疆服務》1945年8期,35-41。


感言:


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四十年前,或者1949年以前,許多的人如果想要前往阿卯居住地,都是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甚至冒著危險去。從張宗南的記錄下,我看到他們前往柿花箐一上的艱苦。有人受傷,有人摔下馬,有人水土不服……


現在很多的地方都已經通了水泥路,自然也就沒有那麼辛苦了。我看雲南大學本科生2021年對柿花箐的田野調查筆錄,就不會出現一路風景與經歷的具體描述,因為沒必要。


當然,如果你前去一個偏遠的小寨子,也許它那裡還是沒有通路,只能通過爬山才能到達。


路程的縮短,使得田野的工作可以更加便利。當然,如果田野做的不夠,那也是無法寫出一篇優秀的記錄調查趣事和所得的小文章。


我對柿花箐一無所知。這個寨子在雲南富民縣,通過讀這篇文章,倒也讓我知道了一些,也了解了文中所說的王弘道。我想,關於王弘道的故事,也是充滿了民族的拼搏和奮鬥精神的。


所属主题
柏苗 顽石与窄门
柏苗 顽石与窄门
一個阿卯。我愛我的家人、家鄉以及朋友們。喜歡沉默,不善言辭。只喜歡寫寫文章,雖然寫的很爛。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