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李庥是英国长老会派来的第一位来台传教的牧师,其妻子是第一位来台的女宣教士,在台传教期间次子先于他安息主怀,不久自己也因病被主接去,成为台湾外国宣教士在台积劳不治的第一人。
1840年,李庥牧师(Rev.Hugh Ritchie)出生于英国苏格兰的格拉斯哥,拉斯哥大学毕业后,因向往去中国宣教而在伦敦长老教会神学院就读。
李庥牧师
1867年,李庥神学院第三年尚未毕业,即代替海上殉难的马逊牧师(Rev.David Masson)来到福建,夫妇先在厦门学习闽南话与客家话。
巴色差会编辑的《客家读本》
1867年12月13日,李庥牧师、带着怀有身孕的夫人以莱莎·库克(Eliza cook Ritchie1828~1886)及家眷经过142天的航程在旗后山港口(今高雄港)上陆,来台协助马雅各医生(Dr.James L.Maxwell),他是英国长老教会派往台湾第一位具牧师职位的宣教士。李庥来台后的前四年,全台湾教会只有他一个牧师,因此他要照顾打狗(高雄)地区,又要负责旗后医馆与数十间教会之外,又要去马雅各医生开创的府城教会与东方山岗的木栅、拔马、岗仔林及柑仔林等诸教会做牧养的工作及主持圣餐与洗礼。
马雅各在高雄的登陆地
1869年1月31日,李庥重建被暴民拆毁的碑头教会,促成凤山县教务的进展。以阿里港(1869)为据点,开设东港、琉球(1870),阿猴(屏东,1871)、竹仔脚(1871),加内埔、篮埔仔、杜君英(1872),楠仔坑、桥仔头、南岸(1873),等十多处教会,完成高屏平原“南路汉人传道”的布局,是第一位到台湾东部宣教的牧者。
1896年台湾地图
1869年,李庥牧师在旗后牧师馆楼下开办“传道者养成班”(The Student’s Class),助教:林兼金。学生有:黄深河、胡古、雷金、吴葛、林华、刘茂清、桌道生等。后于1876年把养成班搬到府城(台南)成立大学(Capital College,后巴克礼改建台南神学院),他教授旧约槪论及天文、地理,并曾以大型望远镜给学生观看木星、土星的形状。
台南神学院
1871年11月17日,李庥牧师向母会报告要求差派传教士,甘为霖受上主的恩召来到台湾服事。同年12月29日,加拿大长老教会选派的偕叡理(马偕)博士(GeorgeLeslie Mackay)自旗后山港口(高雄)上岸后立刻到阿里港拜访李庥牧师闽南语。1872年在李庥牧师陪同下,马偕牧师一行3月9日在台湾北部的淡水上岸,他们商定以大甲溪为界,区分加拿大与英国长老会宣教区。
甘为霖(1841-1921)
1879年9月20日,李庥突发热病(疟疾),虽然安彼得医生竭尽全力救治,还是于9月29日下午三点蒙主恩召安息主怀,以39岁之英年病逝于新楼宿舍,病逝当晚由精通木工的施大辟牧师(Rev.David Smith)亲自为他做好棺木。
李庥
1879年9月30日,由24名大学(神学)生与宣教士护送棺木,从安平塔小火船送到打狗,于下午七点多时,将李庥牧师安葬在打狗山的山脚砲台下,也就是英商公共墓地,与他早逝的次子埋葬在一起。
李庥牧师的墓园
1880年2月26日,英国母会女宣道会(The Nomen’s Missionary Association)选任以莱莎为第一位台湾女宣教士,她时常与长子William巡视南部教会。她几经波折,最后终于完成先夫遗志,出资300英镑、教士会另拨400镑作为学校的经费在新楼东南隅建设“女学”(长荣女中前身)。
长荣女中
1880年11月下旬,以莱莎因病归国,1881年12月19日回到台湾。1884年6月13日,以莱莎因为身体健康不佳再次归国,于1886年于英国安息主怀,而“女学”则于当年7月完工,于1887年2月14日开学。以莱莎虽没亲眼见证女学开始,但她的努力及付出终让女子受教梦想成真。
长荣女中校园
2021年5月10日上午,在台东马偕医院工作15年的潘稀祺牧师,在医院恩典楼大厅举行《李庥传》新书及微电影发表会暨梅花水墨展开幕式,为缅怀李庥牧师这位宣教先锋的付出,五年前在恩典楼中设置“李庥纪念礼拜堂”,在退休前更将研究成果,修订成书出版为全球第一本中文版《李庥传》新书及微电影,以记录并追随李牧师在东海岸的宣教脚踪。
著者与《李庥传》
—谢谢打赏转发—
(不做传教士、可做传教事)
寻访者手机、微信:139 688 3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