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4 11 月, 2024
spot_img

林世钰 | 再见,哈莉

林世钰 | 再见,哈莉


周二早上上班时,发现哈莉没来,她的格子空了,贴在上面的名字也不见了。我问班里的主课老师:哈莉呢?
她叹了一口气:走了。不会再回来了。
喔。我如释重负的同时,心里又惘惘的——这样一个孩子,她去了哪里?她未来的人生又是什么样呢?
哈莉一个多月前来到幼儿园。第一天看到她时,4岁的她坐在地上拼乐高。黝黑发亮的皮肤,头上梳着无数个小辫子,上面缀满五颜六色的珠子。见到我,她抬头大声问:Hi, what’s your name?我吓了一跳,感觉自己像个走错教室的新生。
我注意到,她的眼睛又大又亮,两排睫毛像北方大道两侧的白杨树林,均匀绵密。
对于每个新来的孩子,我都会特意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从中了解其性格特点。我发现,在自由玩耍的过程中,哈莉总是去抢小朋友的玩具,非常强势,其他孩子落了下风,哭着向我告状。
我蹲下来,告诉哈莉不能抢别人的玩具,如果想玩,一定要问别人:Can I have this one?她睁着大大的眼睛,问:Why
我从她的眼睛里看到挑战的光,心想,这个孩子有点棘手。
果不其然。
过了两天,孩子们在操场上玩球。哈莉要抢另外一个华裔女孩手中的彩虹球,那个女孩不给,她恶狠狠地拍掉她手里的彩虹球。我刚好目睹了这个过程,跑过去告诉哈莉不能这么做。她突然情绪失控,大声尖叫。我让她坐下来冷静一会儿。她坐下来了,但是挥舞着双手,浑然不顾身旁的孩子。孩子们赶紧躲得远远的,惊骇地看着她。
我过去试图抱住她,让她安静下来,没想到她用头撞我肚子。一个四岁的女孩,身体里竟然埋藏着火山一样的烈怒,我也是第一次碰到,顿时手足无措,只好把班里的主课老师喊来。
她把哈莉带离操场。进门的时候,哈莉又喊又踢,像只被激怒的小兽。她在教室里哭喊了很久,难以平息。没办法,幼儿园只好给她家里打电话,让他们过来接走。
次日早晨,哈莉来了,手里拿着一张自制的卡片,上面写着:I am sorry, Ms. Linda。我给了她一个拥抱,她乖顺地帮我削铅笔,和昨天判若两人。我想:暴风骤雨过去了,她应该会慢慢变好的。
没想到,过了几天,她又刮起了一场“风暴”。
那天,她和班里另外一个白人女孩站在白板前写26个字母。那个女孩在幼儿园待了两年,所以毫不费力就把字母写出来了。哈莉是新生,写了几个就写不下去了。她懊恼地站在那里,嘴里嘟囔着:I can’t do it。我鼓励她,你每天多练习,很快就可以写了。
没想到的是,她竟然故意把那个女孩写的字母用手擦掉。我严肃地告诉她:Don’t do that, be nice to your friends。她突然把手里的马克笔用力掷出去,然后大声尖叫。她挥舞着双手,不小心碰到了白板,疼得大叫,于是迁怒于那个白人女孩,用力推她。我看到了,赶紧把她拽开,没想到她顺势躺到地上,大叫:You are hitting me
喔,天啊,难道这是美国版的“南京彭宇案”?!我惊呆了。
主课老师进来了,问清原委,把她带到另外一个教室,让一个老师帮助教育她。一会儿,老师带着哈莉回来了。她轻声说:Sorry, Ms. Linda。老师让她走到白人小女孩面前,向她道歉,并和她拥抱。
又一场风波过去了。没想到,更激烈的还在后头呢。
周一,班里一个华人女孩带了一个气球来学校。哈莉没问她,就拿过来玩。女孩看见了,大声说:那是我的气球!主课老师从哈莉手里拿走气球,她大声说:No!然后冲到平时老师上课的角落,把椅子踢翻在地,还一把扯下挂在墙上的日历,大喊大叫。主课老师没办法,给了她另外一个玩具,总算把她哄住了。
上午吃完点心,小朋友们集体上厕所。我留在教室里收拾,突然听到哈莉在走廊上大声尖叫,情绪完全失控。
从门上的玻璃往外看,只见幼儿园园长死死抱着全身扭动的哈莉。不一会儿,一声巨响,教室门口的玻璃被砸出两道裂痕。后来上洗手间,发现马桶抽水装置上面的盖子被砸破了一个角,听说也是哈莉干的。
她被带到园长办公室。路过走廊的时候,不时可以听到她暴怒的叫喊,伴随着东西砸到地上的声音,还有园长不停重复的“calm down”。
折腾半天后,她被送回了教室。暴风骤雨过后,她像没事人一样,依然坐在地上玩玩具。过了一会儿,一个梳着长辫子的黑人女孩进来了,沉着脸,一把抓起哈莉的包,拉着她往外走。
哈莉大声喊着”I want to stay here”,但是那个黑人女孩毫不理会,拖着她往外走。哈莉头发上的三个小珠子掉到了地上,蹦跶了两下,然后滚到一个角落里,不动了。
那是我最后一次看到哈莉。
我以为哈莉只是当天接回,次日还会来学校。没想到,她不再回来了——幼儿园认为她的行为非常危险,建议家长带她去看医生。为了提供更多证据,幼儿园让我描述那几次事件中哈莉的行为表现。
后来才知道,哈莉有四个姐姐,一个弟弟,父亲在监狱服刑。可以想见,她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所以内心积聚了很多负能量,就像火山一样,开个小口就喷射出愤怒的岩浆。她只是一个孩子,不知道如何转化自己的负能量,只是凭着本能让它释放出来。
可怜的孩子!从根本上来说,这一切不是她的问题,而是家庭的错。
哈莉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每次我表扬其他孩子,哈莉总要问我:How about me ?得到我的认可后,她特别开心,一蹦一跳地去玩,头上的小珠子晃晃悠悠,发出清脆的声音。
我猜,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她一定缺少鼓励,所以特别在意别人对她说“Yes”,而我们在她犯错时直接说”No”,则把她内心“火山”的小口子打开了。对于这样的孩子,不但需要爱心和耐心,更需要方法和技巧。其实,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把锁,教育者只有找到那把匹配的钥匙,才能打开他的心门。
可惜,和她相处的时间太短,加上我没有足够的耐心,所以没能找到那把“钥匙”。
今天中午给小朋友铺床时,看着那张写着哈莉名字的小床,我突然想起与她有关的一些事情。
午后,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要午睡。哈莉刚来那一天不想睡觉,坐在床边,睁着两只大眼睛,看着其他小朋友。我费了半天口舌,她才勉强躺下。我拍着她的背,哄她入睡。她突然对我甜甜一笑:Ms. Linda, I love you
还有一次,我带她上洗手间。她一边洗手,一边和我聊她弟弟的生日party。她说自己过生日的时候,希望妈妈可以买一个巧克力蛋糕,送她一条白雪公主的裙子。聊着聊着,她把手里的泡沫洒到镜子上,开心地笑。
她毕竟只是个孩子,也有纯真可爱的一面。
哈莉,我们余生估计不会再见了,即便再见也认不出彼此。愿你生日那天梦想成真,可以吃上巧克力蛋糕,穿上白雪公主的裙子;愿你长大后行正道,做个好人,不要重蹈父亲的覆辙。

(这个公号是我的新家,请朋友告诉朋友。祝家人们春天快乐!)

林世钰 | 再见,哈莉


—— End ——


作者简介林世钰,媒体人,作家。曾出版《美国岁月:华裔移民口述实录》《烟雨任平生:高耀洁晚年口述》《潮平两岸阔:15位中国留美学生口述实录》《美丽与哀愁:一个中国媒体人眼中的美国日常》《新冠之殇:美国华人疫情口述史》等书籍。其中《烟雨任平生》被“亚洲周刊”评为2019年度十大好书(非虚构类)。目前旅居美国。

林世钰 | 再见,哈莉


往期导读:

林世钰 | 与女书(3):拥抱变化

林世钰 | 高奶奶:我今年96岁,活太久了

林世钰 | 与女书(2):只有爱才能抵御死亡

林世钰 | 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

林世钰 | 与女书(1):终须一别

人到中年:宛在水中央

林世钰|母亲

林世钰 | 我还在这里等你,希望你从未离开


所属主题
一苇杭之渡彼岸
一苇杭之渡彼岸
用媒体人的眼光观察美国社会,用妈妈的心肠分享教育心得,用旅行者的心情体验旅途趣味。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