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八月份,笔者取道云南昭通寻访了贵州的石门坎,回来时由于时间的紧迫,在昭通长途汽车站只能疑视对面的凤凰山,因为在90多年前一个叫葛兰丁医疗传教士安葬在凤凰山的半山腰,人民为了纪念她的恩情,在其墓碑上刻上“人民爱戴的医生”。2019年8月19日,在丁牧师与涂弟兄的陪同下来到了凤凰山的基督徒墓园。
墓区入口
1876年11月25日,莉莲·玛丽·格兰丁(Lilian Mary Grandin)出生于英格兰泽西岛的圣赫里埃,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家中有6个姊妹和2个弟弟。早年就读泽西女子学校,20岁时申请加入偕我会(循道会),愿到中国去作医疗传教士。
中文名:葛兰丁
1899年,葛兰丁的两个弟弟先后夭折,使她坚定了一定要掌握医术、治病救人的决心。1904年获得英国皇家学院内科和外科医生开业资格,成为泽西的第一位女医生。毕业后,她又继续学习牙科,并在爱尔兰都柏林学习妇产科,在伦敦医学院学习眼科和热带病学。
英国皇家学院图标
1905年,葛兰丁所在的教会要选派传教士到中国,她当即表示愿意为此献身。1906年1月11日,从南安普敦乘坐“爱丽丝公主号”离开英国。耗时4个多月,于5月22日抵达上海。后又乘船抵达四川的重庆,改骑马行进,在匪盗出没的崎岖山路颠簸了3个多月,终于到达了昭通福滇医院,在贫瘠落后的昭通地区,葛兰丁成了唯一一位接受过高等医学教育的临床医生。她深入少数民族村寨为贫苦百姓医病,开办了昭通第一所麻风病医院,并培训当地护士。
昭通第一人民医院的前身是英国基督教循道会1902年创建的福滇医院
1912年7月16日,葛兰丁在泽西岛与在来中国途中认识的作家爱德温·丁格勒(《徒步穿越中国》和《中国的革命》的作者)结婚,其后帮助丈夫完成了《中国地图及地理词典》的编纂。
2013年中文版的《徒步穿越中国》
1913年8月葛兰丁来到温州主持白累德医院,填补包莅茂因病离温后的空白。在温期间正逢霍乱爆发,日夜工作,救人无数。10月15日奥格斯(W.B.GAngus)医生抵温,移交工作后返回云南。1918年2-3月,施德福医生因病在宁波休养,第二次来温州代班,后返回英国。
1906年1月30日,新落成的白累德医院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葛兰丁于1916年应召回国服务,从事战地服务,并在伦敦的医院里进修。战后于1920年再次远涉重洋回到中国,1923年8月风尘仆仆地回到昭通乌蒙山间贫穷落后的人们当中。
昭通古城
1924年,当地开始流行斑疹伤寒,同年11月,她写信告诉妹妹此事,并称她的一个同事死于斑疹伤寒。不料几天后,经长年奔波以致自身抵抗力低弱的她也不幸感染此病倒在床上,经医治无效,于12月5日安息主怀,享年48岁,遗体葬于昭通郊区的凤凰山基督徒墓地。
笔者在其墓地寻访留影
1976年11月25日正值葛兰丁诞辰一百年之际,她的出生地泽西岛邮政局为赞扬她的功绩,发行了4枚纪念邮票,向人们展示了她在中国的医疗传教工作,四张邮票的右上角都是葛兰丁的头像剪影,肖像系根据她离开泽西前的留影绘制。
第一枚邮票上左边是她正在微笑的照片,背景描绘了她从上海沿长江上溯2,000英里,到达云南边陲昭通的路线图,地图上鲜明标示她在中国停留及工作过的上海、汉口、重庆和昭通等地
第二枚描绘了年轻美丽的葛兰丁与一行人从上海沿长江逆流而上的航行
第三枚是葛兰丁攀山越岭的身影、骑马走在重庆往昭通的崇山峻岭之中,完成她为期3个月的行程
第四枚是描绘她深入昭通山区给广大贫穷苗族、彝族送医送药的情景,葛兰丁穿着白大褂,胸前挂着听诊器,怀抱着一个婴儿,身后还有很多病人在排队
–欢迎转发—
(云南寻访结束、谢谢您的代祷)
寻访者手机、微信:139 688 3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