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6月 29, 2024
spot_img

西方哲学史(十一):普罗泰戈拉和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戈拉是智者派的代表人物,他在雅典的首次演讲地点是在悲剧作家欧里庇德斯的家中,即《论诸神》。他说:“关于诸神,我既不知道他们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有许多东西阻碍着我们的认识,如问题晦涩、人生短促等。”
智者的最初意思是一个有智慧并且具有熟练技巧的人,后被使用在职业教师的身上,故普罗泰戈拉也可以说是最早的职业哲学家,所谓职业就是传授技能要收学费。智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的各种观点引起的知识问题上,他们认为前智者前辈们之所以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主要是因为人类思维的局限性,即人类的思维不能解决宇宙论所提出的问题。
在实在的实质问题上,没有两个哲学家能够达成一致,诸如一个认为是水,一个认为是火;一个认为不变,一个认为变等等。智者于是将目光转向认知的主体,即普罗泰戈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的工作不是证明真理,而是说服人们接受即便是两个互为相反的陈述。普罗泰戈拉认为两个互为矛盾的陈述也可以同时为真。而另外一位智者高尔吉亚则认为所有的观点都是假的,他认为无物存在即使有某物存在,我们也无法认识它;即使我们可以认识某物,我们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
德谟克利特认为当他和普罗泰戈拉站在同样的风里,一个宣布是热的,另一个人宣布是冷的,那么究竟是冷还是热呢?故德谟克利特认为两人所言都不是事实的真相,但对普罗泰戈拉而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如何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者如何不存在的尺度。”所以,两人的观点都是真。
智者通过反驳对手,而不是自己建立知识,尽管十分消极,他们甚至主张绝对的真理是不可能达到的,个人所获得的相对知识只是对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具有实践意义。但他们的反驳,很多时候被称之为诡辩则为后来辩证和逻辑铺平了道路,其次他们的贡献在于承认了知识的实用性,从某种角度实用主义就是对智者学派的复兴。
智者派认为先辈们关于宇宙论的天花乱坠的论述再精彩,毕竟人还是要生活在现实当中,不论什么样的知识,能为个人的生活提供实践意义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知识。正如西塞罗所言:“智者将哲学从天堂带到了人间,将注意力从外在自然转向人自身。”但智者派的缺点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谓人是万物的尺度,这里的人指的是个人,而非人类,因此智者学派实际上研究的是个人,因此他们只看到了个体的特殊性,而忽略了人的普遍性。比如;道德可以求助于个体的良知,甚至是合理的,但正因为是求助于个体,因此也容易变成个人的主观意见和私利。
在普罗泰戈拉看来,真理就是一种信念,因此发现真理就变成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只要相信就可以了。但对于前智者的人来说,这属于偷梁换柱,普罗泰戈拉使用相对的真理来代替普遍客观的真理,这属于明显的怀疑论形式。甚至还有人认为苏格拉底和智者们属于同一战壕里面的人,即揭穿他人拥有知识的假象,并以自己的无知而自豪。
如果我们没有一个人知道任何东西,甚至不知道我们是知道还是不知道,也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知道与不知道;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活着呢?


所属主题
老魏讲历史
老魏讲历史
你想知道历史真相吗?你想知道历史到底是成王败寇,任人打扮的小丑,还是真实历史事件的忠实纪录吗?老魏带你轻松有趣的看历史,真正做到还原历史真相,反思历史事件,真正让你做到“读史以明志,以史为鉴”。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

记一位被家暴的胖嫂

想起这样一群人

你我的心归了谁?

八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