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晚上讲客西马尼园,我是预备了一些内容,只是讲的时候,有一些内容是不在我的文档内,我想那不在我事先预备的,给我触动很多。
暮色沉沉,该归家的时候,万家灯火,人间的幸与不幸都在橄榄山以外的黑夜里忽明忽暗。此刻,良人也该归家了,只是心里忧愁几乎要死。
为何如此,因为罪的可怕,饿了,渴了,都是良人肉体的正常反应。
同理咀嚼死亡,品尝死味,其味也是忧愁,使人几乎要死,这不是良人的软弱,而是死亡的味道。
良人第一次去祈祷,回来发现三个爱的徒儿睡着了,第二次,亦然,第三次,亦然,这些事,记载的很简单。
我读到这一部分的时候想一个问题,倘若别人和我一起去一个地方准备做工,他第一次回来发现我睡着了,第二次也是,第三次也是,那人注定会失望或者沮丧或者发怒。
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身边的人,给我们的反馈是一如既往的软弱,我们自身都常常受其影响而灰心,不说远,就是羊,日见其无成长,心有时候也觉无力牧养。
只是这样就缺少了为父的心肠,在工作时候,常受别人影响是不容易察觉的一个弊端,也是我们常常陷入其中的一个缺陷。
只是良人见徒儿三次如此,无怒气,无灰心,良人的祈祷工作一直没有改变,内容没有改变,情绪没有改变,态度没有改变。
你们不能警醒片时吗?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是良人需要徒儿的扶持,其实是在告诉我们要彼此坚固,其实就像和撒玛利亚妇人谈活水之道,究竟谁需要水呢?
换句话理解,你们就不能和我一同品尝这胜过死亡的过程和喜乐吗?很可惜,他们后来才开始品尝,比如在监里唱歌,地大震动。
我想是良人邀请我们进入到他的那种祈dao状态,这一个秘诀直到使徒行chuan第一章他们在楼上恒切祈dao,才学会这个功课。
良人说够了,起来,卖我的人近了,一句够了,和成了异曲同工,力量够了,死亡的苦味被上面的力量的充盈胜过了。
我想以后不以人喜,不以人悲,不与人争,也不与人有太多纠葛,只是应该常端正态度,思考自己的工作的态度是否如一,是否仰望的角度不变,仰望的内容不变。
网上的什么鸡汤也好,什么门派的争论也好,什么故作高深的玄虚也好,都随它去吧。
可喜的是最近挽留了几个处于新天地之中的家人,想到此,就喜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