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确实是一件有依可循的事。不论是作者,还是出版社编辑,他们都是努力传递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并且期待读者能够发现并因这些信息得到价值。因此,我们要留意他们所提供的线索,为有效的阅读带来益处。
1.先读推荐
通常,在阅读一本书之前,你会做哪些事情。
拆封?浏览封面?寻找作者信息?我会先去看编辑的推荐语以及书籍内页中的他人推荐文。在这些地方,我们能够快速知晓许多重要的信息,例如书籍的主要内容、特色以及书籍的框架。这些信息会帮助我们更有方向性地开启阅读之旅,而不是毫无目的地翻阅、跳读。
《陶塑子女心》的背后编辑推荐中,指出本书的核心观念:强调牧养心灵比纠正行为更重要,它强调父母要在问题发生之前进行教导,将真理铭刻在儿女的心版上,帮助子女建立以真理为乐的世界观。
译者娄晓兰则在她的译者序中则呼吁我们去关注作者的身份:父亲、牧师、督导兼校长,还是工人、仆人、一位敬畏上帝的人;作者的呼召:上帝对他特别的呼召陶冶、塑造(Formative Instruction)的教导,上帝是陶匠,我们是泥土。他是陶匠;父母是土、儿女是土、我们全都是上帝手中的陶土,是上帝慈爱奇妙的大能,一个一个、巧思独具地创造、陶冶与成全的。
2.再读目录
大部分的作者,会通过目录向读者快速传递书籍的框架,它像书籍的地图,使我们大概知道书籍的内容分布。有些目录,也能够帮助我们预知作者的书籍类型,或者它的创作风格。
本书共为三部分组成陶塑子女心灵的呼召、陶塑子女心灵的细则、陶塑子女心灵的应用,具体是一、着眼于陶塑子女心灵(Formative Instruction)的呼召,透视其广度;二、细查看各种特定议题,本篇所涉及的真理必将成为你陶塑子女的教育根基,其中包括心的重要性、种与收上帝对权柄的计划、上帝的荣耀、智慧与愚昧、如何在基督里得完全、教会的重要性等等;三、集中于陶塑子女心灵的应用。如何纠正错误、培养纪律、激励主动,并探讨陶塑子女心灵与管教的关系,包括承担后果、行为到内心的改变、管教的沟通基础等。总共分为十五章的具体内容。
作者强调从心发出的教导,是教养孩子的关键。
3.勤作笔记
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一种生命的进入与对话。进入作者的心灵世界与智慧宝库,在其中品尝、咀嚼他所引荐的信息、智慧;也在这个过程中与我们对话,书籍的世界与当下的处境对话,作者的生命与读者的现状对话。因此,阅读是一趟深刻的全人之旅,若是想要更完整地参与其中,我们需要带上充足的旅行工具:笔、笔记本(手机备忘录)与渴望的心灵。这些工具的目的是为了更多地深化阅读,帮助我们理解与应用书籍的内容,具体的行动是做书摘与写收获。
我推荐包含这两项内容的三句话,它们就像建筑工地里的脚手架一样。它们是:第1,观察后做书摘:请在文章中摘录一段你认为最精彩、最重要或最有启发的文字;第2,品读回应内容:请用一段话总结文章带给你的收获、感想、触动、挑战或思考;第3应用所得的智慧:请将文章提醒你可以马上付诸实践的行动,用一段话记录下来。
记得三件事:初期的固定操练是为了锻炼我们的阅读能力、不惧怕尝试从少开始、坚持最大的收获是阅读确实能产生影响。
其实,最好的导读就是你自己拿起来读吧!
阅读思考:
1.你如何提升阅读的效率?
2.你如何熟悉并应用所收获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