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学术界的看法,暴力冲突能被称之为内战,而不是局部武装冲突,需要符合一下几个基本条件;
第一,发生在一个国家内部,而非国家与国家之间。
第二,两个或连个以上武力集团。
第三,通常以控制或推翻国内政权为目标。
第四,持续时间较长。
第五,造成的伤亡达到一定的规模,目前国际上的常用标准是至少造成1000人以上,以下被成为局部武装冲突。
关于内战发生的理论,也有一下几种不同的理论;
第一种主张身份认同的危机,民族和宗教常常成为引发身份危机的导火索。
第二种主张政治权利,这种理论认为所谓政治就是争夺权力的过程,不同的利益集团为了获得最高权力,彼此间就无法避免内战。
第三种主张革命理论,简单地说,一国内部,有的社会集团要推翻旧有的制度,而另一集团正好相反,极力维护自己的统治。
2001年,保罗.科利尔和安科.霍夫勒提出一个新的解释为何发生内战的理论模型,后来也被称之为“科利尔-霍夫勒模型”,简称“C-H模型”。他们研究的结论是一个国家未来五年是否会爆发内战,会受到六个因素的显著影响。
第一个因素是财务资源获取的的容易程度。简单地说,就是某一集团获取金钱的容易程度,越容易搞到钱,内战的可能性就越大。像那些石油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还有非洲国家塞拉利昂,因为有丰富的钻石矿脉,某一集团随便搞一小盒钻石,就能换来一卡车的AK-47,电影《血钻》讲的就是塞拉利昂的故事。另外,该国某些政治集团是否能获得国外侨民的财务援助,也属于这一因素。
第二个因素是武装反叛的机会成本的高低,机会成本越低,发生反叛的可能性就越大。比如,在上世纪早期,中国的军阀混战为什么能维持那么长时间。原因就在于当时中国太穷了,很多老百姓都吃不上饭,于是当兵就成为了一个最好的选择,选择当兵的机会成本几乎为零,就这样军阀的兵源得到了源源不断的供给。C-H模型发现,一个国家的小学入学率越低,人均收入越低,经济增长率越低,就越容易发生内战。
第三个因素是反叛武装可能获得的军事优势。简单来说,如果国家就是一小片一马平川的平原,那么就不容易发生内战,因为反叛力量无处藏身,但如果一个国家面积广大、地形复杂、人口分散,那就有点危险了,占山为王,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第四个因素是社会怨恨的严重程度。至于怨恨从何而来,那就多种多样了,比如有阶级问题、宗教问题、民族问题等等。
第五个因素是人口规模。研究发现,人口规模越大的国家,就越有可能发生内战。在这背后有两个逻辑,一是人口越多,社会群体的分化往往就更严重,一个集团与另一个集团发生冲突的概率就会增加。二是人口越多,往往也对应着国家规模越大,地理复杂性也会增加,反叛武装就可以获得更大的活动空间,以及更大的军事优势。
最后一个因素是时间。研究发现,距上次内战的时间越短,越容易发生内战。如果一个国家一百年都没发生过内战,那么在未来五年内该国发生内战的概率非常低。相反,一个国家在近十年内如果发生过内战,那么在接下来五年内发生的内战的概率将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