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 2 月, 2025
spot_img

老先生用“鸱尤”而不用“蚩尤”

近日回老家,虽然不是太忙,但总感觉没有什么精力或者太多个人的时间,去思考写写文章。这大抵是乡村社会人的常态吧,很多时候,没有属于个人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我这个一年回不了几次老家的人,回来都需要做一些事,那些常年在家劳动的人,更没有属于自己的真正的时间。


阿卯是个勤劳的民族,但勤劳并不一定致富。很多时候,只有亲自参与了他们的生活当中,才能感受到许多的无奈和艰辛,才能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


那些个认为这么辛苦,想着何不搬到城里去住的人,和西晋那蠢皇帝所说的“何不食肉糜”是一个道理。


想起最近阅读张老先生所写的鸿篇巨著,他在描述阿卯“先祖”——那位传说时代与炎黄同代的人物,用的是“鸱尤”,而不是“蚩尤”。虽都是用的汉文书写,但意义却大相径庭。张老先生完全摈弃带有歧视意味的“蚩”,而采取“鸱”,来表达自己的民族情感,这是不同于我们这些大多数人的,也比大多数人高明得多。所以,因为观点不同于当时乃至今日的所谓“主流”看法,他对自己的书也是秉持“等到有一天雨过天晴时才能把它拿出来”的看法,直至老先生离世,这本长篇历史小说,也没有被更多人看到。


很多人都知道一句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在我们的身边,似乎弱小的就“该”被“埋葬”,它“埋葬”你的方式,不是粗暴无礼,那样显得太不仁,也不能彰显自己的“大爱”,而是“温水煮青蛙”,如此而已!

说多了,又要被那个了!


敬这个伟大的时代!


所属主题
柏苗 顽石与窄门
柏苗 顽石与窄门
一個阿卯。我愛我的家人、家鄉以及朋友們。喜歡沉默,不善言辭。只喜歡寫寫文章,雖然寫的很爛。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