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4 12 月, 2024
spot_img

二鱼:你家的粽子吃完了吗?(端午节、防疫隔离与信仰)


屈原和端午节的关系,某种意义上,就是从商周之变后,中国人信仰的变化。


二鱼:你家的粽子吃完了吗?(端午节、防疫隔离与信仰)


端午节起源于防疫,而不是屈原


今年听说很多上海疫情重灾区的人,端午节吃不上粽子,而很多人跟往年一样,粽子多得吃不完。粽子和月饼不同,是最不具备节气感的食物,月饼过了中秋就没人吃了,但粽子一年四季都占据着早餐摊的C位。因此今年疫情隔离在家的人们抱怨的是关在家里的憋闷,而不是吃不上粽子。

小时候听说粽子,是因为端午划龙舟时,要给屈原东西吃,如果直接把米放进去就撒了,所以要包成粽子,屈大夫才能收到。所以粽子起源于怀念屈原这不假,不过端午节起源于商代晚期,比屈原早了近千年。

每年农历五月都是蚊虫蛇鼠泛滥的时候,也时常出现疫情。现代人体会不深了,在传统社会,农历五月意味着灾荒和疫情,甚至有的朝代皇位继承人不能找五月生的人,据说宋代的一位皇帝是五月生的,硬是把自己的生日给改了。

因此,从商代晚期开始,端午节是为了防疫避灾的,喝雄黄酒,挂艾叶,香包等习俗一直传承至今。但在传统社会,疫情天灾不是一个物理想象,而是一个神学命题。一定是什么原因让老天爷发怒了,所以端午节又代表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后来演变成了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二鱼:你家的粽子吃完了吗?(端午节、防疫隔离与信仰)


但中国人的信仰到了周朝(包括西周和东周)以后,逐渐形成一个习惯,就是要找到一个具象的人来取代具体的神。这和整个信仰的转变有关,在商代及其以前,“神”都是非常具体的。我曾经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上,看到很多贵族祭祀的遗迹,也就是说当时的贵族是心甘情愿,甚至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献祭给“神”。他们一定是相信“神”和神的世界是具体而真实的,才会如此。我在玛雅遗址当中也有看到很多贵族,将为“神”去死看成一种荣耀。这种具象化的“神”在轴心时代以后的主要文明里,至少在文明的上层社会中,很难再有。

中国轴心时代的代表孔子曾说祭神如神在。”也就是,“神”真的在不在,不知道了,或者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要真的当它是存在的。因为你需要一种崇高感,一种道德感,孔子迈出了这一步,把具体的“神”抽象化和模糊化处理了。端午节慢慢成了一种祭祀习惯。


二鱼:你家的粽子吃完了吗?(端午节、防疫隔离与信仰)


但人总是相信看得见的偶像,让那个模糊的,抽象的神“以马内利”来到人们面前,所以,屈原承担了这个功能,其实不仅是屈原,我曾经在湘西地区,看到人们端午节祭祀的是当地的一位姓杨的祖先,据说他当年是如何护佑当地的。这是从周朝开始就影响中国的信仰方式——肉身成道。中国庙宇里的很多偶像都是曾经的“人”,因其英勇事迹,成了“神”,比如:孔子、屈原、关羽、妈祖等等,不胜枚举。

屈原和端午节的关系,某种意义上,就是从商周之变后,中国人信仰的变化。


二鱼:你家的粽子吃完了吗?(端午节、防疫隔离与信仰)


为什么是屈原?


虽然端午节并非起源于屈原,但屈原成了绝大多数地方的端午图腾,以至于端午节又被称为屈原日。为什么是屈原呢?先秦和后世那么多群星璀璨的人物

首先,屈原当然了不起,先秦文学的两大经典,《经》和《离骚》,《诗经》是无数人集合而成,《离骚》却是屈原一个人所写。这让李白、苏轼这些天才都佩服得俯首帖耳。但仅凭文学成就,屈原就能成为一个节庆的象征吗?怎么没听说有个李白日、杜甫日呢?


二鱼:你家的粽子吃完了吗?(端午节、防疫隔离与信仰)


有人说,是因为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的人更是多了去了,中国就算什么美德都缺,唯独不缺爱国的。这里面一定还有更深的原因。我们可以先看一首《离骚》里的名句: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故时俗之流从兮,又孰能无变化。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从中可以看出,屈原是把自然景色,如木兰、秋菊、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等。融入到了他的情感之中,这种情感联通到了对天地宇宙终极真理的追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又联系到了对国家和民众的爱中来,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所以,屈原是把自然山川与国家叙事连接起来了,我们所熟知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江山秀丽,叠彩峰岭,问我国家哪像染病”等等把自然和爱国联系起来的想象都是从屈原开始的。


二鱼:你家的粽子吃完了吗?(端午节、防疫隔离与信仰)


另外,屈原把中国南方文学或者说文化意象融入进了中国主流叙事中,比如“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就是把南方的巫鬼文化,融入进了中国主流的杀身成仁。

屈原和商周之变以来的知识分子,共同完成了文化意象的变迁,按李泽厚的话来说就是“由巫及礼,释礼归仁。”他们把一个具体的“神”,换成了虚无缥缈的“神”,再换成了看得见的,对国、家、人的仁爱。中国南北的文化意象逐渐走向统一。从而实现了一个国度(文明形态)从神话到理性的转变。


二鱼:你家的粽子吃完了吗?(端午节、防疫隔离与信仰)


赫拉利说“国家是想象的共同体。”屈原的文化想象融进了国家叙事中,从这一点来看,不祭奠他,还能祭奠谁呢?


屈原的“大世界”和我们的“小生活


在二战时,一位政要曾在日记中写道“上午,德国攻占波兰,下午,游泳”,这很像我们今天的生活,远方是世界大事,近处是自己的生活。两者似乎没什么联系,当成遥远的段子听就好。

尤其,当疫情需要居家时,不能出去游历山河时,我们生活的世界似乎变小了。但通过网络,我们又能随时关注俄乌战争,美国选举。我们一边在指点江山,一边又卑微的活着,这样的生活似乎很割裂,这是现代人的问题,世界变得碎片化

生活需要叙事,但我们被各种叙事牵引,却忘记了自己的英雄之旅。用信息术语来讲,我们失去了自己的“算法”,成了别人的“数据”。

建立自己的“算法”,就是要融入到一个“大世界”中,你要么认同屈原的“大世界”,要么进入另一个“大世界”,这个“大世界”,你相信的,无比真实的“大世界”,不然,你会被各种“算法”五马分尸,活在无意义,无力的混沌中。生活就只剩下吃不完的粽子。


二鱼:你家的粽子吃完了吗?(端午节、防疫隔离与信仰)


在一个“大世界”里,所有“小生活”都变得有质感,就拿粽子来说,人们熟悉的是咸味肉粽,比如嘉兴肉粽,闽南龙粽,现代改良后还往里面加了瑶柱、竹笋等,口感变得更有层次。但我喜欢的是一种味觉极其简约的粽子——碱水粽。只需要糯米加上食用碱,就能非常紧致,沾上红糖汁(由于减肥,我改成了赤藓糖醇),却是非常美味。如果从“大世界”来看,这两种粽子,一种繁复,一种简约。繁复可以开拓眼界,简约如同我们的内心,最终,一切繁复都回归单纯。这样来吃粽子,是不是更有滋味。


二鱼:你家的粽子吃完了吗?(端午节、防疫隔离与信仰)


由于很多人隔离在家,没法弄来丰富的食材,但只要情感丰富,其实方便面也可以吃出米其林的感觉。方便面怎么吃得恰到好处呢?如果是汤面,你在泡之前打两个生鸡蛋,再加开水,就能让方便面的浮夸感厚实起来,在面没有完全熟之前开吃是刚刚好的,泡久了就没有方便面的脆感了,方便面中的干拌面更要掌握这个时机,在似脆非脆之间,是方便面最佳的质感。我记得以前有部电影,金城武演的,讲的也是这个泡法。

如果你的冰箱里还有面,也可以做出美味来,北方面条胜在劲道,很多家庭主妇都会手工面条,这是很多南方专业厨师都不具备的本事。今天重点说说南方面条,南方面条一般是专业的公司做的,口感关键在一个“”字上,和方便面一样,在似熟非熟的时候,捞起来,能尝到这种脆感,哪怕用老干妈做调料很不错。万物就像音符,在听觉、味觉、视觉等各种感觉中,都能奏出乐章。

我们的“小世界”其实很丰富,关键是要融入到一个神人宇宙一体的“大世界”中,一切都会有滋有味。


End



所属主题
二鱼剧场
二鱼剧场
讲述每个微小个体心底最真实的声音,那里有我们的伤痛、眼泪、温暖、喜乐和盼望。“求你保护我,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人。”——《圣经·诗篇》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