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成立的新闻一公布,我就给一个台湾朋友说:赶快给你老板建议,去雄安。我这朋友是一家陆台合资企业的COO,这家公司主要是做贸易的,把台湾的产品卖到大陆来。
朋友第二天就去给她的台湾老板汇报了,当天傍晚,她告诉我,老板把她骂了一顿:我们赚的是优惠政策的钱,想精想怪干什么?他们公司在福建,确实享受着很多超出预期的政策红利。这个老板很满足,他需要的是听话的、能应酬搞关系的高管,不需要你想战略的事。
我这朋友很郁闷。我说,这样的老板,视野太LOW,生意做不大,不跟也罢。最近,朋友终于从那里辞职,到另一个省的开发区高就了。
我为什么说这个老板视野不行呢?因为雄安就是当年的深圳,孕育着无限的可能。无数迹象表明,雄安一定会成为中国创新的高地。即便要赚政策红利的钱,也应该到雄安。
人分三种:先知先觉者,后知后觉者,不知不觉者。真正的企业家,一定是先知先觉者。后知后觉者也是精英。大多数人其实是不知不觉者。很多人感叹,当年没去深圳,错过了大好的创业机会。这些人多年后一定会继续感叹,当年我为什么就没去雄安呢?这是不知不觉者的典型态度:感叹、后悔、犹豫不决。我想,那些成功者在智商上未必比其他人高,但他们比后者更敢尝试,他们因此就成功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很佩服我这个朋友,因为她实在无法接受一辈子待在小池塘里自命不凡。
很多人对雄安的未来拿不准,最典型的心态是,靠政府强力造城,能成吗?雄安不临江、不靠海,产业基础薄弱啊。产生这种担心是因为根本没深刻认识到中国真实的政经结构。在我看来,在中国,只要中央全力以赴办的事,没有办不成的。(此处不含任何价值判断,只是事实陈述)更何况,雄安存在巨大的经济地理优势,那里毕竟是京津冀经济圈的腹地。京津两地的发展,早就不能承载更多的产业,即便仅仅是承接京津转移的产业,雄安就能发展无忧。
当然,雄安的战略定位现在已非常清晰:发展高新产业。
这个定位一出来,又让一批人产生了新顾虑:我从事的产业是高新产业吗?不算吧。于是,还是观望。
可是,阿里巴巴已经在雄安成立了三家公司,腾讯、百度也在雄安成立了公司。还有更多大企业正在涌向雄安。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他们大多是“悄悄地干活,打枪的不要”。当你真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参与的时候,或许已经没机会了。
固然,雄安的定位是打造中国的创新高地,适合在雄安发展的主要是高新技术公司。但不要忘了,雄安可是一座巨大的新城,高科技企业也是需要配套的,这里很快就会形成产业集群。说白点,即便你不是BAT,你有没有可能与BAT们合作,或至少成为他们的插件?不要想非得做老大,做插件也能赚大钱啊。
更为关键的,一旦大的高新技术公司扎堆到雄安,那里就会首先成为创新人才的汇聚地,而人才才是决定一个地方能否发展起来的关键,而不是地理优势。如果说地理优势,以色列几乎没有任何优势,但恰恰是以色列,是世界公认的创新型国家。
你要站在创新人才的堆里,创新文化就会迫使你创新。
尤其对创业公司而言,不要想你是不是应该进入雄安,而应该想你用哪种方式进入。有两种极不相同的战略思维:一种是根据自己已有的资源谋划战略;一种是根据前瞻战略调配、补充、整合、利用资源。你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首先就应该敢想敢干,否则,别把梦想整天挂在嘴上。
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正是因为存在这种不平衡,后来者才有机会。
前两年,但凡碰到公司老板,都说自己在忙上新三板。我倒是希望现在老板们都想想雄安的事儿。
蜂拥而入不会产生泡沫吗?但换个角度看,泡沫本身正是活力的表征。是否会产生泡沫,如何控制泡沫是官员和学者考虑的事,太过宏观。对企业主来说,关键的问题是,你要扎到水里去,自己别成为泡沫就行了。海南当年出现过严重的地产泡沫,但如今大的地产公司不都是从海南拼杀过来的吗?
所以,即便雄安不能成了第二个深圳,你也应该到雄安淘洗,因为中国各地的发展是分波段的,你应该借助波峰之势缩短自然发展期。至于雄安是否能成为第二个深圳,不是你应该考虑的,也不重要。
还有一个原理可以说一说:对于产业集群这件事来说,只要大多数人相信它能成为集群,不管它的基础如何,它就能成,集群从来都是人心的集群。(本文刊发于《中国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