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死后的世界并没有完全“袪魅”,也没有世俗化理解,看上去还保留着些许“少年气”。对于死亡不绝望让人安慰,但还是没有看到死后世界,沐浴真光的荣美。
我每次去一个异域文明的地方,只要有机会,都会参加那里的葬礼,因为葬礼是观看一个文明最深邃处的一扇窗。最平静的葬礼是我在欧洲教堂里看到的,最奇特的葬礼一次是在印度瓦拉纳西的恒河边,人们把尸体烧成灰,随着河水流走;
还有一次是在色达的天葬台,天葬师把尸体砍成块,喇嘛念经后,让秃鹰来吃。我看到几只秃鹰去争夺一只手臂,场面极其血腥,但当事者却倍感荣幸,听死者家属说,为了这次天葬,他们家花了10万元,在过去,天葬必须是贵族才能享有,你以为是秃鹰在吃你家亲人,其实是秃鹰把亲人灵魂带上了天。现在没有贵族了,一切都可以用钱解决。
这些葬礼都相信死后有另一个世界,所以现场的亲人难过而平静,没有像我国很多葬礼那样哭天抢地,悲痛欲绝。而这次安倍的葬礼有两个细节很让我注意:
一、安倍的妻子拒绝国葬,并且只让亲朋好友参加。
二、安倍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东京增上寺(佛教寺庙)举行。
国葬对于死者来说是莫大的荣耀,但家属似乎并不看重,而安倍并非佛教徒,却要在寺庙举办葬礼。从这两个细节可以折射出日本社会怎样的生死观呢?
1、死是生的一部分,从生到死没有绝对的距离。
这和日本人的自然观相连。在日本人看来,人与自然之间并没有绝对的距离,认识自然的一部分,一个人从生到死没有绝对的距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一个人从生到死不过是自然的简单轮回,就像是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生与死的界限并不像其他民族那样泾渭分明。《挪威的森林》中,木月,直子,初美的死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中国人感觉中的不可理喻。他们觉得死亡是生活的一种选择方式,是一种无法摆脱生活痛苦的最后选择。是一种自我的解脱,是生存的另外一种形态。书中反复出现的:“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就是对日本文化中的那种生死观念的最好注解。
2、死能摆脱现世的痛苦,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
这和日本人的无常观相连。佛教传入日本后,对日本人有着深刻的影响。世间万物没有恒常的存在,一切都是运动变化的,没有常态,没有规律性。日本人之所以接受无常观也和日本的地理环境特点有关,日本国土狭小,自然灾害频发,对于很多难以预测的灾难,在潜意识中就形成了无常观。一切事物遇到突如其来的灾难的时,瞬间就会化为灰烬,生命也是如此。今天平安无事、风平浪静,但任何人都不知道明天会怎样。日本人喜欢樱花,恐怕也和无常观有着联系吧。樱花是一种花期很短的植物,大概一周左右就会凋谢,很多日本人每年都会结伴去看樱花,看到樱花从盛开到凋零才能感觉安心,通过这一现象也能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一切美丽都不是永久的,唯有死才能得到真正的永生。
3、死是对集体责任的承担和忠诚。
这和日本人的集体观念相连。日本人一向把个人的价值维系于其所存在的团体价值之上,为了团体(甚至是国家)的利益,可以抛弃个人的一切,这样为团体而献身就成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在古代这种对团体的负责主要表现为对封建藩主的忠心,而现在则表现为对国家和对团体的忠诚,这种以自己的生命为团体乃至国家殉节的精神非常强烈,时至今日虽然有所削弱,但仍顽强地保持着。50年代全日本航空公司因为一场空难事故,公司的总经理谢罪自杀,这便是一种为团体过失负责的表现。
总的来说,日本人看轻生死、尊重生死。把“死”看成是一种“美”,有种“物哀”的审美情节,这是一种独特的生死观。日本在长寿世界第一的同时,自杀率高居世界之首。这和日本社会经济状况、人们生活压力有很大关系。而另一方面要归结于日本人的生死观,和他们自身文化的影响,这种独特的生死观与他们的自然观、无常观、集体观念和善恶观紧密相连,同时也造成他们不只自杀还会集体相约“心中”,来逃避现世的苦难,渴望来世得到幸福。
所以,安倍虽不是佛教徒,但也深受这种轮回观的影响。佛教从印度传入后,在中国民间的影响逐渐走向了现实报应,在日本,和神道教思想结合,其影响则主要是生死轮回。日本就像唐之前的中国,事生如事死,对于死后的世界并没有完全“袪魅”,也没有世俗化理解,看上去还保留着些许“少年气”。对于死亡不绝望让人安慰,但还是没有看到死后世界,沐浴真光的荣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