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2 12 月, 2024
spot_img

社会正义感+教会学校催生:一个美国白左的成长

(李敦白早年在中国)

有一个人,拥有特别的奇葩人生经历:

中国人曾认为他是美国特务,美国人曾认为他是中国特务,苏联人一声吼,认为他是国际特务!

你能猜测他是谁吗?

他名字叫:李敦白,就是“李白”名字多一个“伦敦”的“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他的传记:《红幕后的洋人:李敦白回忆录》

《维基百科》对他的人生有一个提纲挈领的概述,欢迎您了解。本人尽可能从教育的角度反思他人生的成长,供各位参考。

一、李敦白是谁?

李敦白(Sidney Rittenberg,1921-2019),生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South carolina)查尔斯顿(Charleston)的一个犹太家庭,白人,毫无疑问,而且思想特别“左”,不但比本土的美国人还左,我们一般中国左派也赶不上他。

社会正义感+教会学校催生:一个美国白左的成长今天的查尔斯顿街道

1967年4月8日,《人民日报》用大半版的篇幅发表里李敦白的文章《中国文化大革命打开了通向共产主义的航道》

社会正义感+教会学校催生:一个美国白左的成长

李敦白,青年时期即加入美国共产党。1942年参军,被派往斯坦福美军语言学校学习中文;1944年—1979年期间长居在中国,后前往延安,负责处理美军和中国民间事务,合计3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李敦白选择继续留在中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首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美国人,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任职,因先后牵涉所谓“苏联间谍案”、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白求恩-延安造反团”,两次入狱,合计16年。

1980年,李敦白携家人离开中国,与妻子王玉琳居住在美国华盛顿州福克斯岛,著有《红幕后的洋人:李敦白回忆录》一书。

年轻时期的李敦白,曾先后就读于波特军事学校、普林斯顿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注意是名校毕业生,也是学者。

但他的价值观却是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

二、李敦白的家庭

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的中叶,是美国从农村变为城市的过程,每四对夫妻就有一对离婚,神经衰弱则是屡见不鲜的病症,两代人目睹了从确定到不确定,从信仰到怀疑,从安全到不安全的生活变好。

那时候,最时髦的思想是“进化论”和“科学决定论”,人们摈弃了绝对主义,即否定绝对的真理存在(农村除外),美国政治从孤立主义走向国际主义。我们不难理解李敦白会关心中国。

李敦白成长于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家里不愁吃穿,当然也不特别富有,父亲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律师,不信耶稣,是来自俄罗斯的犹太移民。妈妈是土生土长的美国白人。

作为犹太人,生来没有国家,容易否定民族价值,比常人更关心世界局势,这是他成为共产主义者的原因之一。

他们整个家族相信“进步”:即社会进化论,即进步主义。李敦白认为,他成长的环境却是美国“保守落后”的南方。

他父亲充满社会正义感,得知自己的儿子讲述:某黑人被白人欺负,反而被抓到警察局,他爸爸连夜打电话给值班的警官,保护黑人,第二天就主持正义,释放了那个黑人青年。

然而,李敦白的爸爸和妈妈老是吵架,李敦白认为自己的童年是不幸的,就像今天许多中国社会的“正义人士”家庭。李敦白总是担心他的父母离婚,李敦白说自己的妈妈追求物质享受,要最好的衣服、最好的家具,给父亲增添了很多的负担。⑤

因为当时的美国,正如今天的中国,经济消费能力,决定人的社会地位或阶级地位,社会出生反而不重要。

李敦白第一次“革命行动”就是制止他妈妈打黑人佣人,阻止他妈妈打自己的姐姐(毛泽东接见美国记者斯诺的时候,他回忆的革命行动也是和父亲对抗开始的,参见“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不久,李敦白的父亲成为市参议院,也是代理市长,李敦白十二岁的时候,被父亲从学校领出来,拜见美国左派总统“罗斯福”,从此宣扬罗斯福新政。献身政治事业。

李敦白的父亲过世之后,他再也没有回过家,也不留恋自己的母亲以及没有父亲后的家庭

二、教会学校的影响

李敦白求学的年代,是基督教势力衰落的时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只有四本基督教作品列入畅销书,一般神学作品只有神学家或牧师们看。人们寻求精神慰藉的作品,是乔舒亚·利布曼《心的宁静》之类的书,劳埃德·道格拉斯《长袍》等书,一般人不知道神学和宗教史为何物。

教会界流行布克曼主义(Buchmanism),宣扬“通过改变生活以改变世界”:

这是一次道德重整运动,亦译“道德整饬运动”。现代西方主张通过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以克服社会矛盾的道德运动。1921年由美(基督教传教士布克曼在英国牛津大学发起,故亦称“布克曼运动”。1938年他在美国创立了宗教和政治主体“道德重整”协会,并推行“道德重整运动。同年举行第一次世界大会,运动逐渐在世界各国扩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运动达到极盛时期,多次派遣特遗队到美国、日本、瑞士等国执行计划,并出版、道德重整运动等书刊。

布克曼及其追随者认为,世上的一切不幸,如战争、贫困、剥削等,都是由于人们道德上的缺陷造成的,宣传以改造人格来改造世界号召人们遵循“四个绝对”的道德准则,即绝对诚实、绝对纯洁、绝对无私、绝对的爱。要求人们宽恕造成不幸的人,同昨天的敌人修好。主张劳资合作、阶级凋和,试图以此消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百度百科)

李敦白回忆说,他小学四年到中学毕业,都是在教会学校学习,即美国的私立学校,当时属于圣公会(Episcopal Church),是新教里最接近天主教的教派。

为什么会这样呢?

康马杰教授的解释是:20世纪早期的美国社会,摆脱了英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但那些想在社会上炫耀自己的人倾向于依附圣公会,并且提到它是英国的圣公会。

少年李敦白,每天上课之前,都有半个小时的祈祷时间,有一次换了一个年轻的牧师,他讲道说:

在我们美国南方,有些人尽管每一个礼拜天都上教堂,但他并不是真正的基督徒,并不是真的按基督的教导行事;也有另外一些人,他们的行为非常符合基督的教导,但是并不认为自己是基督徒,这些人就是共产党员”。

这段话震撼了李敦白幼小的心灵,他惊叹世界上居然有这样的人,从父亲传承的心志:“为正义事业”而努力,遇见“共产党员的追求”,一拍即合。

同年夏天,李敦白来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有自己的地产,亲自担任包租公,这些租户有医生、律师新闻编辑,往往来这里度假,一起打球,一起游泳,一起讨论时事政治,当时美国的黑人种族问题是激烈讨论的社会问题。

需要介绍一下背景,20世纪初,美国绝大多数城镇,人们生活的中心,俱乐部已经取代了教会。

而李敦白参与的聚会,客人中间有共产党、社会党和自由派,他们看见这个来自南方的小白人,就打趣说:小南方包子,你们老欺负黑人”,年少的李敦白就害羞地为自己辩解,说自己没有欺负过黑人。这样,他就接触了许多美国共产党的宣传材料。

到北卡上大学的时候,他与真正的共产党人建立了关系,1940年成为美国共产党员,以地下党员的身份,参与美国的劳工运动

期间,他帮助劳工组建工会,特别是帮助黑人组建工会,同时,认识了基督教青年会的人,他们乐意租赁房子给他们,支持他的劳工运动。

基督教青年会(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简称Y.M.C.A.1844年6月6日由英国商人乔治威廉创立于英国伦敦,希望通过坚定信仰和推动社会服务活动来改善青年人精神生活和社会文化环境,现已蓬勃发展于世界各地,在约110个国家有青年会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在信仰上否定耶稣基督的神性,不相信圣经里的神迹,不相信十字架的救赎,相信什么呢?社会正义感+教会学校催生:一个美国白左的成长我们看其徽章表示:X与P为希腊文缩写,其意义为表征主基督。中心是表征圣经,引用《约翰福音17章21节的经训:“使他们都合二为一”,以联合同道青年达致建立天国在人间之目的。

中央为青年会正徽,三角外边代表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神圣,内边代表人的德智体三育均衡成长。双环的外环表示生命及宇宙秩序的完整和统一,内环则代表信誓、友谊和爱心。通过“非以役人,乃役于人”达到自我救赎,荣耀神的目的。

由于参加工会活动,学校的教务主任勒令他退学。在组织工会的过程中,李敦白和两帮人斗争,一是老板,一是工贼,为此他坐过牢,锻炼了胆量,晚年的李敦白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话:

真理在胸笔在手,无私无畏方自由

这里需要说明1798年美国国会通过四项法律,授权美国总统讲危险的外侨驱逐出境,并禁止发表反政府的言论等,“煽动叛乱法”“间谍法”。

此法,又称呼为“外侨法和处置叛乱法(the Alien and Sedition Acts)”,那时候,联邦党人势力强大,此系列法规,为当年的总统约翰·亚当斯所批准,允许起诉任何针对政府领导人发表“错误的或诽谤性”言论的人。

所以,李敦白认为自己是站在真理和正义的一方。美国保守主义的史学家不否认这点,并引用里根总统的话说:“如果我们忘记了我们曾经历的,我们也就忘记我们是谁”。美国人如何自我纠错的历史,这里不多说了。

李敦白,如何反战到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如何来到中国的延安,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工作……期间的荣辱浮沉,这里就不赘述了。

三、遇上基督教的郭沫若

1981年,李敦白陪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台的节目主持人华莱士(Mike Willace,1918-2012)访问中国,“60分钟”的节目播出之后,吸引了新教牧师葛培理(Billy Graham)。

葛培理写信给他,说他很欣赏这个节目。李敦白知道葛培理非常有名,出入白宫都不需要检查。为人非常谦虚、朴素、真诚,一次布道就有六七万人,但吃住非常简单,没有仆人打理。

通过李敦白的关系,葛培理来到了中国访问,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张文晋在人民大会堂接待了他。统战副部长江平也接待了他,主动请葛培理做了饭前祷告。葛培理提议当时的李鹏总理,让中国人学习圣经,不要作为宗教来学习,作为研究对象也可以的,李鹏总理没有吭声。

葛培理在中国十所三自的教堂讲道。访问中国的时候,他想去见王明道(1900-1991)。中国外交部的官员态度是:葛牧师可以去任何地方,只需要把路线告诉他,以便做好安全工作。

王明道谢绝会见这样的贵客,认为他三自教会和家庭教会之间投机。但后来,葛培理还是到了王明道家门口,再不见面,就不合乎中国人的待客之道,王明道送给他一句经文:“……你务要至死忠心,我就赐给你那生命的冠冕。”(启 2:10)

葛培理访问中国之后,对李敦白说:“早在三十年代,我就宣传共产主义是魔鬼的意识形态,实际上我根本不了解共产主义”,李敦白说,“此后,葛培理在美国积极宣传中国,成为中国坚定的朋友。”

李敦白在回忆录中说:“我常想,不知道葛培理怎么能够保持自己的本色。我经常想起郭沫若”

这是一种含蓄的鄙视:民族英雄张学良,两袖清风和中堂。铁骨铮铮郭沫若,忠贞不二冯玉祥……

资料来源:

(美)李敦白:《红幕后的洋人李敦白回忆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9月)

来自网站“希望之声”——“历史上的今天”

百度词条:“李敦白”

(美)H.S.康马杰 著,南木 等译:《美国精神》(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600-602页。“农村除外”的说明,在608页。

李敦白 口述,徐秀丽 撰写:《我一个中国的美国人——李敦白口述历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6月)第3页。

(美)H.S.康马杰 著,南木 等译:《美国精神》(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611页

李敦白 口述,徐秀丽 撰写:《我一个中国的美国人——李敦白口述历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6月)第7-14页。

(美)H.S.康马杰 著,南木 等译:《美国精神》(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626页。

同上,614页。

同上,612页。

李敦白 口述,徐秀丽 撰写:《我一个中国的美国人——李敦白口述历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6月)第7页。

(美)H.S.康马杰 著,南木 等译:《美国精神》(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611页

李敦白 口述,徐秀丽 撰写:《我一个中国的美国人——李敦白口述历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6月)第11-21

百度百科:“基督教青年会”词条

李敦白 口述,徐秀丽 撰写:《我一个中国的美国人——李敦白口述历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6月)第21

(美)H.S.康马杰 著,南木 等译:《美国精神》(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609页。

威廉·J.本内特(William J.Bennett)著,刘军等译《美国通史》(上)(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6月)第139页。

威廉·J.本内特(William J.Bennett)著,刘军等译《美国通史》(上)(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6月)同上,扉页。

李敦白 口述,徐秀丽 撰写:《我一个中国的美国人——李敦白口述历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6月)第267-270页。

《又四十年——王明道传记》(非刊,内部资料)。

李敦白 口述,徐秀丽 撰写:《我一个中国的美国人——李敦白口述历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6月)第270页。

 ————————————

更多的交流,欢迎加个人微信:


社会正义感+教会学校催生:一个美国白左的成长

觉得文字有帮助,想支持基督徒的文字事工

社会正义感+教会学校催生:一个美国白左的成长

所属主题
肖遥 文以载c道
肖遥 文以载c道
以道育人,以家事主,愿祂的国强大,愿祂的义广传! 公号:文以载c道 微信号:jiduhuajiaoyu
阅读更多

冬日回乡杂记

信心的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