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悄无声息地改变着自己,也影响着世界。阅读,必然带来改变!
在我们的阅读圣殿里,在我们的阅读历史中,书中的王国构成了我们的世界。任凭穿越不同时代,与不同人物隔空对话。一篇又一篇的文字,以不同的方式向我们敞开人心的渴望、恐惧、破碎与毁灭,爱与希望。
通过文字,我们进入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正如神学家约翰·邓恩描述的,从阅读中,我们体验到一个骑士是如何思考、一个奴隶是如何感受、一个英雄是如何作为、一个恶棍是怎样忏悔或否认罪性时,我们很难没有任何感想。
就在那一刻,我们不再受限制,我们冲破原先的认知,我们看到的世界、看到的人也早已不再是原先的世界、原先的人。
并非资讯越丰沛,人们就能获取更多的知识。阅读环境和阅读现状或许会形成强烈的反差。正如“网络与书”发行人郝明义先生谈及当今普遍的阅读现象时所说的一句话:“我们犹如‘原始人’,身处丰饶之中,却逐渐饥饿至死。”
丰盛就是匮乏,何其吊诡。也因而,阅读一本备受考验的经典著作,远胜于轻啄千万本平平之作。正所谓:读经典一部,胜杂书万本。
☟
我们这次推出什么呢?
76岁的老牧师约翰·埃姆斯,年事已高,且患有严重心脏病,自知将不久于人世,因深感不能陪伴深爱的妻子一起变老,无法亲眼看着年幼的儿子长大,在为数不多的在世年日里他给年仅6岁的幼子写下了这封告别信。
在信中,他尽可能明亮又浓缩的告诉自己的儿子,他是如何看待他的一生,又是如何看待宗教。
约翰·埃姆斯牧师回顾自己的一生,整个家族四代人之间的隔阂与恩怨,其中穿插了从南北战争到1956年一个世纪的变迁和辛酸。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从老牧师的视线中经历了解放黑奴运动,经济大萧条、种族主义等浓缩了的美国近代史。
在这样一个宏观的视角下,回忆起自己的家族,埃姆斯牧师那位身为牧师的祖父如何激烈地参与反奴隶制运动,与自己热爱和平的儿子(也就是埃姆师牧师的父亲)至死没有和解。而埃姆斯牧师自己,同样在养子杰克返回基列小镇时,心潮澎湃,不得不面对自身的信仰冲突。两代人不可避免的在代际中冲突与挣扎。
究竟如何面对生命中那些难以承受的悲剧?或许当我们回顾一生,会发现爱、尊重、包容与宽恕在其中的无穷力量。
《基列家书》像一首恬静的优美散文诗,然而在这恬静的背后,却蕴藏着汹涌波澜的情感。可以说,这是一本,一旦你读进去,便会是一辈子放在你书架上的书。
☟
共读《基列家书》
扫描 & 报名
时间究竟去了哪里?
时间的分配才是关键所在。当我们真正认为阅读极其重要,重要到如同日用的饮食一般时,自然就会有时间阅读。
事实上,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比起缺乏阅读的时间,更多的是缺乏对阅读的渴望和热情。一个人如果渴望获取知识,即使在极不可能的情况下依然有办法阅读。
阅读,悄无声息地改变着自己,也影响着世界。
阅读,饱含着知识的馈赠,享受着丰盛的恩赐。
☟
阅读进度表
每一天,是新的一天
☟
报名要求&重要事项须知
☟
作者简介
玛丽莲·罗宾逊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她于1947出生在爱达荷州一个偏远闭塞的小镇。最珍视的书籍是《圣 经》,曾写过不少有关《圣 经》的论文,且视角独特、论述深刻,出版后颇受好评。
198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管家》,令她一时轰动文坛,不但荣获海明威新人奖及美国多项文学大奖,还被誉为美国当代文学经典。但随后,玛丽莲·罗宾逊将目光投向非小说著作,同样收获颇丰。直至20多年后,她才创作了这部荣获2005年普利策文学奖的《基列家书》(基列系列第一部)。
时隔两年后的2008年再度出版了基列系列的第二部《家园》,让她捧得了奥兰治奖小铜人;2012年,奥巴马在白宫授予罗宾逊美国国家人文奖章。随即在2014年她的基列系列第三部《莱拉》也面世。
只因你活在世上,我就钟爱着你
一起,共读
宣灵苏:人在江湖,手不持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