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2 1 月, 2025
spot_img

先声 | 站在宗教改革巨人的肩上

时值宗教改革500周年之际,我们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看古往今来,以运筹帷幄。哲学大师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说,人是历史中的存在,有其无法摆脱的历史特性和历史局限性。没有一个人不受历史的影响而单独存在,基督教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他若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宗教改革500年,作为一名预备传道者,我们思考自己所在的教会在这个时代中处于什么位置,只有深刻反思,我们才会对教会的发展有未雨绸缪的长远之计。

先声 | 站在宗教改革巨人的肩上


先声 | 站在宗教改革巨人的肩上

都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的更远,可是自幼成长于教会中的我,大学以前除了自己所在的家族式家庭教会传统外,对于其他的教会历史一概不知,除了耶稣自己的爱和救赎,家族式家庭教会并没有给我什么好的印象,各立山头、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礼仪制度……我们没有天主教的教皇神父,我们不会去告解,也没有修道院。可这样,我们就可以这样一直走下去么?中国教会很少去反思两千多年的教会历史,只看重眼下自己所拥有的这几十年的教会传统。

这种遍及中国基层行政单位的家族式家庭教会如今走向衰落,只剩白发苍苍的老信徒,固守着独属于自己那个年代的唉哼式赞美歌,和上个世纪生活背景的教导方式,他们被称为老人教会,他们好与不足都是我们不该忘记的。

在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下,与老龄化教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批有活力的年轻教会,她们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城市化深入中国乡村的大潮下一鸣惊人。他们的信徒充满活力,敬拜激情四射,讲道精致简练,他们并不追随中国传统家庭教会的古老圣诗,仿佛腾空而起的高楼,迅速建立,效果显然。但同时也有很多牧者感慨自己如同没有根的浮萍,缺乏亲随老传道人服侍现场经历的养料,缺乏圣餐、追思礼拜、婚姻辅导等宗教传统之传承……

基督新教的历史,传统的传承,教会若不去思考这一过程,圣灵在两千年教会中做工所留下的教会传承就会被全盘否定。我们当思考,我们是否把这些当成了包袱而非基石?


先声 | 站在宗教改革巨人的肩上

当我第一次听见古老的泰泽音乐(泰泽团体为1940年罗哲修士所创立的隐修团体),我深深被那些短歌里透出的静谧与心灵的释放所吸引,对于生活在喧噪而高效的现代社会中的信徒,独处是一种奢侈,更是一种无法忍受的孤寂。可是在那里我们放空自己,将真实的自己与神面对面,长久以来心中的杂草被剪除,圣灵在心中自由运行,安然享受祷告与赞美。

因为要表明我们的改教决心,我们将修道主义及其精神全部剪出,因为无知,我们一提到修道院就会想到禁欲形象,苍白面孔,不食人间烟火,而无缘想到那种被圣灵滋润过的红润面庞,如婴儿一般的安详。

如今在外人看来,我们是一群为事工忙碌的人,没有安息,不停奔跑。在衣食住行无法将我们从人群中区分出来的当下,既要承受因界限模糊带来的危险,又要面对教义稳定发展带来的机遇。我们不禁思量可以顺水推舟地为中国教会做些什么?

人口流动大潮和物质极大充裕让我看到神学教育和文字侍工恰好可在这些极好资源的支持下如鱼得水。虽然教会中牧者断层现象普遍存在,神的祝福却没有离开,祂在中国大地上兴起了大批以自己最美好青春年华为祭的年轻传道者!同时,文字事工为我们在互联网时代发声,以无声胜有声的方式,陪伴和安慰处在现代与后现代交界的孤独受伤灵魂。


我们认识人也在认识神,认识神也更加认识人,这种与基督连接的循环,让我们更彻底的归回,转向上帝,时刻提醒,时刻平衡,给圣灵以空间,以了然自己的位置。我们认识人,直到我们对自己不满,我们才会渴望上帝;我们透过认识神,才会承认自己充满了无知和错误。我们的认知必须投入到内在生命,才可与神有更彻底的连接,让他将我们有限而充满罪的生命,更加透彻的展现,让圣灵如风似气的唤醒我们不同层面觉醒,在时代和思潮中分辨,成为拥有平衡机能的生命体,成为行在改革中的教会的守望者。

先声 | 站在宗教改革巨人的肩上
先声 | 站在宗教改革巨人的肩上

李渔岣

中华基督神学院更12级学生



先声 | 站在宗教改革巨人的肩上

推荐阅读 |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详情

先声 | 站在宗教改革巨人的肩上先声 | 站在宗教改革巨人的肩上


先声 | 站在宗教改革巨人的肩上
先声 | 站在宗教改革巨人的肩上
开放  敬虔  更新  笃行


所属主题
更新之音
更新之音
文化信息交流、分享
阅读更多

最新文章